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粗”才看医生 被确诊淋巴瘤晚期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在厦门市十大恶性肿瘤中,淋巴瘤发病率排在第九,但因为它在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发现时,已多为晚期。专家提醒,颈部、腋下以及腹股沟处的异常淋巴结肿大,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排查。
【案例】
脖子“粗”才看医生 被确诊淋巴瘤晚期
去年年初,30岁的王先生几次洗澡都摸到脖子与腋下的淋巴有所增大。因为不痛不痒,也没有其他症状,他没当回事。加上长期在交通系统中工作,奔走各地,无法及时体检。半年后,不单脖子与腋下的淋巴结明显增大,连腹股沟淋巴结也明显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至少增大至1厘米多。脖子上的淋巴结增大到肉眼都能看见,朋友都发现他的脖子局部有点“粗”,建议他去找医生看看。
第一医院血液科医生经过活检,确诊他为淋巴瘤晚期。幸运的是,他得的是低度恶性淋巴瘤。在接受8次标注的免疫化疗后,加上局部放疗,目前,王先生的淋巴肿块消失,已经回到工作岗位上。
血液科主任樊亚群说,能更早期发现的话,通过免疫治疗,王先生的淋巴瘤是可以治愈的,否则,后期有可能要进行骨髓移植。
【特点】
早期难发现易治疗 晚期易发现难治疗
樊亚群主任告诉记者,厦门的淋巴瘤发病率和全国差不多,在十大恶性肿瘤中,淋巴瘤发病率可以排在第九,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和胃癌、肺癌等一些老百姓熟悉的癌症相比,淋巴瘤有一个特点,它在两个年龄段的人群中高发,一个是20—40岁的中青年人,一个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目前,淋巴瘤病因还不是很清楚,可能和射线、病毒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等有关。
樊亚群说,和其他肿瘤相比,淋巴瘤更是“早期难发现、易治疗,晚期易发现、难治疗”,因为它早期出现的肿块往往无痛,容易被人忽视。在她接诊的淋巴瘤患者中,大部分都是在出现症状后才来就医,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往往病情已到晚期。
【提醒】
每年体检增一项目:彩超检查腹腔淋巴结
樊亚群提醒,出现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的淋巴结肿大,体重减轻、发烧、盗汗等症状,应早期监测,必要时要做淋巴结活检。樊主任也提醒家长,小孩出现淋巴结肿大不用过分紧张,因为小儿患淋巴瘤可能性很小。
另外,淋巴系统肿瘤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它可存在于多种脏器和组织中,除了头发、角膜,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淋巴瘤也可能发生腹腔中。对此,市民不妨每年体检中增加一个彩超检查腹腔淋巴结项目,CT与核磁共振能检查出淋巴结肿大。不过,目前生化检查暂时无法发现淋巴瘤。
樊亚群指出,恶性淋巴瘤是最早能够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十大常见恶性肿瘤中,它的治愈率比较高,在第一医院接诊的患者中,就有治愈后生存超过10年的患者。因此,市民一定要重视,发现淋巴结异常要及时就医。
另外,目前,标准的R-CHOP方案,是针对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治疗方案,能够使淋巴瘤患者的治愈率超过50%。
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高树灼
>>>链接
21日到第一医院听淋巴瘤康复课
为了帮助广大淋巴瘤患者及其家属更了解淋巴瘤防治知识,提高对淋巴瘤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中华医学会厦门市血液学分会、厦门第一医院将定期举办淋巴瘤康复课堂活动。
欢迎淋巴瘤患者及其家属踊跃参加。
首次活动于4月21日10:10-11:30,在厦大附属第一医院科教楼4楼401会议室举办。
授课专家:厦门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樊亚群
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骆宜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