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外首台医用高压氧舱 半年接诊2000余人次
市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引进福建地区最先进的中型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为岛外患者及时救治提供了保障。
可10人同时治疗
高压氧医学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基础研究、科研到临床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创伤救治和急诊抢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其独特的治疗效果而备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服务岛外群众,提高诊疗水平,厦门市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投资近百万元,引进福建地区最先进的中型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结束了岛外无高压氧舱、患者需转诊岛内医院的历史,为岛外患者及时救治提供了保障。
记者获悉,高压氧舱投入使用半年,已经接诊患者2000余人次,岛外脑中风、脑外伤患者均转至第一医院杏林分院进行康复治疗。
这台高压氧舱安全系数高,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多重安全保护、符合国家最新行业的标准。
舱内设有背景音乐,环境舒适、布局合理,噪音低微。氧舱运行过程全自动,采用计算机辅助操作,视频、音频、舱内舱外双向交互。舱内设有集常规吸氧、雾化吸氧、一级吸氧于一体的多功能吸氧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呼吸道患者、哮喘患者和危重病员及气管切开病人吸氧的需要。主副舱设计,保证治疗中进行舱内外物品和人员的双向交换,确保极高的开机率。容纳病人多,最多可以一次治疗10人。
适合高压氧治疗的病种
杏林分院副院长方耀春介绍,高压氧舱主要用于对患者的急救、治疗、康复。
在急症抢救方面,比如一氧化碳中毒、溺水、脑缺氧、潜水运动员高压症等方面的急救治疗;在治疗方面,如突发性耳聋等的治疗;在康复方面,为脑出血、脑外伤的病人等康复治疗提供了较好的治疗条件。
适应高压氧治疗的病种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科室。
急症抢救方面,治疗效果明显。包括急性脑缺氧,急性脑水肿、休克(以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为主)、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以中毒性肺水肿为主,气栓症及减压病。急性有害气体中毒的,以一氧化碳中毒为主,气性坏疽,急性视网膜动脉阻塞,脑梗死在4小时内治疗为佳。
辅助治疗方面,在相应临床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从而提高临场抢救治疗成功率或促使病人尽早康复,包括各种脑外伤、脑血管疾病、植物生存、突发性耳聋、各种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糖尿周围神经损伤、各种软组织损伤、厌氧菌感染、筋膜间隔综合症、挤压综合症、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骨无菌性坏死及手指坏死,化脓性骨髓炎、断肢(指)再植术后血运不良、烧伤、皮肤移植术后血运不良。皮肤慢性溃疡、葡萄膜炎、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急性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急性有害气体、痴呆等。高压氧合并化疗、放疗治疗肿瘤、冠心病各种溃疡病药物中毒、各种脑病、脑炎、瘫痪、长期失眠,顽固性偏头痛、眩晕、慢性疲劳等疾病也有较好疗效。
适合高压氧治疗的病症主要分为三类:Ⅰ类:高压氧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突发性耳聋、静脉栓塞、急性颅脑损伤及脑外伤后综合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出血、梗塞、断肢再植术后的血运障碍等;Ⅱ类:高压氧作为辅助治疗措施的。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骨髓炎、骨折愈合不良、顽固肤溃疡、眩晕综合症、急性骨髓损伤等;Ⅲ类:有一定理论依据和疗效,但尚需进一步探索的。如老年性痴呆、硬皮病、结节性红斑、青光眼、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特别是抗衰老的研究项目极为注目。
高压氧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区别
厦门市第一医院杏林分院高压氧科医师万群介绍,高压氧不是药品,高压氧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
(一)治疗基本作用的比较:(1)高压氧对厌氧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2)缺氧症进行补氧治疗所获得的症状改善比药物治疗迅速而神奇;(3)高压氧可以对人体多种生理功能具有十分显著的调节作用;(4)对气体的禁锢作用是高压氧治疗的独特作用,这是药物治疗所不具备的。
(二)治疗作用部位(空间)的比较。药物治疗在作用部位上存在以下多种屏障:(1)胃酸及其它消化液屏障;(2)肠壁屏障;(3)血液运输障碍;(4)肝脏屏障作用;(5)毛细血管壁屏障;(6)细胞膜屏障;(7)核膜屏障。但是高压氧治疗,不存在以上7种屏障。
(三)治疗时机的比较:高压氧治疗比药物治疗更紧迫,更强调治疗时机的重要性。
(四)应用原则的比较:(1)药物疗法多为异病异治,高压氧是作用于最终环节,因此高压氧治疗可异病同治;(2)药物的应用原则是尽量不用,高压氧应用原则是不能不用;(3)药物治疗原则是严禁滥用,高压氧治疗是可以试用;(4)药物治疗必须注重个体差异,而高压氧治疗的个体差异性较少。
为什么高压氧能够治疗多种疾病
万群说,氧是生物体生存依赖的三大物质之一。人不补充水分,生命可维持6天,不进食品,生命可延续6周,但人的生命如果停止供氧,生命只能存活6分钟。因此,对于生命的延续而言,氧气在3种物质中最为重要。
人的生命从生到死要经历许多病理变化。机体从缺氧开始至缺氧死亡,或者是因缺乏营养致死,或者因为缺水而死亡,都要经过许许多多病理变化过程。缺氧是以极短的时间完成一系列病理变化。大量实践证明高压氧确实能治疗多种疾病,高压氧不仅仅能够治疗许多缺氧性疾病,高压氧还有许多其他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病 例】
重度颅脑外伤孕妇
终于苏醒过来
近日,26岁的黄女士在接受12次高压氧治疗后,已经苏醒。据悉,这是目前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接诊难度最大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之一。
黄女士怀孕7个月时,在路边被车撞飞,导致重度颅脑外伤。当天入院后,孩子经过剖腹产出生,她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杏林分院医生将她气管切开,进行高压氧治疗。进高压氧舱治疗时,都有护士专人陪舱。她的苏醒,标志着岛外颅脑外伤重症病人的抢救取得重大进展。
脑梗塞患者
治疗后能走了
近日,52岁的冯先生因脑梗塞通过高压氧治疗后获得康复。
冯先生患原发性高血压,5年前发生脑梗塞后,失语、不能进食、不能行走,靠输液维持生命,经高压氧治疗20次后,已能进食流质食物;30次后能扶着站立并进食,能发单音,病情明显好转;40次后能在搀扶下慢走;60次后能与人牵手行走,并能说简短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