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今年“补冬”成本高遭冷遇

2010-12-23 09:02:59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902

   冬至到了,民间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厦门,“补冬”和吃汤圆是许多市民年年不改的习惯。然而,由于“药你命”和“糖高宗”作祟,今年冬至的中药补品及汤圆还是涨了价。

  中药最少涨两成  暖冬进补受冷落

   昨天,家住莲花的栾阿姨走进一家药店,以往的冬至她都有购买当归、党参、枸杞等补药煲汤“补冬”,但询问价格后,她没有购买。栾阿姨说,中药材价格涨得太厉害,天气又热,药补不如清炖。

   记者在我市不少药房看到,今年冬至,药材的确比去年贵出许多,销售人员说,比起去年冬至,今年的补药材最高的涨了三倍以上,最普遍的也涨了两成。

   在海沧礼品城的一家参茸药材店,老板黄先生说,去年,太子参一公斤只要40元左右,如今已涨至每公斤320元-330元。黄先生说,除了太子参,像杜仲、红参、甘草、金银花、阿胶、百合、山药等都在涨价,几乎所有中药材都在涨价。药材价格上涨直接导致煲汤成本增加。

   汤圆一片“涨声”  促销品牌受欢迎

   今年,糯米、糖、花生、面粉、肉类等原材料是一片“涨声”,汤圆的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这种花生汤圆以前不是才5元吗,现在怎么卖到近8元了。”一位正在购买速冻汤圆的王大妈正在询问价格。销售人员说,由于各种原材料都涨了价,因此汤圆的价格也有所上涨。记者看到,今年促销的汤圆品项众多,大多是买赠类的促销。

   大学路一家社区食杂店的老板说,以往冬至是汤圆的销售高峰期,去年同期,一天可以卖出20多包汤圆,没想到昨天一整天还卖不到10包。中山路一家大型超市速冻汤圆的驻场销售人员说,今年汤圆小涨两成,销售情况大不如往年,正在促销的散装品牌汤圆最受欢迎。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3.72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