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排紫色血便,一检查直肠中有100多颗肿瘤
2017-01-17 10:48:50扬州晚报佚名查看次数:485
肚子不明疼痛,经常排出鲜红色及暗紫色血便……
扬州东区一女子到医院检查,结果把医生都惊呆了
原来该女子的大肠和直肠里,竟然长了100多颗大小不一的肿瘤
……
惊人
女子大肠里长100多颗肿瘤
刘女士父亲因肠道肿瘤动过几次大手术,最后带着满身病痛离世。从医生那儿,刘女士知道该病有一定的遗传性,所以一直隐隐有些担心。
去年下半年起,刘女士小腹部时不时地疼痛。开始,她以为是小毛病,尽管疼痛加剧,也没有太在意。直到去年年底,刘女士发现自己经常解出鲜红色及暗紫色血便。想到当年父亲的病症,她赶到市中医院检查。
“肠镜做下来,同事都惊呆了,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多瘤子。”市中医院外科门诊副主任医师史建中告诉记者,病人从大肠到直肠,长了100多颗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肿瘤,最小的黄豆大,最大的直径有3厘米,“这是多发性肠道息肉病,较为罕见,癌变大多在39岁到40岁之间。”
经过询问,史建中进一步了解到,刘女士的父亲就是患该病去世。“原本准备安排在年后手术,提前到年前。每迟一分钟,都会增加风险。”
治疗
取出大肠和一截直肠
20多天前,经过充分的准备,史建中及其手术团队为刘女士做了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手术。
整整6个小时,史建中与手术团队成员全神贯注。手术后,史建中描述:“大约有1.5米长,剪开后,从上到下全部是肿瘤。”
很快,切除的标本送去做病理。术后病理报告为:全结肠管状绒毛状腺瘤伴部分腺体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是结直肠癌,幸亏病人及时来,赶上癌转移、扩散前的最后一班车。”史建中说。
令人欣慰的是,在史建中的建议下,刘女士的弟弟也来检查,发现患有结肠多发息肉。“好在只有一两个息肉,在肠镜下就可以处理。”
提醒
多发性肠道息肉病会遗传
术后刘女士身体开始渐渐康复。史建中说,因为缺少了大肠,缺少吸收水份形成干燥大便的过程,大约在三个月内,病人进食后会很快排便。“会不停拉肚子,三个月后就会慢慢地好起来,排便的次数也会慢慢减少。”
史建中提醒,多发性肠道息肉病会遗传,病人直系亲属患病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4~6)倍,癌变的风险是一般人的(6~10)倍。“若父母或直系亲属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患者,一旦发现自己有大便出血、腹泻、大便变形等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另外,多发性肠道息肉病很容易复发。史建中表示:“这次出现在直肠,下次可能在盲肠发现。因此,息肉摘除后并非一劳永逸,定期做肠镜检查非常必要。”
什么是结肠癌?
结肠癌是发生在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且一般好发于患者的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在所有的结肠癌患者中,40岁-50岁直接的患者最为常见,男性也明显多于女性。
早期的结肠癌一般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结肠癌的患者还会陆续出现便前腹痛、黏液便或黏液脓性血便等情况。而当肿瘤发生溃破、失血时,患者还常常会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水肿等中毒症状。
结直肠癌成三大最常见恶性肿瘤
2016年11月16日,《结直肠癌家庭手册》在上海发布。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俗称大肠癌)是三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其中尤以45岁以上患者居多,占到了总患病人群的93.5%。
为什么男人们比女人更容易得癌?
最近一期《自然遗传学》,发表了一项关于癌症的新研究,波士顿的一群科学家给男性更容易患癌症,提供了一个遗传学的解释:他们认为女性细胞中携带了某些能保护基因的额外拷贝,这些拷贝可以防御细胞生长失去控制。
换句话说,在区分男人和女人的XY、XX染色体上,男人们天生对于预防癌症有着劣势条件。
在大多数人印象当中,男人比女人有着更多的酗酒、抽烟人数,也有更多的男人们暴露在危险的化工环境当中,这些因素在过去也往往被解读为男性癌症更高发的原因。
可是,在这项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认为这些解释并不充分,比如吸烟率在几十年里一直在下降,而全球的职业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可在多种癌症的患病率来看,男性仍比女性更容易患癌症,包括一些与烟草相关的肾癌,膀胱癌以及口腔癌等。
几乎所有类型的癌症,男性的发生率都高于女性。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差异可能很小,可能只有几个百分点,但某些癌症的发病率男性是女性的两到三倍。
我们先来看看在中国最多发的三种癌症:肺癌、胃癌、肝癌,这三种癌症的男女患者病例分别为2.67:1、1.5:1、3:1。
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男性比女性患癌风险高出20%,这20%对应的人数就是15万人。
“在我们的科室里面,也确实是男性病人更多,床位当中60%住着男病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滕理送说,除了乳腺癌、卵巢癌这些和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的癌症之外,男人们似乎更容易受到肿瘤的困扰。
“得癌的原因有各种各样。”滕理送说,简单来看,外因当中有烟、酒、雾霾这些化学因素;X射线这样的物理因素;HPV病毒这样的生物因素。
而写在基因上的“内因”,是最让人无奈的,“比如肠癌当中,有一种类型叫FAP,如果父亲得了这个毛病,儿子到30岁以后100%会得。”
给您提个醒!
6类人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1、有家族遗传史
2、喜欢吃高脂高蛋白食物
3、长期便秘便血
4、患肠道疾病、胆囊炎等相关慢性疾病
5、长期精神抑郁
6、长期熬夜
结直肠癌有五大前兆
1贫血
肿瘤生长需要大量血液供应。所以随着肿瘤的逐渐增长,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但不是贫血越重病人越晚期。部分右侧结肠癌病人往往首先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乏力、疲劳症状。
2大便习惯改变
早期可出现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随着肿瘤持续增长,导致肠腔狭窄出现进行性便秘。直肠癌患者除了便频外,还有排便不尽感,最初发生在清晨起床后,逐渐增多,每日数次或10多次,甚至夜间也大便数次。
3腹痛腹胀不适
肿瘤持续增长,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胀痛不适,往往是隐痛不适,可无胃肠道症状。由于缺乏特异性,常不被引起注意。
4腹部肿块
右侧结肠在解剖上具有腔大、壁薄的特点,肠腔内容物多为液体状,肿瘤可以向肠腔内生长,中后期60%~70%病人中可于右侧中腹部触及一个质硬肿块,这也提示右侧结肠癌可能的一个征象。
5便血
便血原因主要为大便与肿瘤表面摩擦所致。随着肿瘤不断生长,肿瘤出现坏死、溃疡而且分泌物增多,便血量增大,血呈鲜红色,当血液在肠道内存留时间较长时即为暗红色,多与粪便相混,有时还会出现血块。
很多患者往往是在出现腹痛、便血、大便习惯改变、严重贫血等症状后才就医诊断,此时肿瘤多已是中晚期,疗效往往差强人意。专家建议:”40~45岁以上的成人定期体检和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有家人患结直肠癌或其他恶性肿瘤者。对大众尤其是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对于预防结直肠癌发生及降低死亡率有重要作用。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1减少红肉及加工肉类食品的摄入。
2 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钙、维生素D、有机硫化物的食物,可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3 增加身体活动量,每日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按时作息。
4维持理想体重,腰围保持在男性90cm以下,女性85cm以下。
5 限酒,减少乙醇摄入,可降低其风险。
6.10%~15%的结直肠癌患者为遗传性结直肠肿瘤,因此,对亲属患有结直肠癌的人群尤应注重定期筛检,及时发现和切除肠道腺瘤等癌前病变。
扬州东区一女子到医院检查,结果把医生都惊呆了
原来该女子的大肠和直肠里,竟然长了100多颗大小不一的肿瘤
……
惊人
女子大肠里长100多颗肿瘤
刘女士父亲因肠道肿瘤动过几次大手术,最后带着满身病痛离世。从医生那儿,刘女士知道该病有一定的遗传性,所以一直隐隐有些担心。
去年下半年起,刘女士小腹部时不时地疼痛。开始,她以为是小毛病,尽管疼痛加剧,也没有太在意。直到去年年底,刘女士发现自己经常解出鲜红色及暗紫色血便。想到当年父亲的病症,她赶到市中医院检查。
“肠镜做下来,同事都惊呆了,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多瘤子。”市中医院外科门诊副主任医师史建中告诉记者,病人从大肠到直肠,长了100多颗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肿瘤,最小的黄豆大,最大的直径有3厘米,“这是多发性肠道息肉病,较为罕见,癌变大多在39岁到40岁之间。”
经过询问,史建中进一步了解到,刘女士的父亲就是患该病去世。“原本准备安排在年后手术,提前到年前。每迟一分钟,都会增加风险。”
治疗
取出大肠和一截直肠
20多天前,经过充分的准备,史建中及其手术团队为刘女士做了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手术。
整整6个小时,史建中与手术团队成员全神贯注。手术后,史建中描述:“大约有1.5米长,剪开后,从上到下全部是肿瘤。”
很快,切除的标本送去做病理。术后病理报告为:全结肠管状绒毛状腺瘤伴部分腺体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是结直肠癌,幸亏病人及时来,赶上癌转移、扩散前的最后一班车。”史建中说。
令人欣慰的是,在史建中的建议下,刘女士的弟弟也来检查,发现患有结肠多发息肉。“好在只有一两个息肉,在肠镜下就可以处理。”
提醒
多发性肠道息肉病会遗传
术后刘女士身体开始渐渐康复。史建中说,因为缺少了大肠,缺少吸收水份形成干燥大便的过程,大约在三个月内,病人进食后会很快排便。“会不停拉肚子,三个月后就会慢慢地好起来,排便的次数也会慢慢减少。”
史建中提醒,多发性肠道息肉病会遗传,病人直系亲属患病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4~6)倍,癌变的风险是一般人的(6~10)倍。“若父母或直系亲属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患者,一旦发现自己有大便出血、腹泻、大便变形等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另外,多发性肠道息肉病很容易复发。史建中表示:“这次出现在直肠,下次可能在盲肠发现。因此,息肉摘除后并非一劳永逸,定期做肠镜检查非常必要。”
什么是结肠癌?
结肠癌是发生在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且一般好发于患者的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在所有的结肠癌患者中,40岁-50岁直接的患者最为常见,男性也明显多于女性。
早期的结肠癌一般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结肠癌的患者还会陆续出现便前腹痛、黏液便或黏液脓性血便等情况。而当肿瘤发生溃破、失血时,患者还常常会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水肿等中毒症状。
结直肠癌成三大最常见恶性肿瘤
2016年11月16日,《结直肠癌家庭手册》在上海发布。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俗称大肠癌)是三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其中尤以45岁以上患者居多,占到了总患病人群的93.5%。
为什么男人们比女人更容易得癌?
最近一期《自然遗传学》,发表了一项关于癌症的新研究,波士顿的一群科学家给男性更容易患癌症,提供了一个遗传学的解释:他们认为女性细胞中携带了某些能保护基因的额外拷贝,这些拷贝可以防御细胞生长失去控制。
换句话说,在区分男人和女人的XY、XX染色体上,男人们天生对于预防癌症有着劣势条件。
在大多数人印象当中,男人比女人有着更多的酗酒、抽烟人数,也有更多的男人们暴露在危险的化工环境当中,这些因素在过去也往往被解读为男性癌症更高发的原因。
可是,在这项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认为这些解释并不充分,比如吸烟率在几十年里一直在下降,而全球的职业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可在多种癌症的患病率来看,男性仍比女性更容易患癌症,包括一些与烟草相关的肾癌,膀胱癌以及口腔癌等。
几乎所有类型的癌症,男性的发生率都高于女性。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差异可能很小,可能只有几个百分点,但某些癌症的发病率男性是女性的两到三倍。
我们先来看看在中国最多发的三种癌症:肺癌、胃癌、肝癌,这三种癌症的男女患者病例分别为2.67:1、1.5:1、3:1。
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男性比女性患癌风险高出20%,这20%对应的人数就是15万人。
“在我们的科室里面,也确实是男性病人更多,床位当中60%住着男病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滕理送说,除了乳腺癌、卵巢癌这些和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的癌症之外,男人们似乎更容易受到肿瘤的困扰。
“得癌的原因有各种各样。”滕理送说,简单来看,外因当中有烟、酒、雾霾这些化学因素;X射线这样的物理因素;HPV病毒这样的生物因素。
而写在基因上的“内因”,是最让人无奈的,“比如肠癌当中,有一种类型叫FAP,如果父亲得了这个毛病,儿子到30岁以后100%会得。”
给您提个醒!
6类人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1、有家族遗传史
2、喜欢吃高脂高蛋白食物
3、长期便秘便血
4、患肠道疾病、胆囊炎等相关慢性疾病
5、长期精神抑郁
6、长期熬夜
结直肠癌有五大前兆
1贫血
肿瘤生长需要大量血液供应。所以随着肿瘤的逐渐增长,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但不是贫血越重病人越晚期。部分右侧结肠癌病人往往首先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乏力、疲劳症状。
2大便习惯改变
早期可出现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随着肿瘤持续增长,导致肠腔狭窄出现进行性便秘。直肠癌患者除了便频外,还有排便不尽感,最初发生在清晨起床后,逐渐增多,每日数次或10多次,甚至夜间也大便数次。
3腹痛腹胀不适
肿瘤持续增长,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胀痛不适,往往是隐痛不适,可无胃肠道症状。由于缺乏特异性,常不被引起注意。
4腹部肿块
右侧结肠在解剖上具有腔大、壁薄的特点,肠腔内容物多为液体状,肿瘤可以向肠腔内生长,中后期60%~70%病人中可于右侧中腹部触及一个质硬肿块,这也提示右侧结肠癌可能的一个征象。
5便血
便血原因主要为大便与肿瘤表面摩擦所致。随着肿瘤不断生长,肿瘤出现坏死、溃疡而且分泌物增多,便血量增大,血呈鲜红色,当血液在肠道内存留时间较长时即为暗红色,多与粪便相混,有时还会出现血块。
很多患者往往是在出现腹痛、便血、大便习惯改变、严重贫血等症状后才就医诊断,此时肿瘤多已是中晚期,疗效往往差强人意。专家建议:”40~45岁以上的成人定期体检和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有家人患结直肠癌或其他恶性肿瘤者。对大众尤其是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对于预防结直肠癌发生及降低死亡率有重要作用。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1减少红肉及加工肉类食品的摄入。
2 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钙、维生素D、有机硫化物的食物,可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3 增加身体活动量,每日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按时作息。
4维持理想体重,腰围保持在男性90cm以下,女性85cm以下。
5 限酒,减少乙醇摄入,可降低其风险。
6.10%~15%的结直肠癌患者为遗传性结直肠肿瘤,因此,对亲属患有结直肠癌的人群尤应注重定期筛检,及时发现和切除肠道腺瘤等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