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输液8瓶” 卫生部首回应
严控医药费用上涨
去年12月25日曾报道(见上图),“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达到104亿瓶次,相当于13亿人平均每人输了8瓶”。对此,卫生部官员今日回应,卫生部将在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方面严格要求,加强控费工作,并表示,滥用药和开大药的情况将得到有效的处理。
卫生部1月10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1年卫生工作要点。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作出如上表述。
邓海华表示,这种情况确实要通过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其他医改措施来加以改善。刚刚结束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对下一步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公立医院改革从去年试点启动以来,已经在一些易操作、群众比较满意的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今年将在全国推广这些措施,其中包括一些控费的措施。我们将继续在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方面严格要求,依据疾病的临床路径进行医疗活动,加强控费工作,这种滥用药和开大药的情况将得到有效的处理。
邓海华指出,这次卫生工作会议,把控费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各地深入分析研究本地区医药费用上涨的趋势和原因,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的控制目标和指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信息等措施,重点控制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以及一些重点专科医疗费用较快上涨的现象。
邓海华强调,将通过信息公示的方法,将各地区医疗费用总体情况、单病种医疗费用情况进行公示,供群众就医时进行选择,接受社会的监督。通过这些措施,包括通过我们媒体加强科学就医的宣传,这种情况会得到有效的改善。
【链接】
合理用药呼唤法律介入
输液成为主要治疗手段
近几天,天气特别寒冷,本市一些医院的急诊科输液室几乎座无虚席,记者问一位护士长,发烧不输液改成打针行不行?该护士惊讶地说:“已经没人打针啦,来这里的都是输液的。”
有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输液已经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二三十年前,发烧的孩子,打一针40万单位的抗生素,就能管用,而现在不行了,要打就得160万单位以上,这么大剂量的药打到人的臀部,会引起臀肌挛缩,特别是孩子,打针的部位会引发肌纤维坏死,还会影响骨骼发育,所以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医生都会考虑给孩子输液。
过度输液成因复杂
将会导致无抗生素可用
有些感染性疾病,用低档抗生素也行,但有的医生就先用大剂量的高档抗生素,这样病人好得快,认为你水平高,否则可能投诉你,这无形中增加了病人的用药量。
专家指出,在国外,像丁胺卡那、庆大霉素这些低档抗生素都还在普遍使用,而在国内,这些药10多年前就不用了。大输液导致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浪费,更造成另一大恶果,那就是新抗生素研发速度,赶不上耐药性细菌出现的速度,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超级细菌”,就已经给人类敲响警钟,“将来人类无抗生素可用”也许不是危言耸听。
动用法律手段监管滥用药
有医生深有感触地说,来医院看感冒的外国人,往往只要求医生给开点板蓝根、小柴胡等,极少主动要求输液的,而中国人恰恰相反,认为输液治疗,效果比吃药、打针来得快。
合理治疗,呼吁了这么多年,可效果不佳,关键在于监管上缺乏强有力的手段。专家认为,要动用法律手段监管滥用药,只有对症下“猛”药,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大输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