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小口打个小孔 微创手术治脑出血
▲神经外科专家团队悉心为患者诊查。
不久前,60岁的刘女士从山西来厦探亲,见到亲人后心情异常兴奋,有说不完的话,到了凌晨才去休息。第二天早上,家人发现怎么叫都叫不醒她,赶紧拨打120将她送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到了医院一量血压,高达180/110毫米汞柱,CT检查发现其左侧大脑出血80毫升左右。由于出血量大,大范围脑组织被侵蚀,病人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病情非常危急。王占祥教授立即指挥抢救,紧急实施微创手术清除血肿。术后第2天,刘女士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意识开始逐渐恢复。
据王教授介绍,刘女士患的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外科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性脑出血俗称脑溢血,长期慢性高血压可使血管壁弹性降低、强度下降,形成微小动脉瘤。尤其是老年人,血管本身弹性就差,气温骤变、过度劳累、情绪紧张或兴奋等都可能诱发血压突然升高,超出血管壁承受范围时就会发生破裂出血。刘女士有高血压病史,由于头天晚上没有休息好,加上见到久违的亲人心情格外兴奋,最终诱发了突发脑出血。
一般来说,脑出血超过30毫升就需手术治疗,以前需要切很大的切口,切除大块的颅骨,手术时间长,术后恢复慢。现在,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应用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只需要开一个5厘米的切口,颅骨上打个两三厘米的小孔,就可以清除血肿或放进一根软管进行血肿引流,这种微创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尤其适用于高龄患者。
王占祥教授介绍,随着中国逐步向老龄化社会迈进,心脑血管病已经跃升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资料显示,我国有脑血管病患者600万人,患者中约3/4的人留下偏瘫等后遗症,部分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
脑出血由于预后差,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往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付此病,关键在于预防。首先,要平稳控制血压,高血压是终身疾病,要终身服药;其次,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不可过于劳累,养成科学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再者,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平和的心态。
【医生名片】
王占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厦门市脑科中心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厦门市首批医学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荣获中国医疗行业最高奖“中国医师奖”。擅长脑肿瘤的微创显微外科治疗,癫痫外科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治疗,恶性脑肿瘤基因治疗和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谭国伟: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在职博士。在颅脑肿瘤、脊髓脊柱肿瘤及退行性病变、各种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及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显微微创锁孔神经外科手术,已完成各类颅脑及脊髓脊柱手术数千例,90%以上为微创。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朱宏伟: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硕士。擅长重型颅脑损伤及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尤其在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方面具有独到见解。门诊时间:周五下午。
>>>链接
病床旁插管子,引流脑血肿
家住厦门曾厝垵的刘奶奶今年已经80岁高龄,平时体质比较差。前阵子,她在家中休息时突然一侧肢体偏瘫,不能言语,家人发现后立即将她送往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到急诊科时,老人已经完全昏迷,瞳孔已经散大。头颅CT显示她脑内大量出血,颅内压明显增高,生命危在旦夕。
神经外科马永会博士接到会诊请求后立即前往察看病人,决定立即实施手术挽救病人生命,考虑到如果做常规的全身麻醉和开颅手术,以患者当时的体质情况,很可能承受不了,在手术中心脏就可能停跳了。马博士最终采用“定向引流”微创技术在病床边为其实施了手术。实施局部麻醉后,他在血肿对应的地方用颅锥刺穿颅骨,成功置入一根软管到血肿腔,抽出大量暗红色凝血。整个手术时间不到1个小时,经过持续引流,第二天复查CT,病人脑内血肿大部分已经排净,瞳孔已经回缩至正常。3天后管子拔除,病人头脑清醒,言语及肢体功能较术前明显好转。
马博士介绍,对于高龄、体质差、伴有全身系统疾病的脑出血病人来说,全身麻醉和常规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往往不能耐受,采用软管引流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只需要在病床边局部麻醉即可。手术前根据CT的显示确定血肿在体表的对应位置,定位时避开重要的血管和重要的功能区,大部分血肿可在术中抽出,而剩余的血肿可以持续从引流管中引流出来。手术出血少,时间短,术后复查CT后还能调整管子的位置。如果血肿凝集成块不易引流,还可以从引流管注入药物使血块溶解从而方便引流。这种手术不仅缩短了住院日,减少了病人花费,更重要的是后遗症轻,死亡率和致残率均明显降低。目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已经采用这种方法救治了多位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