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药监局:厦门药企未用毒胶囊
业内人士表示,工业明胶进入厦门,可能是经厦门出口
商报讯 (记者 陈淑君 通讯员 刘启国)昨日,备受关注的“毒胶囊”事件有了进一步发展。涉嫌为浙江等地提供工业明胶生产“皮革胶囊”的河北学洋明胶厂销售渠道查清,产品主要销往我市及北京、浙江、常州等地。
业内人士透露,工业明胶如果违规使用进入消费者腹中,主要通过食品、药品、保健品3个渠道。那么,工业明胶是否进入厦门的相关企业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市药监局、市质监局。
曾检测99批胶囊
铬含量全部合格
据悉,我市目前有药品生产企业21家,其中8家药品生产企业使用空心胶囊。我市药品企业自己并不生产药用空心胶囊,而是从外地购进空心胶囊后填充药物。
检测胶囊的铬含量需要专业设备,我市很多药企并未购置,因此大多都到我市药检所检测。自2010年10月至今,我市生产空心胶囊的8家药企主动送检103批,其中99批进行了铬含量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记者了解到,药监部门对药品生产企业的进货渠道有严格监管,河北“毒胶囊”事件曝光后,我市在第一时间对源头进行排查。目前了解到,我市8家生产企业所使用的空心胶囊,供货方分别为浙江、福建、上海、山西等,不在涉及问题企业名单之内。
两家保健品企业
都使用食用明胶
保健品生产方面,目前我市有两家保健品生产企业需要使用明胶,分别是“星鲨制药”和“海洋康得”,用于制作软胶囊。
其中一家企业使用的明胶来源于安徽蚌埠和内蒙古包头,另一家的原料来自“罗赛洛(温州)”明胶生产企业。两家企业使用的原料都是食用明胶,供货商资质合法,不在问题企业名单之内。
果冻生产企业
使用的是卡拉胶
日前,酸奶、果冻也被曝出怀疑添加工业明胶。记者从市质监局了解到,我市对食品生产企业严格索证制度,所有使用食品添加剂(包括明胶)的企业都必须备案,按照规定索证索票。
“我市有生产果冻的企业,但是用的都是卡拉胶,这是工艺上要求的。消费者在购买时也可以看包装,看看里面的添加剂成分。”业内人士表示,工业明胶作为增稠剂,正常是使用于家具板材加工、化妆品、包装制作和出口上。我国是工业明胶出口大国,明胶进入厦门,也可能是经厦门出口。
【相关新闻】
多地追查毒胶囊
●截至4月18日下午,浙江省药监部门对新昌18家胶囊企业抽取的共100批次的涉嫌超标产品,目前完成检测的96批次中,不合格批次达到33批次。还有4个批次尚在检测中。同时,浙江已封存涉嫌使用铬超标胶囊的药品2993盒。
●吉林省对“问题胶囊”展开调查处理,截至目前,所涉及的6家生产企业生产的8个批次的产品及原料已全部封存,企业同时全部下发召回通知。
●江西省弋阳县龟峰明胶厂厂长李明元已接受警方调查,江西省弋阳县龟峰明胶厂自2009年至今年1月份的销售台账也已被警方查扣,工厂已全面停产。上饶市质监局纪检调查组已初步认定弋阳县质监局南岩分局局长胡某某存在监管不力等问题,目前他已被停止职务,接受调查。
●河北、浙江、江西三省公安机关表示,将密切联动全力追查工业明胶及重金属铬严重超标的药用胶囊的流向。
(综合中新社、央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