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研发新方法 含“棒棒糖”就能测艾滋
▲科研人员进行艾滋病毒检测实验(资料图片)
台海网12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通讯员 洪钧)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有关艾滋病的筛查和防控再度引发关注。昨日,导报记者从厦门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后只需一口唾液就可以筛查出是否携带艾滋病病毒。目前,厦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艾滋病抗体确证实验室正在着手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和实验。
“唾液”检测代替“血液”
“欢欢喜喜地回国,一回来就‘出血’,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厦门保健中心杨坤宇博士告诉导报记者,以前通过采集血液样本对出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监测时,很容易引起反感,而且某些旅客会出现“晕针”、“晕血”的现象。
然而,国境口岸毕竟是防御各种传染病传入、传出国门的重要屏障,如何提高国境口岸现场快速检测传染病的水平,同时满足快速通关和创建人性化通关环境的需求,成为检验检疫人员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新版国际卫生条例规定,对旅行者的检查必须是无创或微创的,为此,我们将目光投向人的‘分泌物’上。”杨坤宇说,该课题前期的准备始于2009年底,去年起,《几种无创(唾液)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在口岸中的应用》正式申报成为国家质检总局的科研课题,课题组最终决定用“唾液”取代“血液”研制艾滋病毒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
传统“针筒”变身“棒棒糖”
这个课题最大的难点在于,与传统抽血方式相比,唾液中抗体含量不高,因此对检测试剂的灵敏度要求比平常高几十倍。
在课题组与厦门大学合作研发下,终于有了结果。然而,课题进入评价阶段,难题再次出现。唾液样品很难收集,因此对试剂盒的评价进展很慢。
课题组一方面针对口岸入境的高危人群,在口岸现场设立艾滋病检测点,采取自愿原则从入境人员中收集样品;另一方面主动寻求与医院的合作,从多个渠道收集样品。在保健中心机场分中心,导报记者发现,自愿接受艾滋病测试的入境人员再也见不到“吓人”的针筒,取而代之的是可爱的“棒棒糖”。
原来,这是一个唾液收集器。“吐一口口水很容易,但要迅速收集足量的唾液还得依靠特殊的工具。”相关负责人介绍,受测人员将这个类似棒棒糖的唾液收集器含在口中,很快就可以收集到足够唾液,采用特殊试剂对唾液进行检测,只需15分钟左右,结果就出来了。
试剂盒已筛查出3例感染者
据了解,厦门保健中心的艾滋病抗体确证实验室,是闽西南地区第一家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多年以来,该实验室作为厦门口岸艾滋病检测的权威实验室,在艾滋病防控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3月,厦门口岸又一位务工人员被筛查出艾滋病病毒,至此,该实验室自主研制的艾滋病毒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已成功从入境人群中筛查出3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据统计,厦门口岸自1991年在出入境人员中检出第1例HIV抗体阳性患者以来,已累计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6例,有效防止艾滋病毒向其配偶、性伴侣、亲人等传播,避免了艾滋病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