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不只是关节痛 尽早规范治疗很重要
2018-10-12 08:58:52新华网佚名查看次数:356
类风湿关节炎不只是关节痛 尽早规范治疗很重要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王坤朔)说起类风湿关节炎,大众可能并不陌生,但还有不少人困惑多多:类风湿关节炎如何预防?为何会影响心、肺等多脏器健康?治疗是否影响生育?……近日,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和江苏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张缪佳教授共同做客新华会客厅“健康汇”特别访谈,与网友交流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话题。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和江苏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张缪佳教授做客新华会客厅“健康汇”特别访谈
类风湿关节炎危害大 可造成多脏器损伤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的自身免疫病,主要影响部位是关节,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受到影响,该病还能造成心血管、肺部、肾脏等多个脏器损伤,部分人群甚至会出现皮肤、眼睛等方面的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都有很大影响。
曾小峰介绍,我国当前约有500万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数据显示,不到2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发病后1-5年内出现残疾状况,如果疾病持续了15年以上,这一数据会达到61.3%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旦残疾,往往会丧失生活功能和社会功能,不仅需要终身治疗、长期服药,而且需要其他人的照顾,对家庭、社会甚至国民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这一疾病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目前来看,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遗传、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张缪佳表示,从遗传的角度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带有一些易感基因,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孩子相较于没有家族史的人来说,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的几率更高。而在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细菌及其他致病菌感染都可能诱发类风湿关节炎,其中,牙周炎、肠道微生态紊乱和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有密切关系;吸烟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也有明确关系,与不吸烟的人相比,吸烟者的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明显提高。此外,类风湿关节炎总体来说还是常见于女性,说明该病还和内分泌及激素水平有关。
类风湿关节炎的高发年龄段是四五十岁,因此也被很多人认为是中老年病。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发现了越来越多早期的年轻患者。对此,曾小峰表示,“现在小到儿童,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可能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这是因为我们对于疾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提高了,过去一些不典型的早期疾病表现也能被更早地诊断出来。”
关节肿痛别大意 或为类风湿早期信号
类风湿关节炎都有哪些症状?张缪佳介绍,类风湿关节炎初期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当患者出现一个或者几个关节肿胀疼痛时就要格外注意。“如果关节肿胀、疼痛的发生时间超过6周,很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应尽快就医。”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出现的关节症状包括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和晨僵。”张缪佳表示,要关注出现症状的部位,手指的小关节比如手掌和手指之间的掌指关节,以及腕关节,这些都是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易发作的部位;一些大的部位,比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等也有可能发病,当患者出现一个以上的关节肿胀就需要就医。
此外,类风湿关节炎的共患疾病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张缪佳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容易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同时还经常伴有情绪障碍、抑郁等。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患者体内有大量炎症因子,会影响到血管,由此导致心血管疾病多发。
据了解,目前尚无有效方法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在曾小峰看来,想要不让病情加重,就要科学地看待这一疾病。首先,平时对类风湿关节炎要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其次,对该疾病要有心理准备,坚持规律生活,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等。第三,如果发现疾病,就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及时治疗,通过药物来控制疾病进展,以免病情加重。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达标”是关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往往很痛苦,以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病也被称作“不死的癌症”。“经过多年的研究,当前,类风湿关节炎已经可以得到有效治疗,‘不死的癌症’这个称呼显然已经不适用了。”张缪佳说。
曾小峰也表示,类风湿关节炎虽然还无法实现完全治愈,但只要早期诊断、达标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很好地控制病情进展。他介绍,上世纪70、80年代,临床上多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传统DMARDs即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来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疼痛和控制症状,但这种药物作用慢,有效率也不太高。从21世纪开始,出现了针对单一炎症介质TNFa治疗的生物制剂,目前还出现了一类创新药物,即小分子化合物靶向药(口服的JAK激酶抑制剂),都能很好地控制和治疗疾病。
“可以说,21世纪是生物制剂和小分子化合物‘比翼双飞’的时代,能够有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越来越多。通过合理规范用药,大多数患者的病情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曾小峰呼吁,对于一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尽早纳入医保将能惠及更多患者。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考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果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残疾、工作能力丧失等后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相比之下,早期给予患者有效的药物治疗更“划算”,治疗效果也更好。
为规范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治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2018年5月出台了《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结合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给出了改善治疗的具体指导和建议。“指南提出要‘达标治疗’,尽早控制病情发展。越早控制,出现残疾的可能性越小。”曾小峰指出,很多患者在吃药后病情仍然没有缓解,实际上就是没有达标,建议在坚持一种治疗方案三个月后由医生进行评估,如果疗效不好,说明方案不佳,就要考虑更换方案,直到治疗有效。
此外,类风湿患者生育问题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张缪佳表示,得了类风湿关节炎不会影响生育,但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如果正处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建议先控制疾病,进入缓解期后再考虑生育比较好。第二,在备孕期间需要进行药物梳理,有些药物在妊娠前就要停药,但也有药物在妊娠前或者妊娠期间是可以使用的。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和江苏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张缪佳教授做客新华会客厅“健康汇”特别访谈
类风湿关节炎危害大 可造成多脏器损伤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的自身免疫病,主要影响部位是关节,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受到影响,该病还能造成心血管、肺部、肾脏等多个脏器损伤,部分人群甚至会出现皮肤、眼睛等方面的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都有很大影响。
曾小峰介绍,我国当前约有500万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数据显示,不到2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发病后1-5年内出现残疾状况,如果疾病持续了15年以上,这一数据会达到61.3%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旦残疾,往往会丧失生活功能和社会功能,不仅需要终身治疗、长期服药,而且需要其他人的照顾,对家庭、社会甚至国民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这一疾病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目前来看,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遗传、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张缪佳表示,从遗传的角度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带有一些易感基因,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孩子相较于没有家族史的人来说,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的几率更高。而在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细菌及其他致病菌感染都可能诱发类风湿关节炎,其中,牙周炎、肠道微生态紊乱和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有密切关系;吸烟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也有明确关系,与不吸烟的人相比,吸烟者的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明显提高。此外,类风湿关节炎总体来说还是常见于女性,说明该病还和内分泌及激素水平有关。
类风湿关节炎的高发年龄段是四五十岁,因此也被很多人认为是中老年病。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发现了越来越多早期的年轻患者。对此,曾小峰表示,“现在小到儿童,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可能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这是因为我们对于疾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提高了,过去一些不典型的早期疾病表现也能被更早地诊断出来。”
关节肿痛别大意 或为类风湿早期信号
类风湿关节炎都有哪些症状?张缪佳介绍,类风湿关节炎初期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当患者出现一个或者几个关节肿胀疼痛时就要格外注意。“如果关节肿胀、疼痛的发生时间超过6周,很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应尽快就医。”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出现的关节症状包括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和晨僵。”张缪佳表示,要关注出现症状的部位,手指的小关节比如手掌和手指之间的掌指关节,以及腕关节,这些都是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易发作的部位;一些大的部位,比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等也有可能发病,当患者出现一个以上的关节肿胀就需要就医。
此外,类风湿关节炎的共患疾病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张缪佳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容易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同时还经常伴有情绪障碍、抑郁等。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患者体内有大量炎症因子,会影响到血管,由此导致心血管疾病多发。
据了解,目前尚无有效方法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在曾小峰看来,想要不让病情加重,就要科学地看待这一疾病。首先,平时对类风湿关节炎要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其次,对该疾病要有心理准备,坚持规律生活,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等。第三,如果发现疾病,就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及时治疗,通过药物来控制疾病进展,以免病情加重。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达标”是关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往往很痛苦,以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病也被称作“不死的癌症”。“经过多年的研究,当前,类风湿关节炎已经可以得到有效治疗,‘不死的癌症’这个称呼显然已经不适用了。”张缪佳说。
曾小峰也表示,类风湿关节炎虽然还无法实现完全治愈,但只要早期诊断、达标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很好地控制病情进展。他介绍,上世纪70、80年代,临床上多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传统DMARDs即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来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疼痛和控制症状,但这种药物作用慢,有效率也不太高。从21世纪开始,出现了针对单一炎症介质TNFa治疗的生物制剂,目前还出现了一类创新药物,即小分子化合物靶向药(口服的JAK激酶抑制剂),都能很好地控制和治疗疾病。
“可以说,21世纪是生物制剂和小分子化合物‘比翼双飞’的时代,能够有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越来越多。通过合理规范用药,大多数患者的病情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曾小峰呼吁,对于一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尽早纳入医保将能惠及更多患者。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考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果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残疾、工作能力丧失等后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相比之下,早期给予患者有效的药物治疗更“划算”,治疗效果也更好。
为规范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治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2018年5月出台了《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结合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给出了改善治疗的具体指导和建议。“指南提出要‘达标治疗’,尽早控制病情发展。越早控制,出现残疾的可能性越小。”曾小峰指出,很多患者在吃药后病情仍然没有缓解,实际上就是没有达标,建议在坚持一种治疗方案三个月后由医生进行评估,如果疗效不好,说明方案不佳,就要考虑更换方案,直到治疗有效。
此外,类风湿患者生育问题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张缪佳表示,得了类风湿关节炎不会影响生育,但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如果正处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建议先控制疾病,进入缓解期后再考虑生育比较好。第二,在备孕期间需要进行药物梳理,有些药物在妊娠前就要停药,但也有药物在妊娠前或者妊娠期间是可以使用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