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140公里开了15个小时

2011-02-26 10:55:39海峡导报admin查看次数:1206

记者昨日采访漳州“援墨医疗队”医生林丽琴

    昨天,漳州市首批援墨医疗队的林丽琴医生到街上,为4岁的女儿买好了春夏的衣服;明天,休假结束,她将再次前往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继续还有两年多的援藏工作。她知道可能要一年后才能回漳州,所以要为女儿准备好衣服。

    去年10月份,漳州市首批“援墨医疗队”进入墨脱,成为一支救死扶伤的特殊队伍。短短半年时间,他们开展义诊10次,诊断604人;做了30余台手术,抢救3个危重病人……

    进入墨脱 140公里开了15个小时

    2010年7月份,福建省第六批援藏干部工作队进入西藏,漳州地区的干部对口支援墨脱县,漳州市中医院妇产科林丽琴主治医师是其中一员,她说:“进入墨脱的路,常年大雪封山,每年只有4个月通车,当时运气比较好,车还可以走,但其中140公里的一段却开了15个小时。”

    林丽琴说,要是没有亲临墨脱,很难想象路有多差,“一边是陡峭的山崖,一边是深渊,路况很差,路上一直抖,到了目的地,后背都起了血泡。”而同时,她在途中还遭遇了高原反应。

    如果没有这条路,墨脱几乎与世隔绝。“没有通邮,要是大雪封山,只能靠步行进出。”林丽琴说。此后又一次进入墨脱,她的车队经历了一次险情,让她心有余悸,“当时车队在路上,由于塌方,路边有一棵云松突然倒下,差点砸到车,而旁边一个工棚内的女工却被砸扁了。”

    医疗条件差 申请成立“援墨医疗队”

    在墨脱县卫生服务中心担任副主任的林丽琴,同时兼任墨脱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整个医院只有20几张病床,医务人员39人,仅有5人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很多是初中毕业。”墨脱县的医疗条件,让林丽琴吓了一跳,而一台X光机、一台B超机、一台心电图测试仪也都是旧货,并且因为电压不稳,无法运转。

    见此情景,援藏队产生了一个念头:“成立援墨医疗队”,去年“9·8”投洽会期间,林丽琴将申请书带回,提交给漳州市委、市政府。很快,漳州市卫生局通过自愿报名的原则,选拔出4名成员:李建国,漳州市医院外科主任;蔡建盛,漳州市中医院内科主治医师;沈琼东,诏安县医院儿科主任;陈燕芬,龙海市医院妇产科助产士。

    去年10月8日,医疗队开赴墨脱,开始援助工作。

    做完手术 当地百姓硬塞一只鸡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援墨医疗队工作却很认真。先后在墨脱镇、德兴乡、背崩乡共开展义诊10次,诊断604人,检查出较严重病例5例,为群众免费发放药品40余种;医疗队成员从各自专业的角度为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开办讲座4次,医疗队成员不仅在理论上予以指导,还努力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操作能力。

    与此同时,医疗队做了30几台手术,其中抢救了3个危重病人。令林丽琴感动的是,当时做完了一例宫外孕手术,第三天患者的丈夫提着一只鸡来找她,硬塞给了她。她说:“那边的鸡不容易养活,是逢年过节才会宰杀的,让我很感动。”

    但是由于没有血站、道路不通,很多时候,遇到危重病人,手术条件不成熟很难做,但医疗队队员仍然尽量做到最好。

    常年下雨 拿着吹风机吹衣服

    讲起在墨脱的生活,林丽琴感慨万千。

    因为大雪封山,而且有八九个月是雨季,吃不到新鲜的菜,“鸡蛋6元/个、西红柿20几元/斤、马铃薯10几元/斤,蔬菜、米饭都经常是不新鲜的,更不用说海鲜之类的了,自来水沉淀下来就会有一层污垢。”林丽琴说,只能带点鱼干解解馋。而为了避免潮湿带来的风湿病、关节炎,队员们只能学吃辣椒。

    队员们住的地方条件还不错,但是晾衣服却是个大问题,林丽琴描述:“整天下雨,衣服晒不干,我们就一人拿一个吹风机吹干衣服,因为电压不稳,一个宿舍还得装两三个变压器,供电也只有县政府一片能保证。”

    “县城有路灯但不亮,整个县城到晚上就一片黑暗,惟一的娱乐,就是绕着山散步。”林丽琴笑着说。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02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