不同年代护士的职业故事
昨日是国际护士节,“70后”、“80后”、“90后”护士讲述
▲朱月卿
▲吴明红
▲唐文娟
提起护士,我们想到的是一顶别致的燕帽,一袭圣洁的白衣;他们用微笑化解病痛,用言行诠释白衣天使的使命。
昨日是国际护士节,导报记者选择了3位不同年代的护士,同样的职业,不同的时代,让她们向我们讲述发生在身边的酸甜苦辣。
“70后”护士朱月卿:“她们总说我死心眼”
记者在漳州市解放军第175医院妇产科见到朱月卿,她正在给病人交代注意事项,脸上挂着微笑,语气温柔,今年43岁的朱月卿,已经做了23年的护士。医院里,与她同一批进来的护士们,如今只剩下她一个。“她们都骂我死心眼,当时工资那么低,忙起来吃睡全在医院了,夜班又多,可我却觉得护理工作能给我带来巨大的满足感。”她说。
因忙于工作,直到2010年的时候,40岁的朱月卿才完成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成了护士里“最晚婚”的一个。说到自己的爱人,朱月卿一脸笑意,“他特别理解我的工作,知道我工作辛苦,平日里都是他做饭,还开玩笑说,等退休了就该换我伺候他了,呵呵”。
朱月卿说,去年的一天凌晨一点多,突然接到医院的电话,有个产妇需要抢救,需要她马上赶回医院,她所住的小区楼下平日里就很难打到车,又那么晚。她的丈夫二话不说,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将朱月卿送到了医院。“我真的很幸运,遇到了一个这么支持我的老公。”
虽说这两年不用上夜班了,可朱月卿一点也没让自己闲着。“有时候连病人都笑我呢,像个‘管家婆’。”妇产科来了不少新护士,朱月卿总是不放心,就算不是自己的工作,也总跟在后面给他们指导,帮他们处理一些琐碎的工作。
“护理工作无小事,哪能掉以轻心啊。”她总是这么跟新同事说。
“80后”护士吴明红:面对质疑轻松化解
“80后”姑娘吴明红到175医院体检中心工作已有近5年的时间了,从在学校学理论、模拟操作,到医院临床面对的各种突发情况,吴明红没有害怕反而很兴奋,因为当一名护士成为一个白衣天使,是她的愿望。
在体检中心,被病人“不理解”是常见的,所以这也是考验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候。之前,在体检中心,一位三十来岁的知识分子模样的男子来体检,当天体检的人数特别多,恰逢部队也组织来体检,因为军队优先的关系,让他等久了一些,那个男子就不耐烦了。轮到他的时候,对着吴明红就是一顿训斥,“你们怎么做事的,同样是纳税人,凭什么让我等这么久”。碰到这种情况,吴明红打趣说道:“可打仗的时候也是他们冲锋陷阵的呀,您呀,先消消气,让我先看看您的血管。”就这样,轻松地化解了他的不理解。
吴明红说,经常会遇到一些蛮不讲理的病人,有时候也觉得很委屈,但她总暗暗告诉自己,要平静下来,要微笑。
“90后”护士唐文娟:多笑笑,给病人减轻痛苦
“生病的人需要正面能量,尽管看不见笑容,但能体会到,所以我们多笑一笑,也能给病人减轻些痛苦。”消化内分泌科的“90后”姑娘唐文娟说,尽管大部分时间护士都是戴着口罩,但自己还是会脸带微笑地与病人进行沟通。
唐文娟是漳州本地人,去年开始进入175医院工作,因为是本地人,让唐文娟在语言沟通上有很大的优势。“经常有老人家来做肠胃镜检查时,对麻醉药都有很大的恐惧,这时候,我都会用闽南语慢慢跟他们沟通解释,尽量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唐文娟说,患者正是因为有病痛才会来医院,作为护理人员更要给予他们加倍的关怀。
以前病人康复出院了,多半记得的是医生,可现在不仅如此还会给管床护士打电话,询问日常饮食、护理事项。“这让护士们感受到了自身价值,我们的专业是无可取代的。”唐文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