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餐饮行业诚信商家落实食品安全 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2017-09-01 11:10:56厦门网李伊琳,赖旭华查看次数:505
厦门网讯 (厦门晚报 记者 张婧玮)不论是为市民供应早餐的早龙食品,还是在午餐、团餐服务中不断探索、创新的古龙小厨,甚至是鼓浪屿上的一家普通闽南小吃店,对食品安全都不敢马虎。如今,越来越多的厦门餐饮企业不仅保证食品原材料的新鲜、安全,还在加工、运输配送、终端销售等环节落实食品安全。
只卖两款食物的小店,每次花1900元做检测
在鼓浪屿,翔安人沈春长的沈家肠粉店很出名,50多平方米的店面不大,但是食客络绎不绝。他说,自己的父母亲原来在翔安卖肠粉,七八年前,他到鼓浪屿定居,就把肠粉店带到岛上,这是他第一次开店做餐饮。
他的店里只卖两款食物——肠粉和鲨鱼羹。一份只卖10元的肠粉,他却费了不少心思。“一定要让人吃得安全,不能出任何纰漏。”在一次餐饮协会举办的培训会上,沈春长知道厦门也可以做食品检测,赶紧问地点在哪。之后,每当有新的供应商或是有新的原料,他都会悄悄打包好样品,亲自送到位于同安的一家检测公司。“检测一次费用1900元,大概10天左右出结果,能让自己和消费者落个安心,这个值!”沈春长说。
沈春长的门店附近有家学校。有一次,有位家长带着孩子经过店门口,一边递给孩子零花钱,一边提醒孩子说,以后肚子饿了,就来这家吃,干净。站在一旁的沈春长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小商家自觉将产品送检,大一点的厦门食品企业往往自购设备、自建平台,力争完善食品检测。这已经成为不少食品企业的一种共识。这些年来,专注早餐工程的厦门早龙公司花费近百万元购买了多套检测设备。每批原材料和生产产品,早龙公司都要进行微生物、添加剂、农药残留等多项抽检。不仅如此,早龙公司还定期检测仪器的精准程度,连检测仪器准不准,他们也要做到心里有谱。
古龙小厨有一个经过国家有关机构认证的食品安全实验室,农残、药残、重金属、微生物及有害添加剂,这些理化指标都可以进行检测。不光是入口的食物,就连用于装汤饭、菜品的器皿、餐具,也要进行微生物的抽检。
食品包装袋上逐一编号,让问题可以逐级追溯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在早龙早餐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旁边,有一组数字编号。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组数字的意义,早龙公司总经理林水木告诉本报记者,这是一组食品安全溯源的数据。要是早餐出了问题,根据编号他们可以逐级追溯,查出问题的源头。“哪辆车配送运输的,哪个车间生产加工的,用哪一批原材料制作的,都可以查得到。”林水木说。
每天清晨6点多,早龙的售货餐车就出现在街头上,而在市民能及时吃上这些新鲜早餐的背后,是早龙对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把控。他们坚持夜间生产、半夜组货、凌晨送达、清晨销售的模式,每天半夜,他们要完成对70多种产品的按时组配,80多部运输车要把这些配好的产品送到全市2600多个早餐车销售网点。“哪一个环节都不能慢,晚一点,就影响到市民的购买,耽误大家的上班时间。” 林水木说,他们实行分片区管理早餐车销售点,当天没有卖出的早餐都会统一回收,进行销毁处理。
而在古龙小厨,他们的中央厨房公开、透明,24小时监测。他们还专门设计了一条全透明的玻璃长廊供市民参观。古龙小厨总经理叶晓晶说,市民可在古龙小厨门店预约报名参观他们的厨房。
只卖两款食物的小店,每次花1900元做检测
在鼓浪屿,翔安人沈春长的沈家肠粉店很出名,50多平方米的店面不大,但是食客络绎不绝。他说,自己的父母亲原来在翔安卖肠粉,七八年前,他到鼓浪屿定居,就把肠粉店带到岛上,这是他第一次开店做餐饮。
他的店里只卖两款食物——肠粉和鲨鱼羹。一份只卖10元的肠粉,他却费了不少心思。“一定要让人吃得安全,不能出任何纰漏。”在一次餐饮协会举办的培训会上,沈春长知道厦门也可以做食品检测,赶紧问地点在哪。之后,每当有新的供应商或是有新的原料,他都会悄悄打包好样品,亲自送到位于同安的一家检测公司。“检测一次费用1900元,大概10天左右出结果,能让自己和消费者落个安心,这个值!”沈春长说。
沈春长的门店附近有家学校。有一次,有位家长带着孩子经过店门口,一边递给孩子零花钱,一边提醒孩子说,以后肚子饿了,就来这家吃,干净。站在一旁的沈春长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小商家自觉将产品送检,大一点的厦门食品企业往往自购设备、自建平台,力争完善食品检测。这已经成为不少食品企业的一种共识。这些年来,专注早餐工程的厦门早龙公司花费近百万元购买了多套检测设备。每批原材料和生产产品,早龙公司都要进行微生物、添加剂、农药残留等多项抽检。不仅如此,早龙公司还定期检测仪器的精准程度,连检测仪器准不准,他们也要做到心里有谱。
古龙小厨有一个经过国家有关机构认证的食品安全实验室,农残、药残、重金属、微生物及有害添加剂,这些理化指标都可以进行检测。不光是入口的食物,就连用于装汤饭、菜品的器皿、餐具,也要进行微生物的抽检。
食品包装袋上逐一编号,让问题可以逐级追溯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在早龙早餐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旁边,有一组数字编号。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组数字的意义,早龙公司总经理林水木告诉本报记者,这是一组食品安全溯源的数据。要是早餐出了问题,根据编号他们可以逐级追溯,查出问题的源头。“哪辆车配送运输的,哪个车间生产加工的,用哪一批原材料制作的,都可以查得到。”林水木说。
每天清晨6点多,早龙的售货餐车就出现在街头上,而在市民能及时吃上这些新鲜早餐的背后,是早龙对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把控。他们坚持夜间生产、半夜组货、凌晨送达、清晨销售的模式,每天半夜,他们要完成对70多种产品的按时组配,80多部运输车要把这些配好的产品送到全市2600多个早餐车销售网点。“哪一个环节都不能慢,晚一点,就影响到市民的购买,耽误大家的上班时间。” 林水木说,他们实行分片区管理早餐车销售点,当天没有卖出的早餐都会统一回收,进行销毁处理。
而在古龙小厨,他们的中央厨房公开、透明,24小时监测。他们还专门设计了一条全透明的玻璃长廊供市民参观。古龙小厨总经理叶晓晶说,市民可在古龙小厨门店预约报名参观他们的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