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名医故事(四)——陈作良
2009-07-29 10:36:00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690
厦门市口腔医院业务副院长,厦门市口腔医院口腔内科主任医师。致力于口腔内科临床上的难点、热点课题研究。擅长口腔疑难病症的诊治,对口腔粘膜病的诊疗造诣深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诊断出口腔梅毒的人,就是陈作良,他现在是厦门口腔医院副院长。陈作良的领地,集中在小小的口腔粘膜,这里有不少难以诊断的怪病,看起来都很像。这么多年,陈作良没有错诊和漏诊过一例。近日,他凭借口腔黏膜病的研究和诊断,当选为厦门首批学科带头人。
1994年7月,陈作良从武汉大学作为人才引进到厦门。不久,就有个26岁的女子来找他,口腔里有溃疡,轻度疼痛。陈作良发现这与一般的溃疡不一样,一般溃疡都会往下凹,而这种溃疡却在黏膜上凸起,是抬高性溃疡。颜色像白斑,但白斑既不会烂,也不会被擦掉。而这种损害用棉签就可以擦掉一些。
陈作良从医十几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症状。他先谨慎地用了一种消炎药,3天后有所好转。但因为没查出病因,他知道会反复,就为病人建了档案,留下电话号码和住址,打算随时跟踪。
第二天,又来了一个年轻的女患者,症状与第一个病人相同。稍有区别的是,这个病人下唇有,上唇也有。这提醒了陈作良:“会不会是梅毒?”梅毒只能通过特殊的梅毒抗体和抗原检查才能有结果,他建议去中山医院查。第3天结果出来了,证实了陈医师的诊断。他马上通知第一个病人做同样的检查,得出了同样的诊断。从此,他对口腔梅毒的诊断胸有成竹。
1998年,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口腔黏膜病会议上,他报告了口腔梅毒的诊断过程和治疗结果,获得全场掌声。 到现在,陈作良已成功诊治口腔梅毒30多例。 天疱疮在这两年突然有增多的趋势,陈作良每年碰到大约10例左右。
口腔黏膜癌前损害还有很多种类,包括口腔白斑、扁平苔藓、红斑、黑斑、黏膜下纤维变性等等,占黏膜病的3成以上,这些病都可能发展成癌,因此也叫口腔癌前损害。目前,他正在针对这类病人建立一套口腔癌前损害的防治监测系统。到现在,他手上已有上百例癌前监测,没有一例转变成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