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我市疫苗安全没问题
专家提醒家长,没必要盲目迷信进口疫苗
今天是疫苗接种日。前段时间,山西、江苏等省份的“问题疫苗”事件引起广泛关注。那么,厦门的疫苗安全情况如何呢?市疾控中心表示,厦门的疫苗在采购、存储、运输等环节都经过严格的监管,在安全上不存在问题。
接种流程都是规范的
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厦门的一类疫苗由福建省政府统一招标采购,二类疫苗由市政府统一招标采购,疫苗质量是有安全保证的,而且疫苗在存储和运输等环节也有严格的监管。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科长苏成豪告诉记者,在整个流程中,疫苗从出入库到逐级下发,都是全程冷链,且冷链都是智能监控,接种也都是规范的。
不良反应第一时间直报
疾控专家表示,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也是最安全的措施,但由于接种者个体的差异,疫苗接种有极小的概率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苏成豪建议市民不用过分担心,如果发现疫苗接种后有可疑不良反应,都会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往上级直报,确保及时处置和救治。
接种疫苗有禁忌
很多家长对接种疫苗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注射疫苗时需要注意什么?”“宝宝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错过了规定的疫苗时间还能再打疫苗吗?”……
宝宝接种疫苗也有禁忌,出现感冒、发烧、严重肾、肝功能损坏、结核病、反复的荨麻疹、哮喘等都不适宜接种。还有,接种前曾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建议3-5天待药物代谢后再接种。此外,用了血制品,包括输入血、血浆或丙种球蛋白后也不建议接种。
另外,专家提醒,不要盲目迷信国外进口疫苗产品,应该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疫苗。工作人员小陈举例说,麻疹疫苗的血清型,国内外的产品都是一样的,但现在有很多疫苗例如宫颈癌疫苗、轮状病毒、肺炎疫苗,多数都是进口的,而这些病原的血清型很多,中国流行的病毒和细菌是不是和外国的一样,还需研究和判断。
据悉,我国从2007年底开始将儿童预防接种疫苗种类的范围,从原来的7种疾病扩大为12种疾病。12种疾病包括:结核、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肝、麻疹、脊髓灰质炎和乙脑、流脑、甲肝、风疹、腮腺炎。由于各地使用的疫苗的抗原成分组合不同,比如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有多种联合疫苗,所以用于儿童的大概是10-12种疫苗。另外,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三种疫苗,只是在发生特定疫情的时候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接种,由国家免费提供。
[相关链接]
多数家长是疫苗接种盲
记者在预防接种社区门诊采访时发现,六成以上的家长对疫苗接种时间完全是根据门诊医生的要求,有时还由于各种原因延误了接种时间。对疫苗的种类则更不了解,只有少数人能说出乙肝、卡介、流脑等基本疫苗。而对于一些计划外自费的疫苗,个别家长认为,只要宝宝不得病,就没必要打。
其实,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计划外自费疫苗也应该尽量接种。目前,疾控专家建议接种计划外疫苗主要为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另外,轮状病毒是3个月-2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轮状病毒疫苗预防效果不好,但副反应不大,因此可考虑接种。对鸡蛋过敏的宝宝不能接种麻疹、麻风、麻腮、麻腮风、流感等5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