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中医发展:“神奇中国医生和茶”治好孩子湿疹
2017-01-19 09:54:53中国青年报夏瑾查看次数:763
2016年12月6日,国务院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此前,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对中医药给予了高度评价,表达了在国内外推广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探索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合作模式的愿景。
英国作为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最为昌盛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中医药发展历史、众多的中医药从业人士以及了解中医药疗效的医患资源。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英国中医药业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采访,让我们通过这些业界人士的观察和亲历,了解中医药在英国的生存状况、发展空间、挑战和机遇,同时本文也包含了业内人士对中医药在海外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坐落在英国伦敦查令十字街上的康泰中医馆第11号店与我们印象中的医疗诊所相去甚远,它看上去更像是个普通小店铺,和旁边的手机维修店、古币交易所、咖啡馆等小店铺一起,构成了伦敦小街道最寻常不过的风景。
中医店里装修也十分简陋,15平方米大小的房间,一侧摆着柜台,负责接待的前台人员就在这里登记预约,同时也出售药品。柜台外侧摆着3把椅子,算作等候区。房间里另隔出来一间诊疗室,王以胜教授每天就在这里接待病人。
王以胜教授以前是河南中医研究院的主任医生,退休后接受了北京同仁堂伦敦分店的邀请,来到英国。“他们负责给我办理签证,买机票,过来之后又管吃管住,什么都不用我操心,所以我就来了。”王以胜说。
店里的另一位医生叫张静(化名),这位70岁的老中医退休前在北京护国寺医院就已经小有名气,经常为各国驻华使馆人士看病。擅长针灸的她现在被英国中医业内一些人士誉为“伦敦第一针”。张静每周只来诊所两次,从下午2点到晚上7点,她的预约表提前几周就排满了名字。“其实我想休息不干了,但是找我的病人太多,没办法”。
来找张静看病的病人各国人都有,以英国人居多,既有普通百姓,也有王室贵族。
“现在看中医的人已经少多了,鼎盛的时期我每天要看五六十个病人。”张静说。
这种中医连锁店,现在在唐人街附近有十五六家,都是经过“大浪淘沙”后的幸存者。巅峰时期,整个英国的中医店有2000多家,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中医业成了仅次于餐饮的英国华人的主要收入来源,英国也成为亚洲之外第二大中成药市场。
王以胜和张静与在英国的许许多多中医师一样,见证了英国中医药从全盛到凋零的变化。
发端阶段:神奇的中国医生和中国茶治好了孩子的湿疹
英国与中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英国Middlesex大学传统中医学客座教授程铭钊博士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谈到,中医药最早是在17世纪时由传教士带到英国的。由于英国人一直有使用西草药的传统,所以接受中药并不困难。在历史书里,可以看到亨利八世对草药的热爱,那个时候已经有了草药师这个职业,是和医生不同的职业,也不归管理医生的部门管辖,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英国对草药的用法与中国中医不同,英国是把草药做成酊剂——把各种草药浸泡在酒精里制成药剂,然后配在一起加在水里喝。
回顾起中医药在英国的发展历程,英国中医药学会的学术会长汤淑兰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英国人去中国学习针灸,然后回到英国开办诊所。当时英国还有十几家私立针灸学校。这个时期英国也迎来了第一批华人移民,他们大多来自广东和香港地区,到了英国之后都是以开餐馆为生,所以当时在很多英国人心里,都有“中国人只会开餐馆”的印象。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一批真正学过中医的很优秀的医生来到英国,在伦敦和曼彻斯特的唐人街开起了中医店。这些医生都是女医生。当时中国国门还没有真正开放,这些女中医多数是因为嫁给第一批先落根的华人才来到英国的。在这批医生中,最著名的要数罗鼎辉。
罗鼎辉和程铭钊一样,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她曾在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工作。来到英国后,她在唐人街租了一个店面,开办了“康宁堂”中医诊所,她治病以中药方剂为主,也因此带动了英国第一批中药的进口。
当时英国有许多儿童湿疹的病例,西医疗法对皮肤病是治标不治本的,而中医治疗皮肤病效果却非常好。当时,罗鼎辉治好了许多患有湿疹的儿童,连英国著名皮肤病专家David Atherton也把自己的病人送到她的诊所看病。David Atherton还著文指出,在其所在医院未能治愈的病人,有70%被罗鼎辉治好。英国主流媒体,例如《卫报》《观察家》、BBC等都竞相对其进行报道,其中英国电视台BBC1收视率最高的节目EQD在黄金播放时段,用半个小时报道了罗鼎辉医生成功治疗湿疹的事迹。英国人把罗鼎辉奉为“中国神医”,把她开的中药称为“神奇的茶”。她的诊所看病不接受预约,先到先看,所以每天天不亮就有人排队等候。那时候罗鼎辉每天要看一两百个病人,所以市政府每天要派6名警察在她的诊所前维持排队秩序。20多年来,罗鼎辉诊治的不同肤色的病人达10万人次。
由于中医店生意太好,罗鼎辉家里关了原先的餐馆生意,全家人都帮她照看诊所,她的妹妹罗敏辉原本不是学中医的,后来念了一个中医夜大,也从中国过来帮忙,成了英国历史上办理的第一个中医工签。
程铭钊告诉记者,让中医在英国燃起“燎原之火”的另一个契机是尼克松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随访的一名记者詹姆斯·罗斯顿患上了急性阑尾炎,在北京协和医院做了阑尾切除手术,手术后采取针灸疗法来消除疼痛,非常有效。詹姆斯在华期间还参观了针刺麻醉,回国后即在《纽约时报》上大篇幅发表了有关针灸的报道,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美国卫生院对中国针灸疗法的注意,也在英国掀起了一股“中医热”,针灸、拔罐等传统技能受到了英国上至王族政要、下至平民百姓的推崇和欢迎。
当时伦敦有位叫梅万方的华人,看到了中医的商机,于是开始销售中医用品。他是英国第一个发明和使用一次性针灸用针的人。梅万方后来又学习了中医,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经营中医诊所。从一个很小的店面做起,渐渐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名望也越来越高。到90年代,英国很多名人都来梅家看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戴安娜王妃。当英国媒体报道此事后,梅家诊所在英国变得尽人皆知。梅万方的儿子梅栋理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当年戴安娜王妃经常来我们诊所,做针灸或是买中药。她和普通病人一样,在等候室等待。”
汤淑兰刚开始来英国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把中医发展到什么程度,只因为是学中医出身,所以来到英国时在兰卡斯特一家英国医疗中心用中医看病。刚开始医院很不重视她,也没给她桌子椅子,只有一张修脚的躺椅,她就在这张躺椅上给病人看病。很快,因为疗效好,病人越来越多,后来医院划出了5个诊室给她使用。
1993年,汤淑兰在曼彻斯特开了自己的中医诊所,同时也给学生讲课,传授中医知识,她的课程很受欢迎,学生们从各地开好几个小时的车过来听她讲课。
据汤淑兰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华人来到了英国,中医师也越来越多。汤淑兰说,中医起到了很重要的文化交流作用,它从文化上慢慢改变了中国人在英国人心中的形象,让英国人知道中国人不是只能做餐馆的,也让英国人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在汤淑兰看来,那个时期是中医在英国发展的萌芽阶段。“英国人简单、善良、友好,对中医的态度也是这样,只要能治好病他们就会尊重。英国政府也很开明,对中医没有限制,因此,中医发展有了很宽松的环境。”汤淑兰感觉如鱼得水。她在国内时经常因为年轻而不被病人接受,可是英国人却没有“中医要看老医生”这样的观念,相反,他们认为一个年轻、有活力、精力旺盛的医生更让人信任,医生本身的健康状态就是对中医最好的宣传。
当时欧洲很多国家不允许进口中成药,但是英国却很宽容,什么药都可以进。汤淑兰是学中药方剂出身,看病时会根据英国人的具体情况,开一些符合现代病情的药方,像湿疹、牛皮癣、花粉过敏、慢性疲劳等,药在中国药厂做好,然后一批批运过来。当时,开中医诊所的英国中医师和华人中医师都在用她做的药。
鼎盛阶段:中医诊所从雨后春笋到无序竞争
如鱼得水,可能是很多中医师来到英国后的感觉,这个时期,大量中医诊所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很多不是学中医的人也开始做起了中医药行业,“因为除了做餐馆,只有中医是个比较好的市场。”汤淑兰说。
程铭钊解释说,“中医在英国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辅助医疗,没有正式的国家立法管理。而英国的内科医生、牙医、护士都是有立法管理的,连正骨医生、脊椎推拿医生也有立法管理,受法律保护。可是中医却不受立法管理和保护,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开设中医诊所,无需资质审核,就像开商铺一样简单。很多生意人看到了中医的商机,于是开起了中医店,从国内请个医生,找一个人当前台,就开始看病了。靠着卖中药、中成药以及针灸治疗、拔罐、推拿、艾灸等方法,一个医生每天至少能为店里赚到1000英镑,于是商家又开了第二个、第三个分店……这样兴起的中医连锁店层出不穷。”
汤淑兰把从1995年到2005年这10年称为中医的“无序竞争时期”。这期间出现了一批用商业模式经营中医诊所的连锁公司。他们在很多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以及商业街区都开了中医店。
“那些中医连锁公司的老板拿着地图,看哪里还没有店就在哪里开。10年间,英国遍地开满了中医店。这个时期的英国政府也不限制工签,不审核学历,只要交1.2万英镑的税钱,谁都可以办,来英国4年后,就可以得到永久居留身份,所以很多没有真正学过中医的人也办了工签来到英国从业。有的连锁公司每3个星期就开一间新诊所,因为诊所开得又快又多,甚至还有了自己的装修队。”汤淑兰说。
张静告诉记者,她以前在伦敦高档街区切尔西的中医诊所工作时,最多的时候,两个星期就给店里赚到了1.6万英镑,而她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000英镑。王以胜最初是在北京同仁堂伦敦分店工作,由于店里管吃管住,他拿到的工资就更少,每月只有400多英镑。
由于是中医连锁店给办理的工作签证,所以这些从中国来的医生要一直为店铺打工4年,才能拿到永久居留身份,4年后,有的医生选择离开连锁店自己开店,但是更多的像张静和王以胜这样只懂得看病、不懂得经营生意的医生,还是继续打工。中医店的老板也因此而获得了暴利,赚得盆满钵满。
中医药生意的火爆也催生了中医药产品批发业的迅猛发展。程铭钊透露,当时英国最大的中药经销商英国长城公司,靠出售中成药、中医器材等产品,赚足了银子,后来回国做起了房地产生意。
被中医连锁店从国内请来的医生也越来越多。据王以胜透露,他们从河南中医大学毕业后来英国当中医医生的人成立了一个校友会,有50多人。来英国中医连锁店当中医医生,在当年甚至成为国内中医学院的毕业生解决工作问题的一条出路。
英国公立大学:中医系的兴衰变化
由于中医发展势头蓬勃,在中医诊所任职成了很好的就业方向,以至于英国的一些大学也开办了中医课程。据汤淑兰了解,当时开设中医系、针灸系的公立大学一共有18家。程铭钊所在的Middlesex大学也是其中之一。
程铭钊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介绍说,当时Middlesex大学下设的健康和环境科学学院的负责人Henry Lee,是从中国香港来的。1997年,Henry Lee决定在Middlesex大学开设中医课程,按照中国的教学模式,教授针灸、中药和中医临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皮肤科的内容都有所涉及,采用5年教学制,前4年上理论课,最后一年去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实习。这个模式从1997年开始一直进行到2005年。后来,由于北京方面的费用大幅度增加,也因为英国学生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和金钱在学校学习,想要早点毕业赚钱,所以从2005年开始,Middlesex大学的中医班改成了4年制,主要学习针灸,实习也改为在学校基地完成。
程铭钊说,这些学生毕业后,只要懂得一点市场营销,做一个漂亮的网站,就可以自己开中医店接待病人了。
这些“中医速成班”培养出的学生水平如何呢?中医连锁店Herbmedic的老板陈晓轩向记者表示,他曾经雇用过几个Middlesex大学中医班毕业的学生,“事实证明,这些毕业生的水平与中国医生相去甚远,他们没有系统学过传统中医理论,很多人只会针灸,不会把脉,更不会开药。即使是做针灸,也只是照葫芦画瓢,达不到治病的效果,病人很不满意。不仅损失了病患资源,还损害了中医的声誉,让许多人认为中医是治不好病的”。
“治不好病的中医”却大有人在。由于有机可乘,混水摸鱼的人比比皆是。程铭钊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最开始过来的医生都是资质很高的,后来好医生不够了,一些中医连锁店老板只好到下级医院去找医生,这些医生很多是厂医,退休后过来英国‘打游击’。还有很多人是西医出身,但来英国以后不能做西医,只能做中医,他们自己都不信中医,更不可能用中医治好病。”
康泰中医馆里英国病人正在预约就诊
大浪淘沙阶段:中医必须“五脏俱全”
英国政府的开明,促进了中医的蓬勃发展,但同时因为缺乏监管,而导致了中医行业发展失控的局面。
“经过10年的接触,慢慢地英国人发现有的诊所能治好病,有的却不能,所以英国人看中医也变得小心了,中医渐渐就没有以前那么好做了。”汤淑兰说。
英国政府渐渐发现中医诊所参差不齐的状况后,在2004年决定进行立法管理,也就是实行欧盟的《传统植物药法》,该法令要求包括中药在内的传统植物药必须向成员国主管部门申请注册,只有经审批同意才能在欧盟市场上继续作为药品销售和使用。英国政府允许有10年过渡期,也就是从2014年开始执行。在此之前,中医诊所已购入的中成药可继续销售,直到保质期结束。
“按照这条法令,所有中成药进口必须申请许可,而许可的前提是对中成药中的每一种成分进行检验。”程铭钊说,“这项检测的成本很高,中药厂商对此没有兴趣,而中医诊所又没有实力承担。因此,直到过渡期结束,也没有中药通过注册。”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英国经济整体下滑,对中医业也是一个冲击,加上中医又面临着立法管理,前途未卜。汤淑兰认为,从2005年开始,中医药在英国进入了“大浪淘沙”的阶段。
“开在商业街的连锁店租金太高,很多诊所因为看不好病,生意也变得不好,再加上以前能一箱箱出售减肥药、人参蜂王浆等中成药,现在中成药进口受到限制,很多店铺撑不下去都关闭了。还有一些水平很好的中医医生的诊所,因为不善于经营也倒闭了。大连锁店关门,小诊所也倒闭,很多好医生只好去了瑞士,或者被迫改行。”汤淑兰说。
说到大型中医连锁店,陈晓轩是一个在英国中医业界无人不知晓的名字。他经营的Herbmedic中医连锁店在最高峰时期达到199家,同时期的大型中医连锁公司还有 DR.& Herbs、Dr.China等。陈晓轩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介绍说,2007年,他曾策划与另一家中医连锁公司“香港境外医疗”合作,收购Dr.China,然后在香港上市,不料却遇上金融危机,扩张计划随之流产。Herbmedic急剧缩水,大量店面被迫纷纷关闭,连锁店迅速缩减到55家,现在,尚在营业的只剩6家。
程铭钊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英国的中医药业带来致命打击。由于中医药在全民医疗免费的英国没有被纳入国民医疗保健系统。金融危机后,英国失业率上升,民众收入普遍减少,中医药成了不少英国人从家庭消费中删去的对象。Middlesex大学的中医班最初一届有30多个学生,到现在只有十几个人。一方面政府提高了公立大学的收费,从以前的免费到现在每年要付9000英镑学费,学习4年中医要花费3.6万英镑,而毕业后却不能确保找到工作,所以中医班的招生成了问题,现在这个班到2018年结业,之后就不再开中医课程班了。
陈晓轩认为,除了金融危机,导致自己中医生意迅速滑坡的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竞争者的互相竞价角逐,Herbmedic在扩张后期,每收购一家店面,都要付出很高的价格。
陈晓轩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透露,在生意惨淡的时期,光靠中医看病根本无法维持店面的正常运转。而许多店铺的房租合同都是长期的,不能中途终止,只好硬着头皮经营。为了维持店铺运转,应付高额的租金,中医店不得不动其他脑筋,增添了按摩等服务,其中也有个别色情服务。
行业的乱象也引起了英国政府的注意,陈晓轩说,从2012年开始,英国提高了工签的要求,首先对英语水平有了要求,雅思成绩要在7分以上,其次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后来干脆取消了中医店申请办理工签的资格,现在,所有的中医店都不能再从国内聘请医生了。
而对中医店生意造成致命打击的,还是英国政府对中成药进口的限制。据程铭钊透露,出售中成药占了对中医店收入来源的很大一部分比重。“中成药利润空间非常大,1英镑进口的药,可以10英镑卖出。这项限制不仅是中医药店,对中成药批发公司更是致命的打击。”程铭钊说。
对中成药的禁止,也严重考验着中医师的职业水平,很多诊所因此无法继续经营,特别是一些主要靠出售中成药的诊所,不得不退出行业。
王以胜医生笑道:“我以前有个病人,看中医生意好,自己也开了诊所,后来中成药不许卖了,他又不会开中药方,每次都打电话问我该配什么方子,这样下去自然混不长。”
程铭钊也认为,中医业从巅峰跌入低谷,其实也不是全无益处,在大浪淘沙的重新洗牌中,那些混水摸鱼的“江湖郎中”已被清洗出局,只有真正有资质的中医师才能留存下来。
“在英国做中医不仅要会看病,英文也要好,得懂得沟通、管理和经营,就是说得‘五脏俱全’。”汤淑兰笑着说。
平稳阶段:中医是没有国界的
经过了“大浪淘沙”的震荡和整理,很多中医店被淘汰出局,但是真正优秀的好医生却依然毫发无损。汤淑兰、程铭钊以及梅万方和儿子梅栋理开办的诊所仍然经营得很好,张静和王以胜也依然忙得不可开交。
在汤淑兰看来,现在其实是考验和体现医生整体水平的时候。“没有中成药并不要紧,可以自己开药方,中草药的进口是没有受限的。所以英国政府那些限制的“框框”,对真正有实力的中医医生没有影响。虽然英国经济遭遇滑坡,但是对英国人来说,看病并不是奢侈品,只要能真正治好病,他们是愿意在这方面花钱的。英国人开的中医诊所,经营得一直不错。很多中国人没有完全融入英国社会,没有真正了解英国市场文化,不理解该怎么去做,诊所的卫生条件、诊疗环境没能与时俱进,或者医生的英文和沟通能力有所欠缺,所以才会感到危机。只要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病人需求,是不愁经营不好的”。
汤淑兰认为,“在国内学习中医是分科的,而且要和西医结合学习,而在国外的中医,必须是全科,什么都得懂,什么病都要会看,不仅要会用中药,还要会针灸、走罐,而且不允许沾一点点西药,因为用西药是违法的。看病也必须要有效果,不然病人就不来。所以英国的中医在现实的磨练之下就像是回到了几千年前,是最地道的中医。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中医反而在海外。”
汤淑兰的中医导师是国医大师王绵之,现在已经过世,汤淑兰不仅跟王绵之学到了用中医治病的方法,更学会了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演化、推广、发展学到的东西。“思求经旨,演其所知。《黄帝内经》《伤寒论》里写的都是几千年前的理论和方子,治的也是中国人几百年几千年前的病,当时的生活条件、人体素质和环境跟现在完全不一样,英国的气候环境更是和《黄帝内经》《伤寒论》里的不一样,所以要把中医运用到现代社会、运用到西方人体质上,治疗他们的疾病。”汤淑兰说。
梅万方已经过世,他的儿子梅栋理自小就接触中医,在父亲中医诊所已经工作了17年。他说自己虽然不会说中文,但一生都活在中医里,深谙中医的精髓。
与中医连锁店不同,梅家的中医馆只有一个店面。梅栋理告诉记者,不过度发展,只打造一个核心的经营中心,是他们的经营理念。他说:“连锁经营方式,不利于确保质量和声誉,因为连锁经营要有固定的模式,例如,麦当劳里每个汉堡包的牛肉煎多长时间都是固定的。而中医是非常灵活的东西,每个患者的情况和对药物的反应都不一样。所以,把所有高质量的中医师,集中在同一个地方,让他们可以相互交流,交换看法,这比开设大量分店,每个店面放置一名医生要好很多。”
梅栋理经营的中医馆,宽敞、高雅而大气,有三层楼,馆里有8名医生,全部来自中国,5名推拿按摩师,来自世界各地,加上其他工作人员,共有40名员工,是英国最大的中医诊所,也是全欧洲最大的中医诊所之一。
“我们要做的,是搭建中西方交流的桥梁,让英国人真正地了解中医,了解中国中医理念、哲学。也就是要做‘中医文化的翻译者’,而不仅是展示者。”梅栋理说。他现在是世界中医药大会(WCCM)的副主席之一,每年向大会报告,介绍他如何为中医在英国和西方国家的发展“搭建桥梁”。
梅栋理认为,中医连锁店走入经营困境,除了外界的客观原因,很多问题也产生于自己本身,产生于经营者短视和利润至上的经营模式。这些经营者并无医学背景,绝大多数都是商人,在英国各地都采用统一的商业模式经营——在商业街开店、采用“1+1+1”(一个医生+一个按摩治疗师+一个接待员)的经营模式,不是按照实际需要而是按照疗程收费。这种模式短期内收益很大,但是缺少可持续发展性。
“我们的做法与此相反,我们会参考病人的病例,提供免费咨询,而且当我们认为无法用中医治疗时,就会推荐病人去医院接受西医治疗。”
梅栋里说:“很多中医诊所因为种种困难,纷纷倒闭,这对中医在英国发展是一件坏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一件好事,就像把一片有问题的森林烧掉,让它更好地重新生长。中医要想在英国更好发展,就需要好的推广者,也就是那些对病人负责的诊所,而不是单纯以赚钱为目的的生意人。”
很多人都说英国的中医药进入了“寒冬”期,汤淑兰却认为现在是进入了平稳期。“经过了风风雨雨和大浪淘沙,能生存下来的基本都是有实力的好医生和诊所。中医的哲学是阴盛必阳,阳盛必阴,阴阳互相消长转化,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平稳期正好可以思考,展望未来”。
汤淑兰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现在英国所有公立大学的中医针灸班都已经停掉了。原因有两点:一是市场需求减少;二是英国大学教出来的中医学生不适宜临床,也就是说看病效果不佳,也很难做到以此谋生。”但是私立的中医学校却一直都在,而她成立的“英国淑兰中医学院”是其中规模最大、最正规、也最被认可的。
淑兰中医学院中药班毕业的学生可以自动成为英国中医药学会的会员,而其他想要成为这个学会会员的医生都是要经过严格考试的。
为了让海外的中医教学更加规范和正规,淑兰中医学院去年还开始跟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面向外国人开设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从淑兰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将可以获得中国教育部颁发的学位证书。
很多人会认为外国人是学不好中医的,但淑兰学校毕业的英国人中医却做得很好。汤淑兰说 :“中医是不分国界的,不管是英国、法国还是中国人,只要深刻理解、领悟了中医,都可以做一个好医生。”
她教的英国学生在爱尔兰开了中医学校,学校的老师大部分也都是英国人,主管中医学校的Rob是她的第三代学生,她的第四代学生也开始主管教学了。
一提起中医,汤淑兰就兴致勃勃,她说,“中医优越于西医的,不仅是治疗皮肤病、妇科病、不孕不育症、精神压抑、头痛耳鸣、中风等西医无法解决的问题,更是整体观念。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让身体、心理、精神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除了自己的整体,还有与周围的和谐,与气候环境的和谐,天人合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英国作为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最为昌盛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中医药发展历史、众多的中医药从业人士以及了解中医药疗效的医患资源。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英国中医药业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采访,让我们通过这些业界人士的观察和亲历,了解中医药在英国的生存状况、发展空间、挑战和机遇,同时本文也包含了业内人士对中医药在海外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坐落在英国伦敦查令十字街上的康泰中医馆第11号店与我们印象中的医疗诊所相去甚远,它看上去更像是个普通小店铺,和旁边的手机维修店、古币交易所、咖啡馆等小店铺一起,构成了伦敦小街道最寻常不过的风景。
中医店里装修也十分简陋,15平方米大小的房间,一侧摆着柜台,负责接待的前台人员就在这里登记预约,同时也出售药品。柜台外侧摆着3把椅子,算作等候区。房间里另隔出来一间诊疗室,王以胜教授每天就在这里接待病人。
王以胜教授以前是河南中医研究院的主任医生,退休后接受了北京同仁堂伦敦分店的邀请,来到英国。“他们负责给我办理签证,买机票,过来之后又管吃管住,什么都不用我操心,所以我就来了。”王以胜说。
店里的另一位医生叫张静(化名),这位70岁的老中医退休前在北京护国寺医院就已经小有名气,经常为各国驻华使馆人士看病。擅长针灸的她现在被英国中医业内一些人士誉为“伦敦第一针”。张静每周只来诊所两次,从下午2点到晚上7点,她的预约表提前几周就排满了名字。“其实我想休息不干了,但是找我的病人太多,没办法”。
来找张静看病的病人各国人都有,以英国人居多,既有普通百姓,也有王室贵族。
“现在看中医的人已经少多了,鼎盛的时期我每天要看五六十个病人。”张静说。
这种中医连锁店,现在在唐人街附近有十五六家,都是经过“大浪淘沙”后的幸存者。巅峰时期,整个英国的中医店有2000多家,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中医业成了仅次于餐饮的英国华人的主要收入来源,英国也成为亚洲之外第二大中成药市场。
王以胜和张静与在英国的许许多多中医师一样,见证了英国中医药从全盛到凋零的变化。
发端阶段:神奇的中国医生和中国茶治好了孩子的湿疹
英国与中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英国Middlesex大学传统中医学客座教授程铭钊博士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谈到,中医药最早是在17世纪时由传教士带到英国的。由于英国人一直有使用西草药的传统,所以接受中药并不困难。在历史书里,可以看到亨利八世对草药的热爱,那个时候已经有了草药师这个职业,是和医生不同的职业,也不归管理医生的部门管辖,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英国对草药的用法与中国中医不同,英国是把草药做成酊剂——把各种草药浸泡在酒精里制成药剂,然后配在一起加在水里喝。
回顾起中医药在英国的发展历程,英国中医药学会的学术会长汤淑兰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英国人去中国学习针灸,然后回到英国开办诊所。当时英国还有十几家私立针灸学校。这个时期英国也迎来了第一批华人移民,他们大多来自广东和香港地区,到了英国之后都是以开餐馆为生,所以当时在很多英国人心里,都有“中国人只会开餐馆”的印象。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一批真正学过中医的很优秀的医生来到英国,在伦敦和曼彻斯特的唐人街开起了中医店。这些医生都是女医生。当时中国国门还没有真正开放,这些女中医多数是因为嫁给第一批先落根的华人才来到英国的。在这批医生中,最著名的要数罗鼎辉。
罗鼎辉和程铭钊一样,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她曾在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工作。来到英国后,她在唐人街租了一个店面,开办了“康宁堂”中医诊所,她治病以中药方剂为主,也因此带动了英国第一批中药的进口。
当时英国有许多儿童湿疹的病例,西医疗法对皮肤病是治标不治本的,而中医治疗皮肤病效果却非常好。当时,罗鼎辉治好了许多患有湿疹的儿童,连英国著名皮肤病专家David Atherton也把自己的病人送到她的诊所看病。David Atherton还著文指出,在其所在医院未能治愈的病人,有70%被罗鼎辉治好。英国主流媒体,例如《卫报》《观察家》、BBC等都竞相对其进行报道,其中英国电视台BBC1收视率最高的节目EQD在黄金播放时段,用半个小时报道了罗鼎辉医生成功治疗湿疹的事迹。英国人把罗鼎辉奉为“中国神医”,把她开的中药称为“神奇的茶”。她的诊所看病不接受预约,先到先看,所以每天天不亮就有人排队等候。那时候罗鼎辉每天要看一两百个病人,所以市政府每天要派6名警察在她的诊所前维持排队秩序。20多年来,罗鼎辉诊治的不同肤色的病人达10万人次。
由于中医店生意太好,罗鼎辉家里关了原先的餐馆生意,全家人都帮她照看诊所,她的妹妹罗敏辉原本不是学中医的,后来念了一个中医夜大,也从中国过来帮忙,成了英国历史上办理的第一个中医工签。
程铭钊告诉记者,让中医在英国燃起“燎原之火”的另一个契机是尼克松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随访的一名记者詹姆斯·罗斯顿患上了急性阑尾炎,在北京协和医院做了阑尾切除手术,手术后采取针灸疗法来消除疼痛,非常有效。詹姆斯在华期间还参观了针刺麻醉,回国后即在《纽约时报》上大篇幅发表了有关针灸的报道,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美国卫生院对中国针灸疗法的注意,也在英国掀起了一股“中医热”,针灸、拔罐等传统技能受到了英国上至王族政要、下至平民百姓的推崇和欢迎。
当时伦敦有位叫梅万方的华人,看到了中医的商机,于是开始销售中医用品。他是英国第一个发明和使用一次性针灸用针的人。梅万方后来又学习了中医,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经营中医诊所。从一个很小的店面做起,渐渐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名望也越来越高。到90年代,英国很多名人都来梅家看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戴安娜王妃。当英国媒体报道此事后,梅家诊所在英国变得尽人皆知。梅万方的儿子梅栋理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当年戴安娜王妃经常来我们诊所,做针灸或是买中药。她和普通病人一样,在等候室等待。”
汤淑兰刚开始来英国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把中医发展到什么程度,只因为是学中医出身,所以来到英国时在兰卡斯特一家英国医疗中心用中医看病。刚开始医院很不重视她,也没给她桌子椅子,只有一张修脚的躺椅,她就在这张躺椅上给病人看病。很快,因为疗效好,病人越来越多,后来医院划出了5个诊室给她使用。
1993年,汤淑兰在曼彻斯特开了自己的中医诊所,同时也给学生讲课,传授中医知识,她的课程很受欢迎,学生们从各地开好几个小时的车过来听她讲课。
据汤淑兰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华人来到了英国,中医师也越来越多。汤淑兰说,中医起到了很重要的文化交流作用,它从文化上慢慢改变了中国人在英国人心中的形象,让英国人知道中国人不是只能做餐馆的,也让英国人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在汤淑兰看来,那个时期是中医在英国发展的萌芽阶段。“英国人简单、善良、友好,对中医的态度也是这样,只要能治好病他们就会尊重。英国政府也很开明,对中医没有限制,因此,中医发展有了很宽松的环境。”汤淑兰感觉如鱼得水。她在国内时经常因为年轻而不被病人接受,可是英国人却没有“中医要看老医生”这样的观念,相反,他们认为一个年轻、有活力、精力旺盛的医生更让人信任,医生本身的健康状态就是对中医最好的宣传。
当时欧洲很多国家不允许进口中成药,但是英国却很宽容,什么药都可以进。汤淑兰是学中药方剂出身,看病时会根据英国人的具体情况,开一些符合现代病情的药方,像湿疹、牛皮癣、花粉过敏、慢性疲劳等,药在中国药厂做好,然后一批批运过来。当时,开中医诊所的英国中医师和华人中医师都在用她做的药。
鼎盛阶段:中医诊所从雨后春笋到无序竞争
如鱼得水,可能是很多中医师来到英国后的感觉,这个时期,大量中医诊所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很多不是学中医的人也开始做起了中医药行业,“因为除了做餐馆,只有中医是个比较好的市场。”汤淑兰说。
程铭钊解释说,“中医在英国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辅助医疗,没有正式的国家立法管理。而英国的内科医生、牙医、护士都是有立法管理的,连正骨医生、脊椎推拿医生也有立法管理,受法律保护。可是中医却不受立法管理和保护,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开设中医诊所,无需资质审核,就像开商铺一样简单。很多生意人看到了中医的商机,于是开起了中医店,从国内请个医生,找一个人当前台,就开始看病了。靠着卖中药、中成药以及针灸治疗、拔罐、推拿、艾灸等方法,一个医生每天至少能为店里赚到1000英镑,于是商家又开了第二个、第三个分店……这样兴起的中医连锁店层出不穷。”
汤淑兰把从1995年到2005年这10年称为中医的“无序竞争时期”。这期间出现了一批用商业模式经营中医诊所的连锁公司。他们在很多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以及商业街区都开了中医店。
“那些中医连锁公司的老板拿着地图,看哪里还没有店就在哪里开。10年间,英国遍地开满了中医店。这个时期的英国政府也不限制工签,不审核学历,只要交1.2万英镑的税钱,谁都可以办,来英国4年后,就可以得到永久居留身份,所以很多没有真正学过中医的人也办了工签来到英国从业。有的连锁公司每3个星期就开一间新诊所,因为诊所开得又快又多,甚至还有了自己的装修队。”汤淑兰说。
张静告诉记者,她以前在伦敦高档街区切尔西的中医诊所工作时,最多的时候,两个星期就给店里赚到了1.6万英镑,而她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000英镑。王以胜最初是在北京同仁堂伦敦分店工作,由于店里管吃管住,他拿到的工资就更少,每月只有400多英镑。
由于是中医连锁店给办理的工作签证,所以这些从中国来的医生要一直为店铺打工4年,才能拿到永久居留身份,4年后,有的医生选择离开连锁店自己开店,但是更多的像张静和王以胜这样只懂得看病、不懂得经营生意的医生,还是继续打工。中医店的老板也因此而获得了暴利,赚得盆满钵满。
中医药生意的火爆也催生了中医药产品批发业的迅猛发展。程铭钊透露,当时英国最大的中药经销商英国长城公司,靠出售中成药、中医器材等产品,赚足了银子,后来回国做起了房地产生意。
被中医连锁店从国内请来的医生也越来越多。据王以胜透露,他们从河南中医大学毕业后来英国当中医医生的人成立了一个校友会,有50多人。来英国中医连锁店当中医医生,在当年甚至成为国内中医学院的毕业生解决工作问题的一条出路。
英国公立大学:中医系的兴衰变化
由于中医发展势头蓬勃,在中医诊所任职成了很好的就业方向,以至于英国的一些大学也开办了中医课程。据汤淑兰了解,当时开设中医系、针灸系的公立大学一共有18家。程铭钊所在的Middlesex大学也是其中之一。
程铭钊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介绍说,当时Middlesex大学下设的健康和环境科学学院的负责人Henry Lee,是从中国香港来的。1997年,Henry Lee决定在Middlesex大学开设中医课程,按照中国的教学模式,教授针灸、中药和中医临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皮肤科的内容都有所涉及,采用5年教学制,前4年上理论课,最后一年去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实习。这个模式从1997年开始一直进行到2005年。后来,由于北京方面的费用大幅度增加,也因为英国学生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和金钱在学校学习,想要早点毕业赚钱,所以从2005年开始,Middlesex大学的中医班改成了4年制,主要学习针灸,实习也改为在学校基地完成。
程铭钊说,这些学生毕业后,只要懂得一点市场营销,做一个漂亮的网站,就可以自己开中医店接待病人了。
这些“中医速成班”培养出的学生水平如何呢?中医连锁店Herbmedic的老板陈晓轩向记者表示,他曾经雇用过几个Middlesex大学中医班毕业的学生,“事实证明,这些毕业生的水平与中国医生相去甚远,他们没有系统学过传统中医理论,很多人只会针灸,不会把脉,更不会开药。即使是做针灸,也只是照葫芦画瓢,达不到治病的效果,病人很不满意。不仅损失了病患资源,还损害了中医的声誉,让许多人认为中医是治不好病的”。
“治不好病的中医”却大有人在。由于有机可乘,混水摸鱼的人比比皆是。程铭钊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最开始过来的医生都是资质很高的,后来好医生不够了,一些中医连锁店老板只好到下级医院去找医生,这些医生很多是厂医,退休后过来英国‘打游击’。还有很多人是西医出身,但来英国以后不能做西医,只能做中医,他们自己都不信中医,更不可能用中医治好病。”
康泰中医馆里英国病人正在预约就诊
大浪淘沙阶段:中医必须“五脏俱全”
英国政府的开明,促进了中医的蓬勃发展,但同时因为缺乏监管,而导致了中医行业发展失控的局面。
“经过10年的接触,慢慢地英国人发现有的诊所能治好病,有的却不能,所以英国人看中医也变得小心了,中医渐渐就没有以前那么好做了。”汤淑兰说。
英国政府渐渐发现中医诊所参差不齐的状况后,在2004年决定进行立法管理,也就是实行欧盟的《传统植物药法》,该法令要求包括中药在内的传统植物药必须向成员国主管部门申请注册,只有经审批同意才能在欧盟市场上继续作为药品销售和使用。英国政府允许有10年过渡期,也就是从2014年开始执行。在此之前,中医诊所已购入的中成药可继续销售,直到保质期结束。
“按照这条法令,所有中成药进口必须申请许可,而许可的前提是对中成药中的每一种成分进行检验。”程铭钊说,“这项检测的成本很高,中药厂商对此没有兴趣,而中医诊所又没有实力承担。因此,直到过渡期结束,也没有中药通过注册。”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英国经济整体下滑,对中医业也是一个冲击,加上中医又面临着立法管理,前途未卜。汤淑兰认为,从2005年开始,中医药在英国进入了“大浪淘沙”的阶段。
“开在商业街的连锁店租金太高,很多诊所因为看不好病,生意也变得不好,再加上以前能一箱箱出售减肥药、人参蜂王浆等中成药,现在中成药进口受到限制,很多店铺撑不下去都关闭了。还有一些水平很好的中医医生的诊所,因为不善于经营也倒闭了。大连锁店关门,小诊所也倒闭,很多好医生只好去了瑞士,或者被迫改行。”汤淑兰说。
说到大型中医连锁店,陈晓轩是一个在英国中医业界无人不知晓的名字。他经营的Herbmedic中医连锁店在最高峰时期达到199家,同时期的大型中医连锁公司还有 DR.& Herbs、Dr.China等。陈晓轩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介绍说,2007年,他曾策划与另一家中医连锁公司“香港境外医疗”合作,收购Dr.China,然后在香港上市,不料却遇上金融危机,扩张计划随之流产。Herbmedic急剧缩水,大量店面被迫纷纷关闭,连锁店迅速缩减到55家,现在,尚在营业的只剩6家。
程铭钊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英国的中医药业带来致命打击。由于中医药在全民医疗免费的英国没有被纳入国民医疗保健系统。金融危机后,英国失业率上升,民众收入普遍减少,中医药成了不少英国人从家庭消费中删去的对象。Middlesex大学的中医班最初一届有30多个学生,到现在只有十几个人。一方面政府提高了公立大学的收费,从以前的免费到现在每年要付9000英镑学费,学习4年中医要花费3.6万英镑,而毕业后却不能确保找到工作,所以中医班的招生成了问题,现在这个班到2018年结业,之后就不再开中医课程班了。
陈晓轩认为,除了金融危机,导致自己中医生意迅速滑坡的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竞争者的互相竞价角逐,Herbmedic在扩张后期,每收购一家店面,都要付出很高的价格。
陈晓轩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透露,在生意惨淡的时期,光靠中医看病根本无法维持店面的正常运转。而许多店铺的房租合同都是长期的,不能中途终止,只好硬着头皮经营。为了维持店铺运转,应付高额的租金,中医店不得不动其他脑筋,增添了按摩等服务,其中也有个别色情服务。
行业的乱象也引起了英国政府的注意,陈晓轩说,从2012年开始,英国提高了工签的要求,首先对英语水平有了要求,雅思成绩要在7分以上,其次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后来干脆取消了中医店申请办理工签的资格,现在,所有的中医店都不能再从国内聘请医生了。
而对中医店生意造成致命打击的,还是英国政府对中成药进口的限制。据程铭钊透露,出售中成药占了对中医店收入来源的很大一部分比重。“中成药利润空间非常大,1英镑进口的药,可以10英镑卖出。这项限制不仅是中医药店,对中成药批发公司更是致命的打击。”程铭钊说。
对中成药的禁止,也严重考验着中医师的职业水平,很多诊所因此无法继续经营,特别是一些主要靠出售中成药的诊所,不得不退出行业。
王以胜医生笑道:“我以前有个病人,看中医生意好,自己也开了诊所,后来中成药不许卖了,他又不会开中药方,每次都打电话问我该配什么方子,这样下去自然混不长。”
程铭钊也认为,中医业从巅峰跌入低谷,其实也不是全无益处,在大浪淘沙的重新洗牌中,那些混水摸鱼的“江湖郎中”已被清洗出局,只有真正有资质的中医师才能留存下来。
“在英国做中医不仅要会看病,英文也要好,得懂得沟通、管理和经营,就是说得‘五脏俱全’。”汤淑兰笑着说。
平稳阶段:中医是没有国界的
经过了“大浪淘沙”的震荡和整理,很多中医店被淘汰出局,但是真正优秀的好医生却依然毫发无损。汤淑兰、程铭钊以及梅万方和儿子梅栋理开办的诊所仍然经营得很好,张静和王以胜也依然忙得不可开交。
在汤淑兰看来,现在其实是考验和体现医生整体水平的时候。“没有中成药并不要紧,可以自己开药方,中草药的进口是没有受限的。所以英国政府那些限制的“框框”,对真正有实力的中医医生没有影响。虽然英国经济遭遇滑坡,但是对英国人来说,看病并不是奢侈品,只要能真正治好病,他们是愿意在这方面花钱的。英国人开的中医诊所,经营得一直不错。很多中国人没有完全融入英国社会,没有真正了解英国市场文化,不理解该怎么去做,诊所的卫生条件、诊疗环境没能与时俱进,或者医生的英文和沟通能力有所欠缺,所以才会感到危机。只要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病人需求,是不愁经营不好的”。
汤淑兰认为,“在国内学习中医是分科的,而且要和西医结合学习,而在国外的中医,必须是全科,什么都得懂,什么病都要会看,不仅要会用中药,还要会针灸、走罐,而且不允许沾一点点西药,因为用西药是违法的。看病也必须要有效果,不然病人就不来。所以英国的中医在现实的磨练之下就像是回到了几千年前,是最地道的中医。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中医反而在海外。”
汤淑兰的中医导师是国医大师王绵之,现在已经过世,汤淑兰不仅跟王绵之学到了用中医治病的方法,更学会了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演化、推广、发展学到的东西。“思求经旨,演其所知。《黄帝内经》《伤寒论》里写的都是几千年前的理论和方子,治的也是中国人几百年几千年前的病,当时的生活条件、人体素质和环境跟现在完全不一样,英国的气候环境更是和《黄帝内经》《伤寒论》里的不一样,所以要把中医运用到现代社会、运用到西方人体质上,治疗他们的疾病。”汤淑兰说。
梅万方已经过世,他的儿子梅栋理自小就接触中医,在父亲中医诊所已经工作了17年。他说自己虽然不会说中文,但一生都活在中医里,深谙中医的精髓。
与中医连锁店不同,梅家的中医馆只有一个店面。梅栋理告诉记者,不过度发展,只打造一个核心的经营中心,是他们的经营理念。他说:“连锁经营方式,不利于确保质量和声誉,因为连锁经营要有固定的模式,例如,麦当劳里每个汉堡包的牛肉煎多长时间都是固定的。而中医是非常灵活的东西,每个患者的情况和对药物的反应都不一样。所以,把所有高质量的中医师,集中在同一个地方,让他们可以相互交流,交换看法,这比开设大量分店,每个店面放置一名医生要好很多。”
梅栋理经营的中医馆,宽敞、高雅而大气,有三层楼,馆里有8名医生,全部来自中国,5名推拿按摩师,来自世界各地,加上其他工作人员,共有40名员工,是英国最大的中医诊所,也是全欧洲最大的中医诊所之一。
“我们要做的,是搭建中西方交流的桥梁,让英国人真正地了解中医,了解中国中医理念、哲学。也就是要做‘中医文化的翻译者’,而不仅是展示者。”梅栋理说。他现在是世界中医药大会(WCCM)的副主席之一,每年向大会报告,介绍他如何为中医在英国和西方国家的发展“搭建桥梁”。
梅栋理认为,中医连锁店走入经营困境,除了外界的客观原因,很多问题也产生于自己本身,产生于经营者短视和利润至上的经营模式。这些经营者并无医学背景,绝大多数都是商人,在英国各地都采用统一的商业模式经营——在商业街开店、采用“1+1+1”(一个医生+一个按摩治疗师+一个接待员)的经营模式,不是按照实际需要而是按照疗程收费。这种模式短期内收益很大,但是缺少可持续发展性。
“我们的做法与此相反,我们会参考病人的病例,提供免费咨询,而且当我们认为无法用中医治疗时,就会推荐病人去医院接受西医治疗。”
梅栋里说:“很多中医诊所因为种种困难,纷纷倒闭,这对中医在英国发展是一件坏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一件好事,就像把一片有问题的森林烧掉,让它更好地重新生长。中医要想在英国更好发展,就需要好的推广者,也就是那些对病人负责的诊所,而不是单纯以赚钱为目的的生意人。”
很多人都说英国的中医药进入了“寒冬”期,汤淑兰却认为现在是进入了平稳期。“经过了风风雨雨和大浪淘沙,能生存下来的基本都是有实力的好医生和诊所。中医的哲学是阴盛必阳,阳盛必阴,阴阳互相消长转化,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平稳期正好可以思考,展望未来”。
汤淑兰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现在英国所有公立大学的中医针灸班都已经停掉了。原因有两点:一是市场需求减少;二是英国大学教出来的中医学生不适宜临床,也就是说看病效果不佳,也很难做到以此谋生。”但是私立的中医学校却一直都在,而她成立的“英国淑兰中医学院”是其中规模最大、最正规、也最被认可的。
淑兰中医学院中药班毕业的学生可以自动成为英国中医药学会的会员,而其他想要成为这个学会会员的医生都是要经过严格考试的。
为了让海外的中医教学更加规范和正规,淑兰中医学院去年还开始跟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面向外国人开设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从淑兰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将可以获得中国教育部颁发的学位证书。
很多人会认为外国人是学不好中医的,但淑兰学校毕业的英国人中医却做得很好。汤淑兰说 :“中医是不分国界的,不管是英国、法国还是中国人,只要深刻理解、领悟了中医,都可以做一个好医生。”
她教的英国学生在爱尔兰开了中医学校,学校的老师大部分也都是英国人,主管中医学校的Rob是她的第三代学生,她的第四代学生也开始主管教学了。
一提起中医,汤淑兰就兴致勃勃,她说,“中医优越于西医的,不仅是治疗皮肤病、妇科病、不孕不育症、精神压抑、头痛耳鸣、中风等西医无法解决的问题,更是整体观念。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让身体、心理、精神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除了自己的整体,还有与周围的和谐,与气候环境的和谐,天人合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