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发布立冬养生指南:中医智慧结合地域特点守护民众健康
2025-11-05 15:13:22中新网佚名查看次数:7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4日电(叶艺琳)11月7日将迎来立冬节气,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时令节气与健康福建”系列新闻发布会(立冬专场)4日在福州举行。
中医专家与气象专家围绕即将到来的立冬节气,结合福建“湿冷初渗、阳气渐收”的地域气候特征,从饮食、运动、康复、起居等方面,为民众带来针对性养生指导。
发布会现场。福建省卫生健康委供图
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长顺表示,立冬时节福建呈现“早晚冷、中午暖、昼夜温差大”的典型特征,预计今年立冬期间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
与北方严寒不同,福建立冬凉而不冽、湿中带寒,易导致经络气血运行变缓。福建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一处处长钱新春指出,立冬养生核心在于“温通经络、固本护正”,而非过度滋补。他介绍,福建民间蕴藏着丰富的节气养生智慧,福州、潮汕地区“立冬食蔗齿不痛”印证了《本草纲目》“蔗能润燥”的记载,闽南姜母鸭、泉州立冬进补等习俗,则演绎着“滋阴降火”“气血双补”的南方养生哲学。
针对不同年龄层与特殊人群,专家也给出了差异化养护方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副院长林丽莉表示,儿童脏腑功能尚在发育,饮食上宜选择小米粥、蒸山药等温软易消化的食物,日常可以尝试按揉足三里穴等简单的小儿推拿,有助于健脾和胃;中青年应避免熬夜与生冷饮食,可通过八珍羊肉汤温补身体,运动可选择快走、瑜伽等和缓项目;老年人阳气渐衰,需重点保护腰腹与下肢,运动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饮食应以南瓜粥、四物汤炖鸡肉等温热、熟软的食物为主。
对于颈肩腰腿痛人群,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骨伤康复一科科主任连晓文推荐“通络解结、温经散寒、固本防复发”组合疗法。通过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松解筋结,中药烫熨疗法散寒除湿,再配合太极拳“云手”强化核心肌群,环环相扣,帮助患者平稳过冬。针对中老年人关节养护,他还建议利用上午阳光充沛时锻炼,正午时分可用艾条温和灸膝关节附近的“足三里”与腰部的“命门穴”各10分钟,能有效驱散寒邪,温通经络。
针对中风后遗症患者,林丽莉建议采用针刺、推拿、艾灸等中医特色疗法,配合个体化中药膏方调养,同时做好头部、颈部及四肢末端保暖,每日睡前可用温水泡脚。
立冬后天气转冷、昼夜变化明显,民众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脑病康复五科科主任赖靖慧推荐了四个简单易操作的助眠小方法:睡前1小时用40℃左右温水泡脚15-20分钟;睡前按揉“神门穴”“安眠穴”等穴位;睡前1.5小时饮用小杯温性的助眠茶,不喝凉饮;睡眠时避免头对窗户,做好腰腹与脚部保暖,必要时穿纯棉袜子入睡。
此次立冬专场新闻发布会,将中医理论与福建地域特色、现代生活节奏相结合,为民众科学应对立冬节气、守护身体健康提供了实用指导。(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