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优质护理最高日收费90元
一级护理比去年提升10元,两家医院10个科室获批收费
■做着同样的工作,护士都希望同工同酬。
本报讯(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高树灼)实行优质护理试点的科室,对护理收费有明码标价:每人每天一级护理90元、二级护理50元、三级护理10元。目前,我市有两家医院10个科室通过市卫生局、物价局验收后,首批实行优质护理试点。其中,一级优质护理的收费由去年的80元升至90元。
近日,省卫生厅正式出台《福建省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确定了开展优质护理的医院范围,也提出将明确优质护理收费标准。根据方案,2012年全省二级及以上医院均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其中三级甲等医院在全院推广,其他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60%以上的病房,并在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二级甲等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40%以上的病房。
据悉,厦门已有两家医院率先实行优质护理试点,厦大附属第一医院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6个科室于2010年12月通过市卫生局、物价局等相关部门的验收,成为首批获得开展优质护理收费的医院之一;厦大附属中山医院有心内科二病区、骨科二病区等4个优质护理试点科室获得优质护理收费资格,但目前该院尚未就此进行收费。
未通过验收的科室,仍按一级护理10元、二级护理6元、三级护理3元的标准收费。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全省卫生部门将协调物价、医保等有关部门,出台科学合理的优质护理服务价格政策,明确优质护理收费标准,充分体现护理人员劳务价值,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很快,将会有新一批的医院优质护理试点科室接受审核。未通过验收的科室,仍按原来的护理价格收费。
【相关新闻】
“同城化”引来就诊潮 医院称“快受不了”
院方担心优质护理有难度,呼吁增加医院编制
本报讯(记者 刘蓉)实行优质护理的科室,按规定普通病房实际护床比不低于0.4:1,即每名护士平均负责的患者不超过8人。可是,随着厦漳泉同城化的趋势,迅速增加的就诊量让厦门实行优质护理的医院快受不了了。
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郭佩钗说,三年来医院已连续招了350名护士,最近还要再招约60名,这样才能实现全院护床比达到0.4:1的标准。但是,如果遇到临时增加床位,就无法保证护士负责的患者人数了。
“现在每天将近1万人次的门诊量,医务人员感觉压力越来越大。”郭佩钗说,刚开始实行优质护理时,全院护士进行人数随时动态调整,护患比都能控制在1:8内。去年推行厦漳泉同城化后,病人猛增,医生护士人手都紧张了许多。她呼吁政府提前考虑同城化后可能增加的就诊量,增加医务人员编制,以应对病人愈来愈高的服务要求。
【延伸阅读】
编内编外一视同仁 护士月收入最低6000元
两家三甲医院的护士已实现同工同酬,但民营医院护士月收入仅2000多元,流动率较高
《福建省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全省各医疗机构须保证护士福利待遇,提高临床一线护士的工资待遇水平。医院聘用的合同制护士与编制内护士享有同等待遇。
记者走访我市各大医院,发现厦大附属第一医院与厦大附属中山医院这两家公立三甲医院已实行同工同酬。厦大附属第一医院2000年就打破了“编内外”的区别,对护士一视同仁。现在,一名普通护士的工资加奖金,平均月收入不少于6000元。
公立医院:护士离职率仅1.1%
少有嫌待遇低离开的
2011年,卫生部公布了一项对全国696所三级医院护士流失率的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三级医院,平均的护士流失率是5.8%,最高的达12%。
厦大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丁玉兰说,近两年来该院护士离职率约1.1%,大多是因为夫妻分居两地而调走的,没有嫌待遇低离开的。有一名护士去广州后,发现广州公立医院招聘的编外护士,月薪只有两三千元,远不如厦门同工同酬的医院,于是又回到厦门。
目前,我市开展医务人员同工同酬的医院并不多。没有实行同工同酬的三甲医院,编内外护士工资收入相差至少1000元。没有实行同工同酬的医院,最怕第一医院和中山医院招聘,因为这两家医院招聘,会吸引其他医院的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去投考。
对编外护士来说,成为“编内”是最大的梦想。今年初,厦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外招聘编内医务人员,不少公立医院的编外护士也前去报名。
民营医院:归属感缺失
一个月离职七八人
民营医院护士均为聘用制合同护士,由于人事聘用制度的不确定,让不少护士有不稳定感和无归属感。因此,民营医院护士相对流动率较高。
一家三级民营医院的护士,平均收入约2000多元。每年离职的护士人数不少,仅上个月就有七八名护士离职。护士离开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待遇过低,觉得自己的付出与所得不相符,因此转行或投考公立医疗机构。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护士告诉记者,一些民营医院的投资者或管理者往往对护理工作不重视,认为医疗治疗才是重点,医师是医院经济效益的“王牌”。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上,护士得不到保障,因此让她们缺乏归属感。
差点离职的护士
因为优质护理留了下来
第一医院副书记郭佩钗说,待遇是稳定护理人群的重要因素,从2000年起第一医院就实行同工同酬。院长杨叔禹上任后,有一次布置考核会议时有人提到“编内编外”分别考核,他不高兴了:“怎么能有这个概念,同工同酬后,编内编外应一视同仁。”
护士小侯说,四年前应聘第一医院时,就看中这家医院是同工同酬,没有编内编外的差别。进入医院后,她发现编外与编内人员的进修课程、福利待遇都是一样的,外地的编外人员还有更多的福利,例如带薪的探亲假、解决住宿等。
小巴是肾内科一名普通护士,2009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三级医院。刚开始,她一个人要负责十多个病人,而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就在她萌生离职想法的时候,医院开展优质护理,一名护士只需负责8名患者,奖金与工作量挂钩,待遇不分编内外,让她安心留了下来。现在,她的工资加奖金有7000元左右,“幸福指数提高了,对岗位的忠诚度也提高了”。
但是,业内人士提出,目前医院大部分靠自给自足,政府又要求医院收入要零增长,如果继续推行同工同酬难度更大。因此,他们呼吁政府加大投入,让医院真正实行对医务人员待遇的“一视同仁”。
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高树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