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黑木耳有助排石
商报记者 | 陈淑君
常年熬夜,不能按时吃饭,生活无规律和精神压力大,致使许多新闻从业人员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哪些“职业病”困扰着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如何预防?本报昨日邀请相关专家一一分析点评。
肾结石
[ 元凶 ]
憋尿、顾不上喝水
网络编辑小于每天一大早到单位之后,就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电脑屏幕,由于工作时间紧迫,她经常一上午都来不及喝口水,上一次厕所,“经常一坐就是6个多小时,屁股都没离开过椅子。”
此次调查中,24名被检出患肾结石的新闻人中,编辑占了半数以上。
[ 验方 ]
多喝水多吃黑木耳
市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李显文博士:多饮水是稀释尿液的最好方法。不要渴了才喝水。建议编辑们在等待稿件时多喝些水,这样还能缓解紧张情绪。此外,可以多吃黑木耳。因为,黑木耳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对各种结石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使结石剥脱、分化、溶解,排出体外。
胆囊息肉、胆结石
[ 元凶 ]
不吃早餐、晚餐过晚
高胆固醇饮食、过量饮酒、吃刺激性强的食物、电离辐射充斥空间等都和胆囊息肉的形成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其中饮食规律紊乱是一大罪魁祸首。因为起得晚,早餐直接忽略,晚上要赶稿,9点之后才能吃晚餐,记者的这种作息安排直接导致了一些疾病。
[ 验方 ]
早餐要吃,晚餐低胆固醇
中山医院肝胆外科李岗山博士:胆囊息肉分为假性息肉和真性息肉。假性息肉主要是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形成的,成因类似于胆结石。不吃早餐时,人体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导致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可能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者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一定要吃,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而真性息肉的发病原因不明,属于胆囊上的良性肿瘤。一般息肉注意随访即可,无需治疗,1厘米的息肉则要考虑手术治疗以防恶变。此外,胆囊息肉患者应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同时,应坚持低胆固醇饮食。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
脂肪肝
[ 元凶 ]
夜宵、饮酒
为了赶着交版面,不少夜班编辑晚餐总是随便应付一下。到了凌晨下班,编辑们常常要吃夜宵。吃完夜宵回家累了,倒头就睡。所以,工作久了的老编辑一般都走“极端”,身材不是太胖就是太瘦。
此次调查中,40名受调查者患了脂肪肝,占总人数的12%,其中32人患中度脂肪肝。
[ 验方 ]
多饮茶,戒酒戒烟
174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戴益琛: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当肝内总脂肪量超过30%时,用B超才能检查出来,被B超检查确诊为“脂肪肝”。而一些脂肪肝患者,肝内总脂肪量可达40%-50%,甚至达到60%以上。
脂肪肝患者应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多饮茶,戒酒,戒烟。多饮茶可促进脂肪代谢。戒烟、戒酒可避免酒精对肝脏的毒害,减少脂肪在肝脏的堆积,有利于脂肪肝的恢复。每天吃鸡蛋黄不能超过2个。不吃动物内脏、鸡皮、肥肉及鱼子、蟹黄,忌食煎炸食品;多吃降脂的食品,如燕麦、小米等粗粮以及黑芝麻、黑木耳、海带、发菜、菜花等绿色新鲜蔬菜。此外,应警惕早期肝硬化的可能。
乳腺增生
[ 元凶 ]
压力大、精神紧张
新闻热线一响,无论你在刷牙还是吃饭,在家人身旁还是朋友身边,把牙刷扔掉、饭碗放下、家人朋友抛下……记者必须马上到到现场。跑现场2年多的小雪告诉记者,不少同行工作久了,变得情绪焦虑,容易烦躁紧张,有的女同事还患了乳腺增生。
[ 验方 ]
半年做一次检查
第一医院乳腺外科医生陈双龙:精神刺激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可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建议半年一次做定期检查,可有效地鉴别出乳腺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改变饮食,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粮。多吃黄豆、核桃、黑芝麻、黑木耳、蘑菇。此外,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的美容用品,不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肉、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