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果塔拉吉·彭措热登:南派藏医的家族守望者

2016-07-04 11:15:04中国新闻网 王忆晖查看次数:394
  17年前,康藏地区的甘孜德格县白垭乡阿池村大雪封山,藏医果塔拉吉?彭措热登收养28个孤儿办的小学校眼看要断粮,其友人向媒体求助,记者前往采访报道,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双手、眼睛和心灵都格外柔软的当地名医。在小学校里免费吃住并学习藏文藏医文化知识的孩子们在地上铺灰学字,但他们是快乐的,围拥在这个曾经的白玉县藏医院院长面前,争着喊他“阿爸”。
  17年过去,被彭措热登养大了的孩子们,大多成了医生或出家成为僧人。
  
  彭措热登给病人实施火灸

  在他眼中,他教过藏医知识的学生们就像星星之火一样,可以燎原藏医复兴的大希望。为此,多年来他义务讲学带徒,培养了大量优秀藏医人才,充实到各乡村建立藏医门诊,为甘孜州乡村医疗卫生战线输送了新生力量,纷纷成为基层卫生单位骨干。他的学生经甘孜州藏医院按中等专业水平考核,合格率为98%。他亲自组建了白玉县藏医院并多年任职院长,协建石渠县藏医院、得荣县藏医院,帮助一些寺庙建立藏医诊所。直到今天,彭措热登每天都在带徒教学,他在金沙江畔建立的阿池藏医院中,每天都有学生前来学习观摩,附近县还专门送来学生参加免费培训。学生来学医都是免费吃住的,一些学生学成后开诊所当医生,靠一技之长盖起了房子。

  “我们藏医有很多很多好东西”
  藏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民族医药的典型代表,以其悠久的历史、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药理效果屹立世界传统医学之林,历史源远流长,古象雄时代就发明了外科手术使用动物筋缝合、伤口愈后无需拆线的先进医术。彭措热登家里复制收藏了一整套早已失传的藏医外科手术器械,他向记者演示了一些手术规程,这样说:“我们藏医有很多很多好东西,可惜知道的人不多啊!”
  藏医药保养身体、抗拒病毒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独具特色,诊断方法采用望闻问切,尤其重视舌苔与早晨首次小便的变化。在历史上藏医药形成南北两派,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是藏医药发祥地之一,南派藏医之源。彭措热登出身正宗传承的藏医世家,是南派藏医泰斗级人物,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1943年,彭措热登生于五代传承的德格果塔藏医世家,祖上为康区四大土司之一德格土司的贵族官员。他从8岁至12岁学习藏文知识,12岁起师从祖父尕玛多登学习家传医术,遍览藏医药典,在八邦寺接受诸多藏医大师的灌顶传承及殊胜秘诀,通过多年行医,积累了丰富的藏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精通藏医内科、外科、蒸汽等疗法,熟练掌握藏医手术操作规程,尤其擅长火灸疗法,结合传统藏医和现代西医科技,诊断准确率达到应诊病人的90%以上,救治的汉藏各民族患者不计其数,被当地人誉为康藏的“华佗”。
  多年来,他的藏医论文被西藏民族杂志社重点刊用,多次受邀到省内外开展巡诊服务,于1988年10月取得藏医主治医师证书。1989年1月取得副主任医师证书,1998年7月由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中医管理局授予首届“四川省名中医”称号,同年受邀前往四川省中医学院讲学,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专辑报道,并以专家身份前往美国华盛顿参加“首届国际藏医学术研讨会”,之后接受联合国卫生组织邀请前往纽约,出席“国际艾滋病研究会”。2000年10月,被甘孜州卫生局聘为州藏医药研究所副研究员。2010年参加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和藏医药研究所举办的全国藏医高级研修班,次年开始连续4年受邀在北京藏医院进行专家坐诊,在年度考核中被院党委评为优秀个人。2011年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聘为第四批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任期三年。2012年,北京藏医院开展名老藏医师带徒工作,他被指定为两名指导老师之一。

  “我最喜欢穷的人”
  彭措热登多次参加国际国内藏医学术研讨会,曾被美国人极力挽留出国行医,但他都婉言谢绝了。在藏地治病行医是他最大的快乐,作为藏医比内地医生还要苦累,但他乐此不疲,总是说:“比起患者的病痛,累些苦些算不上什么,要不还要我们这些医生干什么?”
  多年行医生涯中,彭措热登一直秉持治病救人的信念,以没有傲慢的慈悲心对待患者,行医对象无高低贵贱之分,不分远近亲疏,不看人情物面,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深受当地农牧民好评。
  他说,果塔的行医伦理就是不可攀高附贵,不可牟取暴利,不图名不图利,默默奉献。这是果塔医术的灵魂。 
  为解决边远山区农牧民吃药看病难问题,他曾亲自带队开展巡回诊疗服务,1994年一个月就巡诊2000人次,还定期到山区为孤寡老人和特困户看病,病人解除病痛后,向他双手献上“祛病扶危,诚心诚意”的锦旗,热泪横流。
  2003年,彭措热登治好了不能说话的扎西拥措,她们全家在感谢信中这样说:“四面八方的病人聚在阿池藏医院,病人中有德格的,有白玉的,有西藏的,有藏有汉,有本州的,也有外州的,他整天跑里跑外,查尿、摸脉、配药,一丝不苟处理每一个病人,彭措热登医生那种医德、善良心和一举一动值得永远学习。”2005年,他治好了大医院都没法医治的一个幼儿的眼病,孩子家里送来了“康巴神医,还我双目还我光明”的锦旗,现在这个孩子已经长大了,成为了老师,一直都非常感激他。
  缺医少药是国内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德格也存在这一情况。“我最喜欢穷的人,这些病人太可怜,我经常想哭!” 彭措热登提起没钱治病的患者,非常难受地这样说。这些年来,他的阿池藏医院不以盈利为目的,对贫穷患者一律免费诊治。一个病重的石渠女孩前来求医时,已经身无分文,立即获赠了价值5000多元的上好藏药,他这好心肠藏医阿爸的故事,在石渠县传得很广。孤女江央拉姆在差点病死的境遇下遇到彭措热登,绝处逢生被救治好了,在照料病情中她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就再也不想离开,现在还留在彭措热登的藏医院。
  由于医德医风好、诊断准确、药效显著,辽宁、天津、上海、成都、西藏等地的患者也慕名前来,或邮购藏药。目前,阿池藏医院发展迅速,先后建立了住院部和制药部,平均每天诊疗人次七八十人,每年诊疗人数达2万以上。住院部床位有40多张,但住院人数最多达到每天100多人,床位不够,病人就搭建帐篷,住车库。他们信任阿爸,信任在这里可以重获健康。有人向住院部捐赠了铁制病床,记者看到病人们心情舒缓,有的还在病房里的小黑板上抽暇学习藏文知识。在这里,没钱的病人彭措热登都是免费医治并无偿提供吃住的。
  每天八点半,太阳照亮了金沙江水,病人们开始纷至沓来,有的捧着哈达,有的托着酥油,有的拿着新鲜药草来置换成药,有的病人甚至跪在了彭措热登面前。遇到家境窘迫的病人,他总是一笔划过,成百上千的药品直接送出。记者采访半天的时间,就看到他免除了两个人的药费。据悉,平均每年都会贴补贫穷病人上万元的药费,医者仁心,情义拳拳。病人献上的哈达和酥油,无言地表达着他们的感激之情。这种患者对医生绝对信任、感激和仰慕,令人感动。

  “做药,凭本事更凭良心”
  彭措热登擅长配制各种常用、名贵藏药,而研制新药是他医者之能的最大特点。
  他说,藏药研究离不开行医和临床运用这个基础,为此他谢绝行政管理职位,一直坚守临床一线。通过多年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深谙寒热药性的搭配,从1975年起,至今一直在精研各种特色藏药。经反复临床实验和论证,1992年成功配制出“珍珠七十”系列等11种传统名贵藏药;1995年起在白玉县藏医院院长任上研制的“苦空久松日布”、“导曼久阿日布”、“卡那久巴日布”三种疗效突出的药品曾获国家药准字号;2005年在阿池藏医院研制出胆结石特效药“仁青都孜扎觉”,为进一步开发“仁青”系列药品打下良好基础。现在,他自行配制的纯正藏药达160多种,有效果突出的心脏药、胆结石药、肝病药、偏头痛药和口腔溃疡药等,其中治疗肝包囊虫的堆子汀秋药品,疗效明显,口碑突出。胆结石药也很受欢迎,一般吃6个月就可见效,他介绍说,0.8厘米以内的胆结石都可化掉,大的可以化小。
  37岁的洛绒志玛于2014年6月17日入院甘孜州人民医院,肝包囊虫病情十分严重。吃了阿爸的堆子汀秋药后效果显著,但她不遵医嘱又病情复发。再次上门求药的她告诉记者,服用彭措热登配制的肝包囊虫药一年费用1260元,1天吃3次药,3种不同的药品搭配,她吃了一年后病区就不疼了。为了提醒肝包囊虫病人各种该注意的问题,他专门印刷了医嘱事项,洛绒志玛拿了好几张回去,说多谢彭措热登好心提醒,这次一定注意。
  由于堆子汀秋疗效突出,甚至有人冒充病人来开方拿药,然后加价十倍到外边倒卖牟利。现在彭措热登看病开药必须先验医院相关检查单,以免堆子汀秋药这样被无序倒卖。
  记者看到,彭措热登的制药部院里晾晒着治疗发炎的“巴巴达”药材,香气清幽,房间里则堆满了一麻袋一麻袋的药材,几无容身之处。他告诉记者,藏药采药非常严格,同一药草,不同季节的采集部位都有讲究,根部茎部不可混淆,采药时也不能太快,否则会误采旁边的非药植物,有些单采花瓣的,一天辛苦下来不过采得一两。采药回来,阴干还是晒干都有不同要求。他们自采药材占比所需的三分之一,工作量很大。
  采药辛苦,制药更难。他说,单说堆子汀秋药配方就有上百味药材,配制工序繁琐,非常辛苦,有时感觉都坚持不下去了,但是看到病人很可怜,一咬牙又坚持下来。
  虽然诸般不易,但彭措热登制药从不偷工减料,用祖传秘方精制的纯正藏药只有药材和水,真材实料,没有任何防腐剂成分,保质期可达5年,疗效奇佳。说到市面上有些藏药厂商往往偷偷减少贵重药材的分量、以廉价药材相抵,阿爸长叹一口气;“那样的药有什么好疗效呢?做药,凭本事更凭良心!”

  “如果政策落实,我能做得更多更好”
  记者采访了解到,果塔家族的藏医药传承起源于1787年出生的第一代医师嘎玛罗萨,到现在已传承六代,彭措热登长子泽翁多吉和侄子仁真旺嘉成为下一代果塔医术传人。现在,彭措热登已经走出一条诊脉治病、授徒育人、药品研制的路子,他衷心希望果塔传人和所有学生肩负起继承和发展南派藏医学的重任,永远不要间断用医药救治众生之苦的行善长河。在这个意义上,他是南派藏医的家族守望者,对于南派藏医文化,果塔家族用六代传承的拳拳之心,守望着这一甘露明珠般珍贵的雪域医学。
  但是,作为世家名医的彭措热登多年来一直面对身份尴尬的困境。1999年国家出台关于颁发行医资格证的新政后,面对西医化管理政策和正规学历要求,他没有获证,深感失望。
  果塔第六代传人泽翁多吉告诉记者,他6-14岁学习藏文;14岁开始师从父亲学医;1990年入学白玉县藏医院乡村医药培训班,学制4年;1994年毕业开始在白玉县藏医院正式行医,下班就在父亲那里学习祖传医术、药方配制等各方面知识;2001年接受甘孜县甲登活佛聘请,在其学校任教一年,教授藏医知识。由于学习传承条件始终在藏文和藏医文化背景下进行,至今不能通晓汉文,不能适应相关考试,所以也没有获得行医资格证。这使得他十分伤心,有时甚至产生了不再从事医生行业的想法。
  家传医术薪火不传的可能,成为彭措热登现在最大的心病。
  记者问他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想了想,说:“一是愿以后往生净土,二是希望用自己掌握的藏医药知识实实在在帮助病人和造福群众,希望能有专项政策扶持。如果政策落实,我能做得更多更好!”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2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