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赤潮未传到厦门 本地淡菜同安产

2011-06-02 08:57:51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927

市场上淡菜销量很少,专家称被污染几率低

  近日,浙江宁波、舟山等地发生食用紫贻贝(俗称“淡菜”)中毒事件,随后波及到我省宁德的霞浦、福鼎等地。“厦门的淡菜有没有毒?是否可以安全食用?”昨日,带着读者的疑问,记者兵分三路,走访多家菜市场和超市。

  买淡菜的本来就少

  昨日10点,记者在江头菜市场看到,淡菜与花蛤、蚌类等的水产一样,泡在水里售卖。不过,整个菜市场里仅有两个摊位卖淡菜,且量不多,仅装了一个脸盆。

  一位摊主说,这些淡菜是从同安海里挖的,可以煮酱油水、煮汤,味道很鲜且有营养。摊主坦言:“买淡菜的人比较少,大家比较爱吃花蛤。”

  昨日15时许,在海鲜较为丰富的第八市场,记者也仅看到两三家摊位出售淡菜,价格为5元/斤,摊位前也鲜有顾客挑选。

  淡菜的销售量有没有受到中毒事件的影响?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摊主表示:“淡菜的销量一直不大。这种事情发生后,销量多少会受到影响。”

  在好又多、家乐福超市,记者都未看见新鲜淡菜售卖,仅在干货区发现淡菜干。

  厦门最近未发赤潮

  据悉,外地出现的问题淡菜致人中毒事件,浙江、宁德两地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预警:问题淡菜是因为海水赤潮引发腹泻性贝毒。

  对此,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厦门海域内,目前海洋监测部门还未接到此类赤潮报告。

  “贝毒不仅因为赤潮,也可能是因为别的因素。”这名负责人介绍,海蛏、花蛤等贝类一般生长在近海泥滩中,赤潮一般出现在外侧海域,被赤潮毒素污染的几率较低,“厦门几乎没有养殖淡菜的,食用淡菜的人群偏少。历史上也几乎没有发生过吃淡菜中毒的事件。”

  海洋专家透露,他们曾在5月31日监测到,厦门海域赤潮发生等级3级(赤潮发生临界),发生几率较大,“但随后消失了,并没有发生赤潮。”而据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对赤潮的报告,浙江最近的一次赤潮发生在5月25日。

  海洋部门表示,将加强对海洋赤潮的监测,一旦发生有关迹象,将采取相应预案。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93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