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老教授脑血管内堵塞 专家巧用介入“清障”

2010-04-21 09:03:24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262

    17日上午,在中山医院召开的“首届海峡两岸脑血管介入论坛”上,中山医院的专家们现场演示了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是一位突然晕倒的82岁老教授。


    一个月前,陈教授不明诱因地头昏、行走不稳,甚至摔昏倒地,经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初步诊断为“脑中风”。神经内科医师决定,为老人行“全脑血管造影”介入手术,尽快准确揪出脑血管内造成拥挤“堵塞”的“路障”。


    “全脑血管造影”介入检查,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随着全球医学科技诊断的不断发展,以往无法进行诊断的部位现在可以轻松诊断,通过在DSA(计算机医疗诊断仪)下行“全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病的患病部位可以直观地在显影下呈现,对后期准确对症治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拥有其他如CT、磁共振在内的一切检查无与伦比的精确优势。 


    计算机医疗诊断仪上清晰地显示了陈教授脑血管和颅内病变部位,并显示他的脑血管壁增厚,伴有斑块或粥样硬化性斑块存在。专家们由此结合临床症状,明确诊断陈教授患的是“颈内动脉狭窄”疾病,这也是他突然昏倒的“路障”。就是这个“路障”拥挤、堵塞了患者的脑血管,使老人家脑血管缺血、供血不足,引起逐渐头昏,行走不稳,以致突然昏倒,生命垂危。


    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郑维红介绍,“颈动脉狭窄”严重时,可引发脑中风、身体偏瘫、甚至生命危险。 


    通过医院心内科主任王焱与神经内科医师陈星宇精确的支架定位放置治疗后,陈教授生命转危为安,生命体征平稳,正在康复之中。据悉,这也是我市首例在颈动脉放置支架治疗的患者。


    陈星宇告诉记者,支架技术通常用于疏通拥挤、堵塞、狭窄的血管。最初多用于冠心病治疗。当病人大脑血管狭窄时,会出现头晕、头痛甚至脑中风。为此,脑血管支架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是我国目前治疗大脑血管拥挤、狭窄、堵塞最前沿、最尖端的治疗方法之一。


    郑维红说,出现中风先兆要立即就医。一旦出现无痛、短暂、突如其来的面部及上下肢麻木无力、不能说话或不能理解言语、单眼视力失、突然失去平衡等,均为卒中的早期症状,应和严重胸痛以及突然严重头痛一样,按医学急症处理。一般来说,发病后6小时为抢救黄金时间。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7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