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宁吃推销保健品不吃药 老人肝病恶化成肝癌

2012-02-14 08:51:07重庆商报admin查看次数:632

尽管媒体屡屡曝光某些保健品虚假广告夸大疗效,但是面对推销人员的“孝心攻略”,依然有一些老人愿意掏腰包。近日,新桥医院收治一名身患肝癌的老人,老人的女儿陈女士气愤地表示,父亲每月宁愿花一千多元购买保健品也不愿吃药和到医院治疗,因擅自停药,病情恶化。

老人悄悄停药吃保健品

陈女士介绍说,一年多前,60多岁的父亲被医院诊断为肝硬化,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决定回家休养,但定期要到医院复查拿药。几个月后,老人突然不愿去医院了,儿女还是定期到医院为老人拿药。“打开他柜子才发现,药他都没吃,柜子里堆满了各类保健品。”陈女士说,她这才知道,原来父亲不仅不愿去医院,还悄悄停了药,每天都坚持吃保健品。

昨日,陈女士坚持将父亲送到医院,检查发现父亲的肝病已经恶化成肝癌。

推销人员成老人“干女”

“也怪我们做儿女的,没有陪在老人身边,才让外人趁虚而入。”陈女士告诉记者,父母两人居住在沙坪坝天星桥的老房子里,父亲患病后,一直是母亲照顾,她和弟弟偶尔回家看望两位老人。她听母亲说,患病后的父亲一直情绪不好,后来一老同事介绍他去听免费健康讲座。去了两次后,一名叫朱燕的健康讲座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就经常打电话到家里嘘寒问暖,还认了他们做干爹干妈,有时候还专门到家里来看他们。听说陈大爷患了肝硬化,朱燕就推荐他购买一些保健药品,并称这些保健品不仅能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也能治疗肝病甚至癌症。

尽管保健品享受不到医保报销,两位老人看着“干女儿”一片孝心,答应每月花一千多元购买保健品。如果隔一两个月没有买药,“干女儿”就会提着色拉油、米等上门来看望,打扫家里卫生等。

如今,陈大爷因擅自停药,病情恶化。陈女士欲找“干女儿”朱燕,但对方一直不露面,甚至连手机也打不通了。

医生提醒

保健品不以治病为目的

新桥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建介绍,保健品能提高免疫力,但不能说成对具体某种疾病起到功效。保健品一般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便是正规的保健品,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但也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陈大爷这样明明患病却一意听信保健品的治疗功效,放弃正规的药物治疗,肯定会贻误病情。

王建提醒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要查清实际功效和价格,不要盲目跟从。 记者 叶惠娟

保健品推销常见七招

记者找到曾经做过保健品推销的张某,据他透露,保健品推销习惯打出“孝心”牌、“亲情”牌等常见的7招。特别针对空巢老人,利用他们比较孤独,用“情”打动人,让他们心甘情愿掏腰包。

1 “健康讲座” 这是最常见的推销方式,推销商往往举办讲座,赠送小礼品,借“专家”之口,夸大保健食品的功能功效,混淆药品与保健食品的概念,引诱消费者购买。

2 “免费义诊” 借“免费检测”之名,用虚高的检测结果吓唬消费者,然后宣称某种保健食品可帮助治病以达到推销目的,也是保健品推销商常玩的招数。

3 “亲情孝心” 利用“空巢”老人心理孤寂,需要亲情关怀弱点,趁虚而入,采用家访等形式,嘘寒问暖,有的没过两天就认了“干爹”、“干妈”,推销保健品时好让老人无法拒绝。

4 “包装专家” 保健品推销员往往把自己包装成“爱心大使”、“退休知名专家”,为了广大老年人造福,不为名利。

5 “现身说法” 在推销的现场,往往会出现自称用过该保健品的“患者”,宣称效果如何好,甚至还当场上前购买。消费者往往盲目跟从。

6 “高科技论” 推销商称自己保健品获多种奖项、国际认证、或是国外进口高科技产品,大打“高科技”旗号,劝说老人购买商品肯定物超所值,吸引老年人花高价消费。

7 “赠品诱惑” 抓住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保健品推销商也喜欢玩有买有送,甚至宣称送的东西价值远远高于买的价值,不少老人消费者经不住诱惑,最终因小失大。

(华龙网-重庆商报)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94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