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点蚊香睡觉未通风 父母发现时已手脚冰凉
2017-06-29 09:42:14家庭医生在线柳龙龙查看次数:243
东方网通讯员夏琳6月28日报道:“快,救救我儿子,他在车厢里睡死过去了,怎么叫也叫不醒!”今天上午6点,一位父亲焦急地抱着一名瘫软的少年来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抢救室。
少年名叫小明(化名),今年13岁。小明的父母是做夜间进货生意的,正值暑假,小明好奇心起决心跟父母一起去“上班”。昨天半夜,小明跟着父母来到浦东一集中进货市场,父母像以往一样工作,留小明一人在车上。无聊的小明车里等待,睡意袭来,不久小明便觉得睏了。由于夜市晚间蛀虫较多,小明把车窗摇起,还点了蚊香,舒舒服服地在车厢里睡起觉来。
可就这么一睡,睡了约3小时。待父母进完货来到车旁发现车内的小明脸色苍白,任凭父母如何打击车窗,小明丝毫没有反应。幸好母亲取来钥匙,打开车门拉出小明。
“孩子那时已手脚冰凉,没有血色,呼吸很弱,怎么叫都没有反应了。”父亲回忆到,“后来周围有人提醒我,要做人工呼吸。我脑子里有点印象,就模仿着做了。大概两三分钟后,孩子有了点反应,我就赶紧把孩子送来医院了。”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监护室主任医师王莹表示,孩子长时间待在狭小密闭的环境中十分危险,加上小明还点燃了蚊香,进一步加快了耗氧。幸好是在夜间,外界温度较低,如果是在白天30多度的天气下,孩子就凶多吉少了。经过及时治疗,小时目前已经脱离危险,神智也逐渐清醒。小明之所以能够转危为安,父亲那虽然不专业,但十分及时的2分钟心肺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后面的治疗争取了时间。
王莹指出,暑假来临,也是儿童意外伤害多发的时期,值得家长和全社会共同关注。每年6月底到8月,医院会接收各种遭遇意外伤害的儿童,最多见的包括坠楼、溺水、车祸、误食等意外。儿童依据其年龄阶段的特点,多发的意外伤害种类也各有不同。如10岁以下以坠楼、溺水、误食较为多见,而10岁以上儿童则以车祸、溺水多见。针对小年龄幼儿,家长要承担起儿童安全第一责任人的重任,而较大年龄的少年儿童则要树立危害意识,学会判断伤害风险,要学会保护自己。
附心肺复苏方法步骤:
1。先要判断患者意识。大声地呼叫他,或者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凑近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切忌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
2。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
3。人工呼吸。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脉,如果能感觉到搏动,那么仅作人工呼吸即可。
方法:最好能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巾,该在患者的口部,防止细菌感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与此同时,施救者的眼睛需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出,这样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每分钟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
4。胸外心脏按压。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经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分钟后还是没有触及,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方法:施救者先要找到按压的部位。沿着最下缘的两侧肋骨从下往身体中间摸到交接点,叫剑突,以剑突为点向上在胸骨上定出两横指的位置,也就是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线处,这里就是实施点。施救者以一手叠放于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将掌根部置于刚才找到的位置,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胸骨的下陷距离约为4-5厘米,双手臂必须伸直,不能弯曲,压下后迅速抬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0-100次。
注意事项:必须控制力道,不可太过用劲,因为力道太大容易引起肋骨骨折,从而造成肋骨刺破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老人的骨质本身就脆,更要加倍注意。
5。单人施救和双人施救的比例。单人施救时,每做15次人工呼吸,就做两次胸外心脏按压;双人施救,则是每做10次人工呼吸,就做两次胸外心脏按压。
6。停止心肺复苏的指证。在施救的同时也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触摸患者的手足,若温度有所回升,则进一步触摸颈动脉,发现有搏动即可停止心肺复苏,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少年名叫小明(化名),今年13岁。小明的父母是做夜间进货生意的,正值暑假,小明好奇心起决心跟父母一起去“上班”。昨天半夜,小明跟着父母来到浦东一集中进货市场,父母像以往一样工作,留小明一人在车上。无聊的小明车里等待,睡意袭来,不久小明便觉得睏了。由于夜市晚间蛀虫较多,小明把车窗摇起,还点了蚊香,舒舒服服地在车厢里睡起觉来。
可就这么一睡,睡了约3小时。待父母进完货来到车旁发现车内的小明脸色苍白,任凭父母如何打击车窗,小明丝毫没有反应。幸好母亲取来钥匙,打开车门拉出小明。
“孩子那时已手脚冰凉,没有血色,呼吸很弱,怎么叫都没有反应了。”父亲回忆到,“后来周围有人提醒我,要做人工呼吸。我脑子里有点印象,就模仿着做了。大概两三分钟后,孩子有了点反应,我就赶紧把孩子送来医院了。”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监护室主任医师王莹表示,孩子长时间待在狭小密闭的环境中十分危险,加上小明还点燃了蚊香,进一步加快了耗氧。幸好是在夜间,外界温度较低,如果是在白天30多度的天气下,孩子就凶多吉少了。经过及时治疗,小时目前已经脱离危险,神智也逐渐清醒。小明之所以能够转危为安,父亲那虽然不专业,但十分及时的2分钟心肺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后面的治疗争取了时间。
王莹指出,暑假来临,也是儿童意外伤害多发的时期,值得家长和全社会共同关注。每年6月底到8月,医院会接收各种遭遇意外伤害的儿童,最多见的包括坠楼、溺水、车祸、误食等意外。儿童依据其年龄阶段的特点,多发的意外伤害种类也各有不同。如10岁以下以坠楼、溺水、误食较为多见,而10岁以上儿童则以车祸、溺水多见。针对小年龄幼儿,家长要承担起儿童安全第一责任人的重任,而较大年龄的少年儿童则要树立危害意识,学会判断伤害风险,要学会保护自己。
附心肺复苏方法步骤:
1。先要判断患者意识。大声地呼叫他,或者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凑近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切忌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
2。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
3。人工呼吸。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脉,如果能感觉到搏动,那么仅作人工呼吸即可。
方法:最好能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巾,该在患者的口部,防止细菌感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与此同时,施救者的眼睛需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出,这样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每分钟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
4。胸外心脏按压。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经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分钟后还是没有触及,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方法:施救者先要找到按压的部位。沿着最下缘的两侧肋骨从下往身体中间摸到交接点,叫剑突,以剑突为点向上在胸骨上定出两横指的位置,也就是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线处,这里就是实施点。施救者以一手叠放于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将掌根部置于刚才找到的位置,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胸骨的下陷距离约为4-5厘米,双手臂必须伸直,不能弯曲,压下后迅速抬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0-100次。
注意事项:必须控制力道,不可太过用劲,因为力道太大容易引起肋骨骨折,从而造成肋骨刺破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老人的骨质本身就脆,更要加倍注意。
5。单人施救和双人施救的比例。单人施救时,每做15次人工呼吸,就做两次胸外心脏按压;双人施救,则是每做10次人工呼吸,就做两次胸外心脏按压。
6。停止心肺复苏的指证。在施救的同时也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触摸患者的手足,若温度有所回升,则进一步触摸颈动脉,发现有搏动即可停止心肺复苏,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