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百岁祖母感冒 全家出动送医

2011-02-25 08:46:36海峡名医网 厦门日报admin查看次数:1206

市民建议医院为高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医院表示有难度

   【核心提示】

   本报开通968820直通“两会”热线以来,读者来电络绎不绝。除了将读者呼声原原本本转达给市人大和市政协外,我们也针对一些读者反映的问题展开了调查。

   百岁老人出门看病,老少皆出,一家子兴师动众,家属提议“医生上门服务”。而记者从多家医疗机构得知,他们也曾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但由于人手有限、责任归属难界定等原因,可操作性并不大。

   本报记者 曾嫣艳 实习生 郭百惠

   反映:百岁老人去看病,几乎全家总动员

   陈先生家住瑞景,近日他向本报直通“两会”热线反映,家中老祖母已有百岁高龄,老人家体质虚弱,经常伤风、感冒,无奈的是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医生都没办法上门诊治。

   老人住六楼,又没有电梯,所以她一生病,儿孙们兴师动众,几乎全家总动员。有的负责将老人背下楼,有的负责开车,有的照顾老人。

   事实上,许多家庭都有类似的情况。“老人一旦有个小感冒都得上趟医院,实在太麻烦。”陈先生呼吁有关部门建立一个机制,让9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病患能获得“医生上门”服务。

   回应:医院人手有限,上门看病不太可能

   “仅我们社区,就有七八位病人反映行动不便、出门看病难的问题,但由于资源不足,上门服务很难实行。”第一医院鹭江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坦言,不是不想提供医生上门的服务,实在是社区医院的资源与人员十分有限,无力提供。

   他分析说,鹭江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平时白天看诊的内科医生只有3人,每个医生平均每天就要为150多名病人看诊,这种情况下,要再派出人手外出看诊,基本不可能。

   难题:一旦出现纠纷,责任如何界定?

   梧村街道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则提出,上门服务难不仅与人力不足有关系,更重要的是牵扯到引发纠纷责任难规避的问题。她告诉记者,有的社区医疗机构曾出现类似情况,虽然上门看病前患者跟社区医院签订医疗协议,以明确双方责任归属问题,但真正出问题后医生依然很被动。她解释说,老年人发烧不退难免要点滴消炎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医生最好要留在现场观察处理,“一次点滴下来,动辄数个小时,其中有一些细节问题,非专业人员并不了解。”

   建议:家中治疗危险性大,看病还是要去医院

   第一医院思明分院医务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医院目前没有提供上门治疗的服务。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早先曾推行过上门输液等服务,但因医护人员无法陪伴病人,加上家中医疗条件不比医院,常容易出现药物过敏等不可测情况,导致医疗安全事故。她说,出于医疗安全考虑,医生上门服务的可行性并不大,因为在家中治疗危险性太大。

   “有明确的规定,医生不能进行上门打点滴服务。”市卫生局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处相关负责人肯定地告诉记者,这主要是担心引发医疗纠纷。对于一般能走动的患者,她建议还是上医疗机构就诊。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21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