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医保卡余额可用于健身消费
2017-07-25 11:15:26客家新闻网 佚名查看次数:368
中国江西网讯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7月24日,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获悉,省委、省政府日前印发《“健康江西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下简称纲要),提出一系列目标和愿景。到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9岁,我省还将探索开展个人医保卡余额用于健身消费试点。
【预期目标】
●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
纲要提到,到2030年,我省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逐步提高;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全民健康素养大幅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基本形成,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消除一批重大疾病危害。
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按照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重点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部分人群油脂等高热能食物摄入过多等问题,逐步解决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问题。
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营养健康工作的指导。开展示范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建设。到2030年,居民营养知识素养明显提高,营养缺乏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超重、肥胖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经常锻炼人数占比达36%以上
在全社会倡导适量运动,营造全民适量运动环境,鼓励公众根据身体健康状况,选择安全有效的运动项目。到203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36%以上。
加强健身步道、骑行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建设。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到2030年,我省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在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加大控烟力度,运用价格、税收、法律等手段提高控烟成效。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
【健康服务】
●给学生近视、肥胖“踩刹车”
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低收入家庭学生营养水平。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加强学生近视、肥胖等常见病防治。
●打造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
促进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市、县(市、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按常住人口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人人享有均质化的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
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到2030年,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力争达到3.0人、4.7人。
●人人拥有电子健康档案和健康卡
全面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
到2030年,实现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通共享,并与国家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人人拥有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全面实现人口健康信息的规范管理和使用,满足个性化服务和精准化医疗的需求。
●探索开展医保卡余额用于健身消费试点
根据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实施健身与健康的有效衔接,探索开展个人医保卡余额用于健身消费试点。鼓励社会力量搭建康体结合、慢性病防治服务等平台,满足群众健身健康需求。(江南都市 报)
【预期目标】
●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
纲要提到,到2030年,我省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逐步提高;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全民健康素养大幅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基本形成,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消除一批重大疾病危害。
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按照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重点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部分人群油脂等高热能食物摄入过多等问题,逐步解决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问题。
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营养健康工作的指导。开展示范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建设。到2030年,居民营养知识素养明显提高,营养缺乏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超重、肥胖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经常锻炼人数占比达36%以上
在全社会倡导适量运动,营造全民适量运动环境,鼓励公众根据身体健康状况,选择安全有效的运动项目。到203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36%以上。
加强健身步道、骑行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建设。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到2030年,我省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在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加大控烟力度,运用价格、税收、法律等手段提高控烟成效。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
【健康服务】
●给学生近视、肥胖“踩刹车”
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低收入家庭学生营养水平。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加强学生近视、肥胖等常见病防治。
●打造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
促进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市、县(市、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按常住人口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人人享有均质化的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
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到2030年,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力争达到3.0人、4.7人。
●人人拥有电子健康档案和健康卡
全面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
到2030年,实现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通共享,并与国家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人人拥有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全面实现人口健康信息的规范管理和使用,满足个性化服务和精准化医疗的需求。
●探索开展医保卡余额用于健身消费试点
根据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实施健身与健康的有效衔接,探索开展个人医保卡余额用于健身消费试点。鼓励社会力量搭建康体结合、慢性病防治服务等平台,满足群众健身健康需求。(江南都市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