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中医院中医特色服务深受市民青睐

2012-11-26 15:08:21厦门日报admin查看次数:1063

市中医院每年都吸引了众多市民来贴“三伏贴”。

  【核心提示】

   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合理整合我市医疗资源,满足厦门岛东北部群众的就医需求”这一号召,2006年5月,厦门市中医院整体搬迁至厦门东部的江头地区。搬迁后的中医院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整体实力和医疗水平全面提升,门诊量从2006年的118万人次增至2011年的225万人次,年出院人次从2006年的2.3万人次增至3.25万人次,一跃成为全省最大的综合性中医院之一,并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成为福建省卫生系统重启评审工作后首批3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之一。

   文/图 通讯员 黄琳 张旭灿

   本报记者 楚燕

完善服务网络 推进中医药进社区

   市委市政府密切关注民生,提出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问题,厦门市中医院积极响应,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卫生领域,加快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形成中医药特色。目前医院下设禾山、江头、殿前和金山四个社区服务中心,大力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工作,提高中医药对促进人群健康、破解人民群众“就医难”的贡献率,建立健全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目前,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设置了一级中医科、中药房,开展中医针灸、按摩、拔罐、理疗、养生保健等5种以上中医药服务,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覆盖率达100%;各中心均配备多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药饮片近300种,中成药200多种,中医药处方占总处方的40%以上。

增强服务能力 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

   为方便百姓,厦门市中医院采取多项举措推广中医中药。医院拥有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免煎颗粒、中药煮散等多种中药品种,可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2011年门诊中药处方数1757547张、其中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处方总数的30.53%,在所有的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比例为64.1%。医院自2009年被列为小包装饮片推广使用单位后,到目前为止已提供467个品种,约900种规格包装的中药小包装饮片,在为患者提供质量可靠、剂量准确的中药小包装饮片的同时,也缩短患者的候药时间。开展中药代煎、代送服务是医院近年来积极探索中药特色服务的一项措施,为众多没时间和不方便煎药的患者解决了煎煮中药的困难。医院长期与物流公司开展合作,为中药代煎患者提供代送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患者。

   长期以来,厦门市中医院以“弘扬中医,造福民众”为己任,在开展中医特色服务方面不遗余力。医院每年开展的“三伏灸”、“三九贴”等中医特色疗法更是吸引了三四万的病人前来就诊。医院推出的中医刮痧疗法、滞针弹拨法、整脊疗法、刺络拔罐疗法、小针刀疗法等一系列中医特色疗法,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

   医院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健康保健方面的重要作用,2010年厦门市中医院首开膏方门诊,推出10大病种,10位高级中医专家坐诊,膏方正是“治未病”体系中“冬令进补”的一种体现,严格执行一人一方,一人一煎,充分体现个体特征。这些中医特色服务不仅很好地体现了中医特色,改变了人们对现今大多数中医院姓“西”不姓“中”的误解,也为传播中医文化尽了一份心力。

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基层人员培训

   作为教学医院,厦门市中医院承担着全市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任务,积极培养基层中医药人员。此外中医院还利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函授站在医院设点的优势,为闽西南中医药的人才培养做出贡献。近年来,厦门市中医院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高级职称专家,补充研究生毕业生,另外柔性引进杨广顺、吕厚山等国内知名专家4人,聘任陈可冀、王永炎、路志正、朱良春、曹洪欣、王承德等国内一流中医大师为医院顾问,对医院的专科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十一五”期间,中医院在职委托培养博士和资助博士后进站人员共计8人,另113人通过在职深造获得高一级的学历或学位,进一步提高了人才队伍素质,为医院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文化建设 建立医患互信机制

   医院文化是支撑医院发展壮大、走向辉煌的精神力量。近年来厦门市中医院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以中医文化为抓手,通过不断强化“愿将人病犹己病,救得他生是我生”的院训精神,以中医的“大医精诚”人文理念贯穿于管理中,教育员工以中医的人文关怀对待患者,并开展了一系列以价值观、服务、环境形象等为载体的中医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中医人文关怀,建立医患互信机制。在价值观方面,教育职工要以传统中医药为荣,以振兴中医药事业为己任,树立弘扬国粹的远大理想,大力倡导古今中医名家的治学精神和高尚情操。在服务方面,规范了医务人员的服务语言、礼仪举止等要求;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了中医整体护理、中药煎剂代煎代送等服务模式;在各科室公开收费标准,建立了放心药房。在环境形象方面,重新设计VI视觉形象;设立中医文化走廊,包括闽南中草药图解,历代名医走廊;新建中药百草园,在百草园内种上各种中药药草药树,帮助患者了解中药知识。

加强门诊管理 优化就诊流程

   厦门市中医院一直致力于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的问题, 加大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成立客户服务部,实行全员预约诊疗,加快患者在门诊的通过速度,提高患者在就诊前、就诊中、就诊后的满意度。今年2月18日医院正式启动门诊实名制自助预约及预缴金服务系统,共计投入使用各种自助机61台,极大地方便了患者。运行过程中根据百姓对自助系统的需求,医院及时进行调整,现系统日渐成熟,百姓对预约系统的使用也越来越得心应手,让很多患者高兴的是,以前一些知名的中医专家号需要早上五六点来排队还不一定排得到,现在在家里电话预约或上网预约就可以了,同时,新系统较好地防止了“黄牛”倒号。

   作为中医医院,病人群体中有70%是复诊患者,医院平均每天的门诊量在5000-6000人左右,开展全员预约挂号后,由原来的反复排队的7个步骤缩减至3-4个步骤,整个门诊流程越来越顺畅,医院的门诊量接连突破七千大关,最高峰甚至达到八千多人。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19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