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里放了支架,气不喘还能干点活了
▲二院支气管镜手术现场。
置入气道支架,是支气管镜的一大功能。市第二医院呼吸中心开展经支气管镜置入气道支架技术已有十余年历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每年置入支架百余例,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良性气道狭窄、食管或胸腔胃气道瘘、支气管胸膜瘘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患者慕名前来就医。
气管与胃相通 整天生不如死
泉州的林先生今年48岁,8年前患食管癌接受手术切除治疗。半年前他开始频繁发生进食后呛咳,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为气管胸腔胃瘘,先后在多家大医院就诊治疗无效,后辗转到市呼吸中心治疗。医生运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林先生的气管与胃相通,瘘口有4厘米大小。由于瘘口巨大,林先生呼吸、进食困难,整天生不如死,只能靠腹部的肠造瘘管灌注营养液维持生命。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呼吸中心的医生在林先生的气管内放置了一个长达11厘米的带膜支架,成功地封闭了瘘口。林先生不喘了,也能少量进食了,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现在,他还能干点活。
呼吸中心主任医师柯明耀介绍,近年来,经支气管镜放置气道支架技术发展迅速,已从单纯的治疗由肺癌、食管癌等引起的恶性气道狭窄,发展到治疗各种各样的气管支气管瘘、良性气道狭窄、支气管胸膜瘘、难治性气胸等,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超细支气管镜 直径火柴杆大
陈阿伯今年已经89岁了,1年前因吞咽困难被诊断为食管中段癌,经过放射治疗后进食基本正常,但近半年来咳嗽越来越明显,出现气喘并加重至不能卧床。CT检查发现,陈阿伯的气管中下段狭窄明显,需要做支气管镜检查明确气管病变情况。由于陈阿伯年事已高且气喘明显,支气管镜检查风险大,呼吸中心最终采用超细支气管镜为他进行检查,明确了气管病变的性质及范围,并在他的气管内放置了一枚支架,此后两个月气喘明显减轻了。
市呼吸中心现配备两条超细支气管镜,直径仅火柴杆大小。柯明耀介绍,随着内镜微创医学的进步,经支气管镜介入诊断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确实为许许多多以前无法诊断或治疗的患者解决了问题,目前以支气管镜为主的肺脏介入病学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支气管镜不仅用于诊断肺部疾病,还用于治疗气管支气管各种各样的病变。支气管镜检查是肺癌的主要诊断方法,同时也是晚期肿瘤气道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在不久的将来,支气管镜下介入新技术有望成为重度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治疗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