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吸过氧的早产儿易现视网膜病变

2012-06-07 09:31:02厦门日报admin查看次数:729

   本报讯 (记者 陈璇 通讯员 吴晓荻)前天,龙岩来的张先生右手牵着3岁多的儿子,左手拎着一只大母鸡走进市妇幼保健院,他一定要将这只家养的土鸡送给眼科主任熊永强,以感谢熊主任三年前通过早产儿视力筛查发现儿子视网膜病变,让儿子避免成为盲童。土鸡肯定不能收,但熊主任非常高兴,他说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市妇幼共对1800名早产儿进行了视力筛查,发现54例视网膜病变,因为干预及时,这个世界减少了54名盲童。

  【病例】

   早产儿错过治疗时机
   完全失明

   看着一个个孩子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免于陷入黑暗,熊永强的成就感溢于言表,但有一个孩子的遭遇让他3年多来一直不能释怀。

   2009年春节前夕,一对双胞胎在福州一家医院出生,因为早产,一个孩子夭折了,另一个孩子虽然幸存,但因为吸氧出现视网膜病变。孩子的父母辗转到广州求医,可临近春节,医生需要预约。春节过后,孩子的父母才打听到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能做早产儿视网膜筛查,可当熊永强主任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孩子已经过了42周,再也看不到五彩的世界了。

   这个孩子的经历,让熊永强三年多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市新生儿的眼保健工作。今年3月6日,市卫生局下文决定,在厦门市儿童保健协作组成立我市儿童眼保健协作分组,组长就是熊永强。熊永强希望通过这个组织,各家医院手拉手为全市儿童构建一个网络,全市儿童的眼部疾病都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提醒】

   吸过氧的婴儿
   最好都做视网膜检查

   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20万新生儿出现视网膜病变,其中约5万新生儿因此而致盲。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原因很多,但研究发现曾吸过氧的早产儿发病率特别高。虽然吸氧是抢救危重早产儿的重要措施,但如果给早产儿吸入高浓度氧气,或用氧时间过长,会刺激宝宝本身就发育不完全的视网膜组织,从而产生病变。

   熊主任表示,早产儿,或足月儿但出生后接受过吸氧的婴儿,都应该及时进行视网膜检查。检查的时间为出生后4周,或从母亲怀孕后32周时开始,在这个阶段病程发展特别迅速,过了42周就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婴儿很可能永远生活在黑暗中。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07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