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危重肾脏病抢救技术 为患者带来生命希望

2011-04-29 10:16:22厦门日报admin查看次数:1531

▲张燕林主任(左一)带队为重症患者检查病情。

   【核心提示】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始建于1981年,是厦门市最早的肾脏病专业,目前已建成较完善的肾脏病专科,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副高以上医师7人,教授3人,硕、博士8人。该科在厦门市创造了多项第一,尤其是“多学科、多种技术手段综合抢救治疗急危重症急性肾衰竭、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慢性肾衰竭及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旁亢的诊断与治疗”,“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的诊断与治疗”,“腹膜透析”四项特色技术,使其成为闽西南地区疑难肾脏病诊治的中心。

   最近,国内著名肾脏病专家在对第一医院肾内科进行医学中心验收时,盛赞该科的危重肾脏病诊治水平达到国内先进。

   危重症肾脏病学是肾脏病专业的新兴领域,危重症患者往往存在多系统、多脏器的损伤和功能障碍,抢救需多学科、多种技术手段协同作战。第一医院肾内科一直把危重肾脏病的亚学科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大事来抓,该科拥有福建省硬件设施最先进的危重肾脏病抢救室,一线住院医师及护师均能熟练掌握危重肾脏病急救及监护技术,为病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鬼门关前抢救回无数生命

   在第一医院肾内科,不少重症急性肾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及重症中毒患者,都有过“死而复生”的惊险。

   武警战士小杨最近喜得千金,谁也不会想到,8年前的他,因为多个器官衰竭,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当时他根本不敢想象自己能活下来,还能当上爸爸。

   2004年5月,在烈日下训练的小杨突然栽倒,随后出现昏迷。在第一医院,经过检查,小杨肾脏、心脏、肝脏等多个器官系统功能衰竭,同时还有脑疝、消化道出血、横纹肌溶解、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死亡率几乎是100%。张燕林主任立即组织医护人员,采取以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为主的综合救治措施,持续为病人进行CRRT治疗56天后,小杨奇迹般康复了。当时CRRT技术在国内尚未广泛应用,第一医院神奇般、长时间应用该技术成功救治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在国内实属罕见。

   急性中毒在急危重症中占有相当比例,并且大多来势凶险,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对这类病人的抢救,第一医院肾内科也是经验丰富。早在2003年5月,第一医院肾内科在厦门市率先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疗,截止到今年2月,共开展300例。针对各种不同的中毒患者,该科采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及血液灌流联合?穴CRRT?雪等不同模式的血液净化治疗技术,避免了许多悲剧的发生。

   挑战肾脏病领域难点、热点

   重症自身免疫病历来是肾脏病领域难点、热点,病人并发症多,常合并有肾脏以外的多系统损害,病情复杂,容易误诊、治疗难度大。

   2007年11月,一名年轻女子因反复发热、咳嗽、痰中带血、血尿,最终呼吸衰竭、肾衰竭住进第一医院肾内科。入院前,她四处求诊始终不明病因。医生通过仔细检查,并借助医院先进的检验手段,确诊其为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合并肺、肾损害,病情危重。医务人员果断为其施行膜式血浆置换,连续治疗14天,配合免疫抑制冲击、呼吸机等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2008年1月,一名重症狼疮患者,合并狼疮性肾炎、急性肾衰竭,狼疮性肺炎、狼疮脑等多系统损害,生命垂危。在第一医院肾内科被确诊为少见的毛霉菌性肺炎,死亡率几乎是100%。肾内科医护人员再次抢救成功,战胜了原本被认为几乎是不治之症的顽疾,通过长期随诊及规范治疗,病人基本状况良好。

   多年来,第一医院肾内科联合血浆置换、肾脏替代、机械通气、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等多种手段,成功抢救了多名自身免疫性肾脏病的重症病人,创造了多项第一。其中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诊治水平为全省领先,病例数全省第一,治疗好转率和生存率也居全省之首。

   为多类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提供有力支撑

   心内科、脑外科、心胸外科、血管外科等科室的重症高危患者,往往存在多系统、多脏器损伤和功能障碍,如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病、肿瘤等,肾衰竭常常作为并发症出现在病人身上,往往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此时,CRRT治疗特别是早期干预,成为急危重症患者器官支持治疗的主要手段和抢救成功的有力支撑。

   肾内科的医护人员,不仅要保证本学科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常常还要忙碌在全院各系统的多条战线上,为患者病情的好转,不辞辛苦,努力付出。尤其近年来,肾内科通过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这一专业治疗方法,与多学科紧密配合,成功抢救了多例合并急性心梗、心力衰竭、脑出血、胰腺炎等危重患者,其中不少病人在度过急性期后甚至完全恢复健康,取得了满意疗效。

   CRRT抢回急性肾衰竭婴幼儿、儿童生命

   福建省新生儿救护厦门分中心和福建省儿童救护厦门分中心均设在第一医院,抢救了大量急危重症儿童,肾内科为婴幼儿、儿童急性肾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的成功抢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儿童年龄小、体重轻、血管细、血容量相对少且不稳定,不能耐受体外循环和过多过快的脱水。可以想象,婴幼儿和儿童做CRRT治疗难度和风险有多大,很多医院都无法在婴幼儿、儿童上开展CRRT治疗,不少危重儿童因此不幸夭折。

   小涛出生时重度窒息。出生3天,一滴尿都没有,被送到第一医院新生儿救护中心抢救,确诊为急性肾衰竭。当时小涛全身浮肿,血钾和血肌酐明显升高,随时有生命危险。儿科请肾内科会诊,协助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疗。在新生儿血液少、血管超细、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的情况下,持续治疗2天后,小涛开始能自己解小便了。这是一次生命的奇迹,也是我省CRRT治疗年龄最小的患儿。现在小涛已完全康复,与正常孩子一样健康。

   今年2月,6岁的男孩卓卓和他的父母都经历了一场劫难。月初在泉州老家,卓卓进食水稻头炖猪鼻后,出现呕吐、腹泻和发热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2天,病情没有好转,随即转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入院后,卓卓的病情急剧恶化,体温一度飙升到42℃,并且超高热状态持续了2天,肾脏出现衰竭,接着肝功能、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及血液系统也都出现衰竭,每天一滴尿也没有,卓卓渐渐昏迷,同时伴有全身抽搐、胃肠出血等症状,病情极其危重且十分罕见,生还的希望很渺茫。

   张燕林主任会诊后,确诊为严重脓毒症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而一切的根源却是持续高热引发的横纹肌溶解症。肾内科医护人员立即给卓卓行床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经过近10天不间断的治疗,各脏器功能明显改善,血肌酐、肝功能、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均明显下降,神志转清,肾功能好转,尿量也逐渐增多,康复出院。

   【专家介绍】

   >>张燕林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肾内科主任,厦门市泌尿系统疾病诊治中心副主任。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医师分会委员,华东地区肾脏病协作委员会委员,福建省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会常委,福建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委员,厦门市肾脏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厦门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福建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对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及急、慢性肾衰竭的诊疗有较深的研究,尤其擅长IgA肾病,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尿路感染的治疗。在危重肾脏病抢救和疑难复杂肾脏病的诊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技术一直保持全市领先水平。曾获市级科技进步奖一项,目前承担三项厦门市科技局重点科研资助项目。

   门诊时间:周二、周五上午

   >>张俊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福建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厦门市医学会肾脏病专科分会委员。曾进修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师从我国著名肾脏病专家赵明辉教授。擅长肾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在肾小球疾病、高尿酸血症肾损害、血液透析及肾内科疑难复杂危重病诊治方面有较丰富经验。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张恒远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医师,医学硕士。从事肾内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对肾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经验,尤其擅长危重肾脏病的抢救与诊疗及血液净化技术。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1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