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关注乡村医生了”
乡村医生互助专项活动已筹近百万元,首批捐助25位患病村医
【编者按】
“终于有人关注乡村医生了。”昨天,有乡村医生这么说。这些历史上曾经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群体,他们的处境,让人有些辛酸。
这个群体数量不少,如今面临年龄大、无保障的凄凉晚年。尽管市红十字会、厦门台商协会以及一些热心企业开始为这个群体募集钱款,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但缺口还很大。我们期望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能伸出援手,帮助这个急需社会救助的群体。
文/图 记者 徐林武
昨天下午,从厦门台商协会公益委员会主委林汉松先生手中接过慰问金时,10位平均年龄56岁的乡村医生连声感谢,有的说:“终于有人关注乡村医生了。”
据悉,大爱基金乡村医生互助专项基金救助行动明天将继续进行,另外15位身患重病或因病死亡的乡村医生或家属将得到救助。
1050名乡村医生为人治病
自己病了少保障
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乡村医生专委会主任郭清江说,乡村医生最初的名字叫“赤脚医生”,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目前,厦门乡村医生总计有1050名,大部分都已经超过60岁,按规定,每年得接受医疗知识培训。
郭清江说,厦门曾经是血吸虫病高发地区,当年正是依靠乡村医生辛勤工作,才消灭了这种病。后来,乡村医生逐渐被边缘化,未被纳入卫生行政管理行列的他们,没有退休金,发生重大疾病也没有强有力的保障。
林汉松先生了解到乡村医生几十年来的感人事迹后,决定以厦门台商协会的名义,向乡村医生互助专项基金捐资,目前已筹集近百万元,旨在帮助身患疾病的乡村医生,建立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林汉松先生说,乡村医生更多是一种精神,捐助乡村医生是对他们在历史上贡献的认可和尊重,他希望更多人奉献爱心去关注这个群体。
脑子里装着村民健康档案
24小时为村民服务
“村民为什么愿意到村卫生所看病?除了离家近、药便宜,更重要的是乡村医生知道村里的人都有什么病,吃哪种药不过敏。有的家庭一家三代的情况我们都了解,他们因此也很信任我们。”昨天下午,坐在轮椅上,乡村医生林银河说。
林银河天天到村卫生所上班,说起对村民的熟悉度,他很自信,毕竟,他在这个村里当了近40年的乡村医生。他说,现在的医疗条件比几十年前好多了,药品也更丰富,当然,如果村民得了大病,还是会建议他们去大医院问诊。
有的网友认为,“赤脚医生”像村里的保健医师,能全天24小时为村民提供贴身医疗服务。普通的伤风、咳嗽,常见的外伤,“赤脚医生”能够在几分钟内处理完毕。和城市的等车、排队、缴费耗时长,看病只有3分钟相比,“赤脚医生”制度值得今天的医改部门提倡。
子承父业的很少
门槛提高后可能最终消失
相比于其他乡村医生,35岁的戴志麟很年轻。但是很不幸,年纪轻轻的他身患恶性淋巴瘤。他的父亲戴明辉也是乡村医生,他是家中的独子,当年从卫校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在村卫生所工作,算是子承父业。
郭清江说,乡村医生队伍已经老龄化,由于乡村医生高风险、低收入,要自己投入,而且没有退休机制,很难吸引全日制医学院大学生下乡当村医。《乡村医生管理条例》颁布后,乡村医生准入门槛提高到职业助理医师,很多上中专卫校的乡村医生子女因此无法子承父业,随着年龄老化,乡村医生可能最终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