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白皮书”6月两院将试行
6月起两医院试点“临床路径”,患者可事先了解诊疗时间表
生病住院期间,做什么检查、打什么针、吃什么药、要住几天……以前,患者在住院前都无法了解这些内容,以后可以了解得一清二楚了。这就是“临床路径”实施后给患者带来的好处。
根据福建省卫生厅的要求,6月起,全省三级医院将启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记者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医院了解到,这两家医院是卫生部的临床路径试点。
两医院试点“路径”
据了解,第一医院和中山医院,被卫生部列入第三批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试点医院。第一医院参与试点的科室有22个,中山医院参与试点的科室有12个。目前,两家医院都在积极准备中,包括人员培训、路径开发等。
“卫生部出台的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相当于‘总则’的性质,我们还要根据厦门的实际情况再制定自己的路径。”第一医院医务部主任苏志英透露,该院计划推行的临床路径为112种,将在年内陆续推出。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张振清则指出,各家医院推出的临床路径并不会完全相同。
只适合简单的疾病
目前,厦门医院实施临床路径,只针对需要住院的患者。
又因为它严格规定了某种疾病患者入院后接受各种诊疗的 “时间表”,以及做什么检查、用什么药等,因此,它只适合一些简单的、病程变化不大的、治疗手段比较一致的疾病。急重症、疑难杂症患者,是无法进入路径的。
有开展临床路径的科室,患者就诊后,如果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标准,医生只需要在电脑页面上把进入路径的选项选中,患者即进入了路径;进入路径后,医院会给患者一份告知单,告诉患者及家属,入院后的每一天,医生、护士会为他们做什么,以及自己需要做什么。这相当于有了一份就诊的 “白皮书”,让患者更好地“监督”医生。
“进入临床路径之后,医生一些不必要的 ‘自选动作’,都将被严格控制,如高价药、滥检查等。如果医生要不按规定用药、做检查等,都必须说明原因。”张振清说。
不过,医生们也指出,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病程中也会有差异,一旦病情有变化,不能再按照临床路径执行,医生会马上帮助病人退出路径。
临床路径
据介绍,临床路径,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
这种模式脱胎于工业领域的管理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为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而诞生的。在中国,它才刚刚兴起。目前,卫生部已经出台了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涉及妇科、产科、普外科、内分泌科、肾内科、泌尿外科、口腔科、胸外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