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关注青少年心理:3000万孩子人格健康受困

2010-12-17 10:20:21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001

  家庭生活方式及人们价值取向的转变,都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青少年。12月12日,国家人口计生委、教育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科协和中国计生协五部委共同召开了“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启动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18岁以下青少年约有3.67亿,独生子女有1.26亿,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学习、情绪、交往等各类问题的困扰。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针对部分城市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的情绪问题。

  半数小学生愉快感与学习成绩相关。调查显示,在小学生中,让孩子们感到愉快的首要原因是“较好的学习成绩”,占到40%—50%,其次是与同学和家长的关系融洽,占到20%—30%。而产生消极情绪的主要原因是“与家长交流和沟通出现问题”,其次是“同学之间出现矛盾”。对此,教育部健康人格工程首席专家、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指出,小学阶段,家长不要只关注学习,而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教会他们懂得宽容。

  六成初中生爱跟父母吵架。上了初中,孩子与父母关系的变化非常大。超过60%的人跟父母吵过架,47%的人开始“有自己喜欢的异性”。王登峰分析,初中生普遍开始进入青春期,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这时,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情绪波动,要以疏导的方式解决问题,不要一味斥责和命令。

  高中生不知如何跟别人打交道。参与调查的高中生们普遍认为,“自己不知如何跟别人打交道”。专家指出,处理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术。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不妨主动找同学谈谈心,讨论某些问题,交换一些意见,从中加深情感联系。此外,学会宽容待人、谦恭礼让,也是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技能。

  调查还显示,父母老师将90%以上的关注都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而对人际交往和人格健全发展的关注,不足10%,这也是青少年人格健康受影响的主因。对此,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办副主任于长学指出,教育部门要将心理疏导、性健康、行为养成和人格塑造纳入学校教育范畴,开辟健康人格教育课堂。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69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