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厦门推进家庭医生服务 让市民有属于自己的医生

2017-01-15 11:26:06福建日报佚名查看次数:350
  厦门以“三师共管”团队服务为特色,重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形成居民与专科医师、全科医师、健康管理师一起签约的单个医疗服务链模式,为分级诊疗探索出新蓝本。
  签约覆盖率超预期
  近日,家住厦门禾祥东路的谢大妈早早起床,为卧病在床的爱人林大爷两周一次的抽血检查做准备。9时15分,林大爷的家庭医生许尚仁医师、李素敏护士长准时到达。不到30分钟,检查、交代注意事项和消毒换药全部完成。

  这就是每天发生在厦门很多患者家里的温馨一幕。
  然而,一年前,要完成一次复诊,谢大妈必须起早摸黑将林大爷推到医院排队,经常一等就是几个小时,苦不堪言。作为厦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首批受益患者,对两种大不相同的就医经历,谢大妈和林大爷有说不出的感慨。
  像林大爷这样享受到厦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患者并非个案。截至上月31日,全市共完成签约479442人,覆盖家庭户26万,户覆盖率38.39%。签约重点突出“慢病先行,长者优先”原则,已签约高血压病人125597人,覆盖率39.57%;签约糖尿病病人57074人,覆盖率34.85%。签约65岁以上老年人101974人,签约覆盖率51.90%。“三师共管”慢病病人续签率87.48%,患者高危家庭成员签约率80.85%。厦门市卫计委委托第三方对全市38家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调查显示,居民在签约基层医疗机构的首诊意愿达91%,签约居民对签约机构的总体满意度达92%。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仅实施两个多月,签约覆盖率就超过国务院提出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15%覆盖率的要求。由此,“急病上医院、慢病下社区;确诊到医院、监测在社区;手术上医院、康复回社区;专科上医院、全科在社区”的就医习惯和理念在厦门有效推广。

  提供签约品牌服务
  2016年9月,作为全国首批家庭医生签约试点城市之一,厦门重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厦门市卫计委副主任洪丰颖介绍说,厦门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坚持“三师共管”,实行以家庭医生为责任主体、专科医生为技术支撑、健康管理师为辅助的团队模式,为居民提供签约品牌服务。
  据悉,自2014年以来,厦门就以慢性病(高血压病、糖尿病)为突破口,进行“三师共管”式签约服务,由此带动其他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等共计192万诊疗人次下到基层。此举,既有效分流了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患者,又提升了基层的诊治水平和能力,使签约管理的慢性病人规范管理率和控制达标率较“三师共管”前提高20%以上。
  为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配套出台的系列政策,让签约居民享受到“多快好省”的获得感。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签约对象可酌情开具4-8周用药;开设绿色转诊通道,可比没签约患者提前三天预约大医院专家门诊;签约居民有专门的签约服务区和独立的诊疗服务区,可享受专科医师个性化技术指导等;取消签约人员部分门诊及住院的起付标准。
  厦门市卫计委的统计显示,自去年9月5日上线签约至11月1日,签约居民中已有24781人次享受到4周及以上的长处方。与原有慢病病人每周到大医院开药相比,签约慢病病人每人每年可节省挂号诊疗费828元。按目前签约的慢病病人50%人员享受长处方测算,仅挂号诊察费就可节约6228万元,一年可为签约居民减免1.55亿元费用支出。

  鼓励医生加入签约
  厦门“三师共管”创造性地提出由健康管理向全科、由全科向专科的分级诊疗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三师共管”家庭签约是典型的团队式服务组合,不仅管治病,还管病人并发症筛查、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并对病人的高危家庭成员进行疾病筛查和管理。这种模式是以医院为中心向以医生为中心转变,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市民健康为中心转变,起到了让市民“不生病、少生病、在家门口看好病”的效果。
  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效推进,基层服务人员不足成为制约厦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拓展的瓶颈。厦门市卫计委主任杨叔禹表示,为破解这一难题,未来将鼓励医院的退休医生、在职医生自愿加入到“家庭医签”中来。从宏观上来看,这可以盘活现有医疗资源,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还将加强人员培训,从全科医生培训、健康管理师培训、健康管理员培训等多途径为签约团队增加新生力量,把重点人群区分出来,进行动态管理。
  “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重点人群的指标监测,有效减少随访工作量。通过手机APP软件进行健康管理,进一步优化信息系统,在数据统计、信息共享方面打造健康大数据理念。”杨叔禹说。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3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