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协和澳门医学中心开业一年来,累计服务患者近两万人次 为澳门医疗事业带来新动能

2025-10-09 10:53:54人民网佚名查看次数:8

     白内障日间手术“开刀”、核医学检查“上岗”、体重管理“出手”,离岛医疗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以下简称“协和澳门医学中心”)正式开业一年来,专科门诊扩展至40个,服务人数较开业之初增加4倍,累计服务患者近2万人次。

  “医疗卫生是重要的民生事项,协和澳门医学中心为澳门医疗事业带来新的动能。”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表示,相信在澳门和北京协和医院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医学中心。

  从0到1——

  非同寻常的建设速度

  走进协和澳门医学中心就诊者服务中心,挂号、导诊、就医、检查、取药,动线分明;来到诊室,护士提前测量血压、脉搏等指标,医生耐心询问病史,患者对诊疗过程可感可知;进到住院病房,护士台忙碌有序,三人间、双人间、单间按需排布,住院医生、专科主诊医生对症下药……

  与此同时,患者看不到的环节,也在有条不紊地运转——检测样本通过遍布全院的气动传输系统,安全精准送到检验科室,实现自动识别、自动检测;先进精密的检测化验仪器第一时间得出检验结果,同步到医生和患者手机端,手术室、住院部等的医生护士同时获知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一年来有着非同寻常的建设速度。”协和澳门医学中心首任院长、首批来澳专家吴文铭介绍,协和澳门医学中心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怎样保证设备、人员、物料按时到位,布局、动线、功能安排合理,筹备、试营业、开业无缝衔接?北京协和医院来澳的50多人医护管理团队给出了答案。

  “大楼的每个楼层、每条走廊、每个房间都在我心里。”经历过2003年非典隔离病区建设、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殊病房筹备,副院长级人员沈宁可谓身经百战。“协和澳门医学中心的开业挑战超过之前我经历的所有急难险重项目。”沈宁说,面对当时只有“四面墙”的协和澳门医学中心大楼,心里急,头脑却不能乱,脚步要跟上所有人的节奏。

  一天天讨论、一遍遍调研、一场场对接……协和与澳门两个团队互通信息、交换经验、磨合机制,确定法律先行、制度奠基、人员跟上、设备同步的开业路线,边营业边完善。

  “工作中收获了太多温暖和感动,患者对医生无条件的信任,让我对岗位职责理解更深了。”看着内科病房外工作展板上满满的患者感言,协和澳门医学中心内科部主任冷晓梅眼中含着泪花。这些感言流露出澳门居民对协和医生高超医术、丰富经验与细致周到的感激。“双方的互信互动,成就了一个个康复案例,体现了医学理念、生命价值。”冷晓梅说。

  从叠加到融合——

  两种体系拧成一股绳

  “如何在一家医院平衡两种体系,找到可行的第三条路径,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协和澳门医学中心法律部翁怡婷回忆起一年多前有关工作时间制度的制定过程,依然感慨万千。

  超过百次的推翻重来,几乎翻烂的法律文本,打到“发热”的咨询电话……95后翁怡婷也曾打过退堂鼓,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先沟通、再调研、后起草、多反馈,翁怡婷探索出一条没人走过的路。

  协和澳门医学中心医院事务部杨顺心接触了两种体系之间最多的不同之处。比如,绩效考核制度在内地医院普遍实行,协和澳门医学中心开业之初拟参照其执行时,却遇到本地同事不理解、不放心的现实障碍。

  讲解答疑、给出实例,小步试行、倾听反馈……一年来,包括绩效考核制度在内的全新制度体系从无到有,激发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也最大化保障了患者的健康权益。

  “协和经验与澳门实际从叠加走上融合之路,真实反映了两种体系拧成一股绳所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杨顺心说。

  如今,支撑起医院平稳运行的,是一支多兵种队伍。“北京选派、当地招聘、全球招募、临时定期委任,大家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甚至说着不同语言,在一种全新机制下相互配合、共同工作,成为‘一国两制’在医疗卫生领域成功实践的真实有效样本。”吴文铭说。

  从医疗服务到产业发展——

  布局大健康产业

  为什么协和澳门叫作医学中心,而不是医院?

  “因为它的发展指向医、教、研、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性区域性国际化医疗综合体。”吴文铭说。建设体量规模、设备人员配备以及诊疗内容规划,都是以高起点、广视野的标准全方位谋划执行的。医学中心的定位,就是除了提供医疗服务,还要发展健康产业、医疗教育事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协和澳门医学中心精准定位,以四两拨千斤的配置,弥补高端医疗空白,同时解决基层医疗“塞车”问题,推动澳门医疗卫生体系良性运转。记者在千余平方米的国际医疗部看到,这里有如同宾馆般的空间布局、国际一流的医美设备配置、服务周到的医护和技术人员。澳门居民严女士体验了医美服务和健康体检后,赞不绝口:“以前都是去邻近地区的私营医院,如今在家门口就得到更舒适的服务,真是澳门人的福气!”

  “协和澳门医学中心力争成为澳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有力支点。”吴文铭说,大健康的大,意味着健康概念的准、全、好,也指向产业发展的高、大、上,医疗体系是它们的连接点,一端满足需求市场,一端提出供给方向。境外转诊、新药新疗法应用等澳门医疗和药品制度与内地的差异,正在赋予协和澳门医学中心更大舞台,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虽然协和澳门医学中心的建设充满挑战,但是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特区政府作为坚强后盾,有北京协和医院的鼎力相助,相信这棵树苗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吴文铭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9日 13 版)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78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