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人物奇闻 >> 查看内容

李忠观点丨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

2020-11-23 20:42:54海峡名医网liming查看次数:522

11月18日,以“科技创新·以人为本·智慧共享”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医疗建筑创新发展论坛在沪举办。华高莱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忠先生,作为主讲嘉宾出席论坛,并发表了题为《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的主旨演讲。


现将李忠先生演讲内容整理,今天起连续两天发布,以飨读者。

李忠观点丨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

以下是演讲内容整理(上篇):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

李忠观点丨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

今天当我们关注医疗发展的时候,要重点关注三方面:医疗医学研究医学科学家

为什么这么说?

医疗发展遵循城市产业创新的最新趋势——从“产-学-研”到“研-学-产”。

从2018年中国独角兽公司的城市分布情况与2017年全国研发经费的支持情况对比,可以清楚看出:研发经费投入最多的城市,同样也基本上是独角兽公司最为聚集的地区。

李忠观点丨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

对医疗产业来说,医学研究是特别重要的。无论是美国的梅奥医疗集团,还是巴斯德研究所,都在提出要加强医学研究。而且有两个词——研究型病房和研究型病床,最近也越来越频繁的出现。我们中国在这方面的数量是严重不足的,而且是要急起直追的。

在这个逻辑之下,从“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更为关注的对医学贡献特别大的一类人,就是医学科学家。可以说,医学科学家是医学研究与医疗产业的纽带

刚才给我们作报告的钟南山院士,不仅是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还是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待会儿,我会专门说科学家做科普是有多么的重要。

还有一位医学科学家是艾弗·罗伊斯顿。罗伊斯顿是肿瘤学家,也是圣地亚哥精准医疗产业之父。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罗伊斯顿开始使用单克隆抗体治疗黑色素瘤以及发展相关的产业,就不会有圣地亚哥今天如此发达的世界级精准医疗产业集群。

备注:艾弗•罗伊斯顿是最早使用单克隆抗体治疗黑色素瘤,白血病和T细胞淋巴瘤的人之一。他开发的放射性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被称为“魔术子弹”。同时,他创办了圣地亚哥首家生物科技公司、精准医疗专业风险投资机构,帮助圣地亚哥成长为世界级精准医疗产业集群。

那么,当医疗、医学研究和医学科学家共同努力的时候,一定会催生出很多的新的医疗空间需求。

我是学建筑学的,我想说一说,我们建筑师能为这件事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呢?

我将从三个角度——医疗个性化、医学研究生境化、和医学科学家明星化,来探讨下医疗建筑创新。

趋势一: 医疗个性化

先说第一个——医疗发展的新趋势,个性化。

李忠观点丨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

医疗,正逐步从症状治疗发展到个体治愈,医疗也将越来越“个性化”,这里面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医疗对象个性化、医疗地点个性化和医疗服务个性化。

第一,医疗对象个性化。

我们现在都知道一个词,叫精准医疗。很多人都觉得,如果我生病了,到医院去诊断,医生应当能弄准我生的是什么病。其实正确诊断的比例,会比大家估计的低很多。纪小龙先生是做病理研究的,说到病理学,大家可能了解得不多,病理研究在国外叫doctor's doctor,可以理解为“医生的医生”。他们每天干的活,都是给医院里每一个科的医生回答问题。纪小龙说过,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它的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中国的误诊和国外比起来,还低一点儿。美国的误诊率是40%左右,英国的误诊率是 50%左右。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200万例误诊,如果将医疗事故也作为一种死因,则以每年25万人,排在心脏病、癌症之后,中风之前,位居美国人死因第三。

备注:美国人死亡的前三大病因分别为心脏病(61万人),癌症(58万人)和中风(15万人),不过如果将医疗事故也作为一种死因,则排在中风前面,位列第三,每年25万人。

另外,据美国医学研究机构测算,美国每年因不必要和没有效果的治疗,造成的浪费高达7500亿美元,相当于医疗总开支30%。而在我国,无效医疗耗费则更为严峻。(数据来源: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

在精准医疗出现前,常有人调侃传统医疗是:“总是有安慰,常常有帮助,偶尔能治愈。”

大家可能会说,怎么会有这么不发达呢?我来举两个小例子:

第1个例子是,我们通常会说,一个人的体温超过37.3°C就算发烧了,该采取一些退烧措施。但研究生物医学的就会知道,每个人的基础体温其实是不一样的,有的人36.5°C就叫发烧了,有的人37.5°C不叫发烧。所以现在美国有家电子系统公司MC10,利用Biostamp(生物印章)系统,通过一款由网状电路和传感器组成的的医疗诊断贴纸,准确地记录用户的生理数据。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将这个贴纸贴到身上,就能通过这个生物印章系统跟踪到这个人日常的体温数据,并分析出他的体温多高叫发烧,多高叫不发烧。

备注:MC10是美国一家以生产可穿戴电子产品闻名的科技公司,主要为运动员提供各类高科技设备。不过,这个公司近年来也涉足了医疗健康领域,在2016年的CES展上MC10推出了“ BioStamp”(生物印章)研究连接系统。这个系统通过一款由网状电路和传感器组成的的医疗诊断贴纸,贴在皮肤表面或皮下,能够准确地记录下用户的生理数据,可以随时监测人们的身体状况。目前该系统主要用于运动技能康复、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脏病等领域的研究。

第2个例子是,当我们平时吃药的时候,我们大多都知道成人吃药的剂量。而对于小孩吃药的剂量,不少家长直接在成人的剂量下减半了。但如果大家做过生物医药实验就会知道,用于生物医药研究的动物进行服药的时候,是要给它称重的,人反而是不称重的,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治疗其实没有那么精准。

但是,现在开始变得不一样了,我们现在会发现,借助于基因组测序技术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开始有了很多的精准医疗。简单来说,精准医疗是一种根据每位患者个体特征“量身定制”的靶向治疗方法。它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进行疾病预防与处置。拿著名的影星安洁莉娜朱莉来说,2013年,她正是透过基因检测,发现有致癌基因,选择切除双側乳腺与卵巢来预防癌症的。

为什么我们能做到这件事呢?

这还要归功于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计划历时11年完成了首次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大家注意我的措辞是基本完成。这项人类基因组草图破解了人体97%基因的遗传密码,并精确测定了其中85%基因的碱基对排序。用克林顿总统的话说就是,“我们将获得一种全新的,能用以对抗疾病的巨大力量。”

李忠观点丨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

换句话说,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基本完成,使得我们能够区分,哪些病是上天给你的,哪些病是家族遗传的,哪些病是自己“作”出来的。原来我们都以为这项技术离我们很远,其实不是。技术进步使得基因组测序成本正在大幅降低。据统计,人类基因组计划下的测序成本在5亿至10亿美元之间。十年前,测序成本骤降到1000万美元,而今天,测序一个基因组的成本大约是1000美元。2017年初,Illumina宣布了NovaSeq,这是一个可扩展的测序架构,预计有一天可以实现100美元的基因组。

所以,当下,精准医疗已成为全球健康产业中大热的发展方向。紧抓精准医疗趋势,城市不仅要做“空间承载者”,更要做“生态构建者”。

在这方面,如果要给上海找个对标案例的话,我们不妨学习一下精准医疗之都——美国圣地亚哥

作为精准医疗的“生态构建者”,圣地亚哥诞生了一批顶级的医学研究机构,比如说非常有名的萨尔克生物研究所,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健康科学生物医学研究所等。他们聚集在同一片区域,形成 “黄金三角区”,被称为全世界精准医疗发展的典范区域。这个黄金三角区是和波士顿、硅谷并称的美国三个医疗产业集中的研究中心。

李忠观点丨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

圣地亚哥为什么能做到这个事?

首先是,自然环境宜人——自然环境为生命健康相关产业提供了先天优势。

圣地亚哥拥有优质的自然环境基础,气候宜人,这跟上海是非常接近的;借此优势,圣地亚哥成为美国的康养胜地,并吸引大量人才、企业聚集,也成为美军训练、康疗首选地。

备注:圣地亚哥是美国著名的军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宜人的气候条件令这里成为诸多美军的训练及养疗胜地。海军陆战队在此设有全美仅存两处的海军陆战队新兵训练中心之一。也由此带动了军医的发展,为圣地亚哥后来的生命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

李忠观点丨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

其次是,研产服一体化——完善的产业链,促进产业生态圈可持续发展。

圣地亚哥构建了研发、产业、服务三大龙头。

从研发方面来说,圣地亚哥非常注重研发的投入,以研发为先导和核心,紧抓教育资源,连接本地孵化器和加速器,输送创新智慧源。从产业方面来说,圣地亚哥以龙头机构为引领,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带动产业增收和就业数量提高。这里,我说两个非常有名的公司:一个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高通,我们现在对它越来越熟悉,高通(全称:高通国际通讯公司)总部就在圣地亚哥的黄金三角区内,充分带动起当地的高科技产业,为精准医疗产业链内的相关技术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还有一个公司是Illumina,搞基因工作的基本都会知道这家公司。全球超过九成的基因定序数据都是由Illumina定序仪器生产的。从服务方面来说,圣地亚哥以产业联盟为支撑,构建了优质的产业服务平台。

最后是,国家政策支持——保障激励精准医疗产业的有力扩张和持续发展。

备注:2015年1月,美国宣布实施“精准医疗计划”,并于2月发布了精准医疗计划的相关细节。根据规划,美国将从2016年财政预算中为精准医疗项目划拨2.15亿美元经费,意在加快在基因组层面对疾病的认识,并将最新最好的技术、知识和治疗方法提供给临床医生,治愈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让所有人获得健康个性化信息。

因此,在自然环境宜人、研产服一体化、国家政策支持的共同作用下,成就了圣地亚哥非常发达的精准医疗。正如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要求——“要在正确的时间,给正确的人,正确的医疗。而且次次都要如此。”我相信,这也是我们人类医学未来要努力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这个逻辑之下,我们再来看长三角,看上海。现在,长三角多个城市已经开始布局精准医疗,有潜力孵化“中国精准医疗之都”。

2018年,上海落子国内首个精准医学产业园区——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积极打造全球精准医学产业化高地。2019年,温医大成立上海协同创新中心,打造长三角精准医疗共同体。这些都是我们很多建筑师从规划角度,要为精准医疗所考虑的。

李忠观点丨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

第二,医疗地点个性化。

今天当我们再去谈论医疗的时候,就像刚才钟南山院士说的,现在我们已经不再是有了病才去医院,而是要进行全周期的健康和主动的预防。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听到一个叫“轻医疗”的词,所谓轻医疗,就是那种“不开刀”“不见血”“不住院”的医疗。

备注:轻医疗区别于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入院治疗与手术,侧重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等与健康相关的医疗咨询和健康管理,是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化的加速器。

除了我们常说的医疗美容之外,轻医疗还包含了健康检查、保养保健等等,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齿科医疗。我们常说,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看牙医的人数越多,频次越多,或者说牙医占的比例越高,说明它的文明和兴盛程度越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当我们进行轻医疗的时候,不见得一定要在医院进行,可以走向更多元的城市空间,展露个性化。所以我想说,今天当我们谈医疗建筑的时候,至少还涉及到三个方面——机场、商场和酒店

先说机场。

如果南通新机场建成了,上海将会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三机场的大型交通枢纽,乃至超级国际枢纽。现在的虹桥国际机场,已经在这方面进行医疗的发力了。

超级国际枢纽的中转契机,将会带来高水平的“星球医生”。“星球医生”有两曾含义:第一层是,在香港,医术最为顶级的医生通常一个星期可以赚足100万港币(在香港一百万统称为“球”),所以香港称顶级医生为“星球医生”;第二层就是像保罗·纳西夫和丹尼斯这样的医生,他们都属于咱们这个“星球”上的稀缺资源,在某个领域是绝对的权威,但这些人通常在世界各地交流巡诊、旅游度假,要找他们是非常不容易的,反而机场是他们最常出现的地方。

李忠观点丨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

如果在旅途的过程中,让这些“星球医生”在某个地方落个脚,顺便给人看个病的话,相对应的,患者在旅行的途中,顺便看个病或者体个检,我们就称这种行为叫转机医疗。

在转机医疗方面,做得最好的是迪拜的健康城。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转机医疗城。这是非常值得上海学习的。

迪拜号称“空中十字路口”,是世界航空转机,尤其是亚欧航空中转的中枢。其中,迪拜国际机场运送旅客中,90%是国际旅客,迪拜国际机场作为中转枢纽,国际中转率达90%。

迪拜的基础医学原本是没有什么优势的,但它充分发挥世界枢纽的优势,在转机医疗上,抓住了一种医生,就是顶级医术的“星球医生”,并且利用这些飞来飞去的“星球医生”资源,在迪拜国际机场西南约5公里处,建立了迪拜健康城,提供最国际化的医疗健康服务。目前,迪拜健康城有120所认证医疗中心,提供90种专科服务;更有超过4000位专家,超过50种语言的医疗服务,以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享受最顶尖、最国际的医疗健康服务。

另外,在医疗康养服务的基础上,迪拜还延展了医学教育;与哈佛医学国际部(HMI)合作,建立了HMS中心,引进国际先进的医学研究机构;强化医药产业基础,引进强生中东等制药公司,西门子等医疗设备公司,构建了完整的健康医疗产业生态,最终形成集科研、医疗服务、总部办公为一体的转机医疗目的地。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李忠观点丨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

再说商场。

现在,随着各大购物中心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以及电商等因素的冲击,很多的商场都成了人们口中的“僵尸商场”。于是,传统商圈成为了城市更新的重要对象。而长三角已经发力商场,展开更新。比如,2019年,新世界城联手华建集团对新世界城内装和外立面进行大规模升级,成功将新世界百货从传统百货转型升级为全新的商业综合体。

那么,当把它的“壳”完成以后,我们就要给他吸引来更好的“瓤”,也就是说吸引更好的内容。在内容的更新升级上,大家会发现一个事儿,在商场中,能够支付高额的租金,并且满足老百姓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是轻医疗。

在这件事上,美国有着非常好的尝试。他们引入了一种Medical mall模式,以轻医疗带动传统商场焕发活力。

这里,我说一个案例:美国纳什维尔100橡树商场。

100橡树商场跟美国过去的众多商场一样,在短时间内大量出现,但又随着美国商业膨胀和激烈竞争,随之衰落。衰落后的100橡树商场在做更新升级时,由开发商和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合作,引入了Medical Mall模式,将医疗资源入驻商场中,开展医疗业务。

这里面他们还特别运用到一个概念——零售诊所。他们保留了一楼的商业零售区域,而将二层改建为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的临床治疗和管理中心。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利用了商场原有的人气,为周边居民提供专业的轻医疗服务,而且重要的是,它不是把商场做的像医疗中心,而是把医疗中心做的像商场,让顾客感觉到依然是在购物中心去看病的,没有那种走进医院的庄重感、紧张感,使得很多人都愿意来这里看病。尤其是像儿童康复、皮肤科,以及介于康养与医疗之间的业态都在其中。

李忠观点丨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

图片来源:全景网

这样就使得原本不够兴旺的商场重新振兴了起来,并且进一步的满足了老百姓的要求,提供了多元且高附加值的生活性服务。现在这种医疗商场(Medical Mall)已经引入中国,并在杭州进行尝试。

备注:在浙江省卫计委的批复之下,在杭州大厦501城市广场入驻了全程国际的Medical Mall。这个广场本身是一个近5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设计出了“盒中盒的体验感”。但更重要的是501城市广场的9-22层被打造成了医疗中心,其中9-16层精选了行业内知名的外科、儿科、口腔科、眼科、中医、医美的专科诊所,17-22层是邵逸夫国际医疗中心。这里有太学眼科、仁树耳鼻喉科、张强医生集团等,这都是非常受当地居民欢迎的一些轻医疗品牌。

可以说,是商业保住了这里的人流量,而医疗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吸引力,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类似这样的商业建筑,我觉得很值得我们的建筑师去探讨。

最后说酒店。

国际上,“医院+酒店”的建筑形式已经出现,由此产生的一种新的业态叫Hospitel,就是医院(hospital)和酒店(hotel)的结合,可以理解为带有医院服务性质的酒店,也可以理解为带有酒店设施的医院。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斐瑞医院,这是新加坡的第五代医院,以“酒店+医院”的概念赢得了行内的关注,并因此获得了2016年亚太地区奖年度最佳新医院。

李忠观点丨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

未来,人们需要的不仅是医疗酒店,更是花园式健康医疗园区。这里面很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韩国仁川医疗主题公园。这个医疗主题公园做得相当先进,里面包含了天主教关东大学国际圣母医院、MTP Mall与社区广场、Maris Stella老年社区三大分区,来承载多元复合功能。作为医疗主题公园,园区提供精准的医疗服务——34个临床诊疗科,14个专业诊疗中心,百名顶尖医疗专家团队,无论是器官移植中心,还是消化道中心,或者是乳房/甲状腺中心,他们都做得相当的先进。但更重要的是,仁川医疗主题公园里面融合了3H服务理念:hospital的医疗健康服务、hotel的酒店式服务以及home的家庭化环境,使其形成花园式健康医疗园区(Hospitel Park),这是目前国际上对医疗园区最先进的一种尝试模式之一。

仁川医疗主题公园不光环境是好的,还提供了诊、养、吃、购、娱一站式健康生活。可以这么来理解,就是一个人在医院里治病的时候,顺便能逛到公园式的环境,同时还能吃到美食街级的餐饮,患者并不觉得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被隔离的。同时,仁川医疗主题公园还提供了家庭化康养环境, 比如,这里的Maristella社区专门为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家庭化的专业居住空间,以至于很多老人特别喜欢到这里来治疗自己的老年病或慢性病,这是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第三,医疗服务个性化。

无论是美国芝加哥儿童医院,还是日本梅田妇产科医院,或者是多伦多凯西之家艾滋护理中心,都跟我们往常的“肃静冰冷”的医院不太一样,反而是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加入了很多 “人情味”。

说起医院,我们当中不少人在小时候都有过那种在满是消毒水味道的医院里,被医生拿“大钳子”追着跑的情景。现在的医院已经完全不是这样了,尤其是现在的儿童医院。

现在的儿童医院能做到什么地步呢?——让很多的孩子盼着生病。这其实并不夸张,大家看这两位:

一位是有着“中国小儿外科之父”之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张院士有个拿手绝活,就是表演小魔术。在孩子就医时,张院士会通过魔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式,来缓解他们的情绪。这真的像裘法祖院士所说的——“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备注: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著名医学家、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的开创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其刀法以精准见长,被医学界称为“裘氏刀法”。

另一位是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儿科的陈筱青。2015年底,陈筱青将“小丑医生”的理念从国外带进江苏医学界,并不是请小丑来表演,而是让医生穿上小丑的衣服,用各种的方式来逗小朋友们,专治不开心。这样一来,会让孩子们觉得我是来医院这个“游乐区”玩的,不是来痛苦的看病的。

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之一是香港儿童医院

香港儿童医院做了三个非常内行的提升:

第一,提供儿童友好的服务设施。医院会选用专门针对儿童身体特征、行为特征的医疗器械,像简单、可爱、方便儿童使用的床头呼叫器,适合儿童高度的门卡区,专为儿童打造的儿童坐厕,高度较低的电梯扶手等,做到以儿童为本,提高儿童友好度。

第二,打造儿童喜爱的空间环境。医院整体采用宽敞明亮的装修风格,加入儿童熟悉喜爱的卡通元素,让儿童入院像进入游乐园一般,以轻松快乐的心情接受治疗,也允许不生病的孩子来这里玩。同时,为了方便辨识,他们采用“一楼一颜色”、“一楼一主人”的设计理念,让孩子即使忘了自己是哪个楼层的,即使不识字,也能找回到自己的病房中去,关键是他们还会觉得很好玩。

李忠观点丨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

图片来源:Wikipedia user -Wpcpey

第三,这里会提供儿童专属住院服,增强对儿童情感的人文关怀。我们都知道,当去医院时,会碰到那些在外面散步的住院病人,尤其是他们穿着的诸如“蓝白条”的住院服,常常给人一种不怎么愉快的感觉。而香港儿童医院,为了优化儿童的住院体验,与香港迪士尼合作设计制作了兼顾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儿童专属住院服,非常“卡哇伊”,集美观、舒适和实用功能于一身。孩子们特别愿意将住院服带回家里留念保存。他们会觉得这像到乐园去玩了一次一样,对他们的心里也是个非常好的疗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

还有一个在服务上的突破,就是他们不仅关心儿童,也关心家长。医院设有家庭友好病房,为家长创造舒适的陪护环境。

我们都知道,一旦孩子生了病,最受罪的其实是家长。一般情况下,在医院陪床的时候,条件好的会拉一个钢丝床,很多时候,是连床都没有的,这对于陪护的家长来说是很难受的。但是我们看香港儿童医院,它既设有家长留宿房,又设有家长留宿床,也就是说,不论是暂时性的陪床,还是长期性的陪床,家长都能够相对舒服的在这里陪着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这家儿童医院的个性化发展。

趋势二: 医学生境化

再说下第二个医学研究发展新趋势——生境化。

李忠观点丨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

接下来,我想说说医学研究的生境化。面对创新趋势的变化,医学研究也应该拥抱科技创新的最新模式“科技生境”。

那什么是生境?这是一个希腊语,由美国Grinnell(1917)首先提出,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生物必需的生存条件和起作用的生态因素。因此生境包含三大要素——种群、环境、资源。

那什么是医学研究生境呢?就是以医院、医生、医疗企业为基础,结合生境的三大要素,构建完整产业生态,源源不断孵化创新,形成医学研究的创新生态雨林。

李忠观点丨新医疗、新趋势、新空间——医疗发展前瞻及典型案例

也就是说,对于我们医疗研究来说,就是要把医学研究的族群,医学研究的场景和医学研究的服务进行一个有机的组合。

我们先看一个事,就是医学研究的族群。

刚才我们说了,要有先进的医学,是不能没有研究的,在研究中一定要尊重头雁科学家。就好比我们提钟南山院士时,会专门说一个词——钟南山团队。我们会发现,医学界很多团队都是以其首席科学家来进行命名的。这就像我们一提到小核酸,就会想到梁子才团队一样。

梁子才是中国小核酸产业铺路者,他的公司苏州瑞博的所在地,也有着“做核酸,到昆山”的行业认知。

备注:梁子才是苏州瑞博的创始人,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核酸技术实验室主任,也是小核酸领域的第一个国家863重点项目主持人,称得上是行业的领军人物。

昆山的小核酸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抓住了梁子才这个人。昆山以梁子才为主导,定制研究环境,保持“头雁科学家”的竞争力,让梁子才从“座上宾”变为“大管家”。同时,紧抓行业“圈子”,借助梁子才的行业号召力,广发英雄帖,把全国小核酸研究及从业人员近500人集中到昆山来,几乎是将行业人才“一网打尽”,让昆山快速形成小核酸领域的行业影响力。最后,构建创新社群,以创新平台吸引更多的行业人才。所以昆山现在成了亚洲最大的小核酸的产业集群。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36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