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校园健康 >> 查看内容

学校学生社团活动 老师该不该放手

2011-02-26 09:53:34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2691

 ▲只要是喜欢的社团活动,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涨。

   初中一年级女生林盟盟(化名)酷爱围棋,所以一上初中,她就摩拳擦掌特别兴奋——听说学校有围棋社,可以常与人切磋啦!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但一学期下来,她发现围棋社与她的想像相去甚远——整整一个学期,社团只举办了一场活动,团员也只有6个人!

   新学期开始了,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也全面开花,合唱队、舞蹈队、田径队、管乐队……老师们惊奇地发现:学生们对社团活动的漠不关心和无视超出了他们的想像,同学们并不知道,这些活动举办的目的,该以谁为中心。

   日前,民盟大同中学课题组的老师们以问卷的方式,对厦门市三所中学的初二、高二同学做了调查。这是一场关于老师和学生之间主动与被动的调查。

   【调查】 老师太强势 学生不关心

   大同中学的范朝汀老师参与了这场调查。老师们先以学生会为问题的出发点,收回来的问卷发现,同学们觉得,学生社团根本就不是以学生为主制定活动的,有超过六成的学生说,决定搞什么活动的,也是老师。

   康桥中学学生会会长王同学说,学校的四五个社团,全部归学生会管理。比如吉他社要搞活动,需要社团的“团长”把活动的内容、时间、对象,上报到学生会,学生会再向团委老师汇报,经过老师审核通过,活动才能举行。

   这已经是具有较大自主权的社团活动了。某校一位参加学校漫画社的同学说,分管的团委老师“很热心”,大事小事全得向她汇报,前不久想搞个采风,被“枪毙”。

   选举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制定班级公约……有一半的学生说,这些也是老师选定并确定的。

   但学生们的参与意愿很强烈,有75%的学生觉得,学校的学生会应以自己的思路为主组织活动,在制定活动计划时,77%的学生觉得,有必要征求他们的意见。

   这些数字表达了学生们强烈要求重视的意愿,但是调查结果却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同学,“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学校有社团活动。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既想表达意愿,又对身边的活动漠不关心?“这有几个原因,一是学校社团活动本身就少,选择面少,学生参与面就更窄,可以说是与大多数人无关;再就是学校的社团活动,是自上而下的,学校注重对学习有益,而学生更看中是否有兴趣,这是出发点的不同。”范老师分析。

   【辩论】 老师放手,会不会“跑偏”?

   在小记者QQ群(92683736)里,被调查的学生,一边倒地偏向于让老师“退役”。湖明小学的“雪喃”同学很坚定地说:应该以我们为主开展活动!他的理由是,这样子他们才有兴趣参加。这代表了多数同学的观点。

   多数学校把社团活动放在了下午第五节课——这时候已经放学,不耽误正常的学习。学生会会长王同学参加了学校的棋社活动,但他坚决地认为,社团活动如果没有老师的把关,是完全行不通的。

   “因为活动地点是在学校,老师当然要监管,而且有老师做指导和协调,活动更容易开展。”王同学说。

   厦门三中团委张老师也认为,学生要上课,要升学,精力毕竟有限,而且指导并不一定是一种约束,也不是给学生限定一个框框。她认为,没有什么是完全自主的东西。但老师一般也不会轻易否定学生的提议,只要是积极向上的都可以。

   但老师们更担忧的是,就这样子放手,学生们在活动中“跑偏”了怎么办?纯粹的玩乐学生当然喜欢,但社团活动更注重对个人的体验并得到收获。

   “事实上,这是一个困惑。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桥梁,既让老师放心了,学生又有能力组织得很好。”调查组成员、大同中学教研室副主任陈希梅老师说,她也看到有组织得很好的学生,比如同安一中的学生、外国语学校的学生。“这可能要看学生本身的素质。”

   但是她承认,现在的老师们,确实抓得过于紧了。放不了手,又没有精力管理,也就造成了诸多的问题。她说,在中学里,一般活动由团委负责,而团委是由老师兼任,一个老师的精力确实是有限的。

    【办法】 让社团活动 成为每天必修课

   陈希梅老师曾在学校的艺术节、体育节上,看到很多平常不起眼的学生,为了出节目,为了上台表演,排练得有板有眼,还自行掏腰包整服装出效果,“卖劲得啊,挺让人感动的!”陈老师说,每个人,都有被别人需要的感觉。而给他们自主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关键在于沟通!”松柏中学的付老师说,如果学生想搞个“80分”大赛,学校怎么会同意呢?学校毕竟是学习的场所。

   他认为,即使老师有不同的意见,也要有合理且让人信服的理由,来说服学生,而不是强制地让学生执行。“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矛盾就不会那么大。”

   在陈老师心里,社团活动的最佳状态是,给每个人参与的机会,每个人都来参与活动,像许多国家那样,让社团活动成为每天的必修课,每天必去沐浴心灵。如果一个学生不参加社团活动,甚至会变成家长的耻辱。

   在这个前提下,举办更多的社团活动势在必行。既然不能像国外那样,每天的下午都是活动课,至少能在形式上做一些改变,比如:一个活动,可以先在学生中征集,最后才由老师权衡,“老师仅仅做指导作用,让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得到发挥。”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35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