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儿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 其父一旁守候
2016-05-24 09:46:30 厦门晚报 苏奇查看次数:576
林先生和小萌
护士在舱内进行无菌操作
舱内活动空间狭小,仅有一台电视供患者打发时间
■小萌视频聊天时,会扮鬼脸、耍猴拳逗妈妈开心
【病情凶险】
发病
边化疗边等待骨髓供体 检查时疼得咬妈妈一口
小萌的父母都是厦门人,住在岛外。前些年,小萌的妈妈在广州帮亲戚打点生意,他跟着妈妈到了广州,在当地借读。
2014年10月13日,小萌放学回到家就一直喊肚子痛。辗转多家医院后,检查结果越来越不乐观,最终确诊患有严重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医生第一次跟我老婆谈这个情况,她快疯了。”林先生说,做了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后,母子俩没配上。医生建议,一边化疗一边到中华骨髓库寻找非亲缘供体,但一直都没配上。
做5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大约要30万元到50万元;如果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要50万元到80万元。“看着孩子这么痛苦,我们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治。”林先生说,化疗进行到第二个疗程时,小萌的病情有所缓解,“听到医生说,可以不用移植了,我们松了一大口气。”
接下来的几个月,小萌是在化疗和休养的交替中度过的。“孩子最怕做骨髓穿刺。去年6月复查时做‘骨穿’,他说很恨我们,还把他妈妈咬了一口。”后来,小萌的病情完全缓解,去年7月中旬,他顺利出院,回到了厦门。
复发
开学当天突然呕吐不止 幸运找到合适移植供体
在家休养了两个月,小萌满怀期待地准备上学了。报名手续都办好了,可就在2015年9月1日当天,变数陡生,小萌又喊肚子痛。刚到第一医院门口,他便开始呕吐不止。经检查,他确诊为白血病复发,情况比上次更严重,必须马上住院接受化疗。
在儿科化疗的第一个疗程还算顺利,可到了第二个疗程,小萌出现严重的真菌感染,高烧半月不退,父母亲都吓坏了。由于情况复杂,儿科建议小萌转诊到血液科,此时,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了最好的选择。
小萌又开始了一边化疗一边等待配型成功的日子。“很感谢血液科的骆宜茗医生,一直帮我们盯着,一有消息马上电话通知我们。”林先生说。幸运的是,这次在中华骨髓库一下子找到两名10个位点完全吻合的供体,十分罕见,其中一名武汉的志愿者表示愿意捐献,并接受了体检。
难关
冒险切除受感染肺片 靠吹气球恢复肺功能
由于小萌真菌感染太严重,肺内的曲霉菌结成了一个“球”,抗感染药物根本进不去。而感染关过不了,就做不了移植。“孩子的病情实在等不起,必须进行肺叶切除手术。但化疗后,孩子的抵抗力很差,能不能经得起手术也是一大考验。”骆宜茗说,为了不耽误移植时机,经医院血液科、胸外科等多科专家会诊,做出决定:尽管麻醉、手术都存在风险,仍须尽快手术。
春节前,小萌结了菌球的右上肺叶(人体共有五个肺叶,右三左二)被切除。“切下来的肺叶白白的,像牛皮癣,他妈妈都吓哭了。”林先生说。手术后,小萌有些肺不张,医生建议他通过吹气球来帮助自己尽快恢复肺功能。为了让小萌配合,林先生陪着他一起吹气球,好像在一起做游戏。
渡过了重重难关后,小萌于今年2月17日顺利进了移植舱,准备接受移植。小萌年纪小,身体又虚弱,需要由大人照顾。而妈妈又怀孕了,没办法陪他进舱,这个重任便落在了林先生身上。
【进舱移植】
悉心照料
监护仪突然响个不停
他从睡梦中猛地坐起
移植舱内的活动范围约20平方米,里面只有一台电视、两张病床和一张小桌子,由一块透明的玻璃与外界隔绝,眼睛能看得见,声音却传不进去,只能通过墙上的对讲电话与舱内的人说话。在38天里,林先生每天24小时守在小萌身边。
刚进舱时,小萌接受了9天的预处理,即超大剂量的化疗。骆宜茗说,预处理要将小萌体内癌细胞彻底杀灭,而他的免疫系统也会被摧毁,好比“杂草”被消灭,“禾苗”也跟着被杀死了。然后,在干净的“土地”上重新“种”上从捐献者体内采集的“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经过医护人员的“浇灌”,让“种子”萌发。
林先生说,在舱内的日子,他基本都睡不好。小萌身上经常要插着四五根管子,一天到晚点滴,他不时地为孩子测血压、体温,并进行护理。“孩子手上基本上没有好的血管,皮都烂掉了。”小萌非常怕痛,每次要抽血几乎都会哭,林先生每次都在一旁哄着他。
预处理时,小萌身体反应比较大,经常吐得整张床都脏了。林先生不仅要及时清理,每天还要为他擦洗身体两回。除了点滴外,小萌还需要吃大量的口服药,一般病人都是一把吃完,可他年纪小,吃起来不方便。林先生准备了个小碟,把药片掰成小块,再一点点塞进小萌嘴里,喂水帮他吞下。
有一个晚上,林先生在睡梦中听到心电监护仪“滴滴”响个不停。他猛地坐起,跨到小萌床边一瞧,发现孩子一动不动!“我当时吓死了,生怕孩子出什么事,那样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揉揉眼再仔细一瞧,原来,只是监护仪掉了,孩子睡得正香呢!
“与世隔绝”
三餐经消毒后都没滋味
靠电视和手机打发时间
林先生说,他有十多年的“烟龄”,以往一天要抽一两包烟。在移植舱的这些天,他不得不把烟戒了。舱内是无菌的,每天要消毒3次,里面比较干燥,烟瘾发作时更加难受。“还好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注意力都转移到照顾孩子上去了。”
移植舱里配了电视,可以帮助父子俩消磨时光。手机经过消毒后,也可以带入舱内,总算能与外界取得联系。因为身体难受,小萌在隔离舱里的多数时间话都不多。一有精神,小萌就会跟妈妈视频聊天。他也借机向妈妈撒撒娇,时不时在视频中咳几下。每天量体重时,小萌会一边耍猴拳一边扮鬼脸,让爸爸拍下来发给妈妈看。医生说,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小萌在病床上伸着懒腰,爸爸则窝在旁边的小床上,父子俩一起抱着手机玩游戏。
为了保证不受感染,舱内的饮食都须经严格消毒:饭菜必须煮得透透的,在送进舱时,还得经过紫外线和微波炉消毒。“我老婆更辛苦,在医院附近租了房,挺着个大肚子,做饭、送饭,每天往医院跑三趟,再把孩子换的衣物拿去清洗、消毒。”妈妈来送饭时,会在窗口看着舱里的父子俩,或通过对讲机跟小萌说说话。
林先生说,舱里的食物经过消毒后都失去了本来的滋味,小萌经常会念叨,出去以后想吃点什么。
移植成功
出舱时父子俩难掩激动
看到陌生人都觉得亲切
盼星星盼月亮,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终于从武汉运来了!今年2月25日,医生为小萌做了移植手术。
林先生说,移植造血干细胞其实跟输血差不多,回输完大约花了一个多小时。时间虽然很短,可父子俩的心里既充满希望又十分忐忑。而移植完后,“种子”萌发需要约两周时间,这期间,小萌的抵抗力仍很弱,感染的风险很大。
历尽千难万险后,最后的这段时日也是最难熬的。
小萌运气不错,并未发生太严重的并发症,只是出现了膀胱炎。那十来天,小萌老要撒尿,还来得特别急,而治疗的办法无非是补液利尿,这更加剧了尿频的症状,小萌经常尿了一床,有时一天要换好几次裤子,这些都需要爸爸及时帮他换洗、清理。
好在,小萌移植的干细胞成功植活了。
刚进舱时,林先生还很担心孩子,但在舱内的这些日子,小萌精神还算不错,父子俩总一起聊天。小萌问得最多的就是:“爸爸,还有多久能出去?”当得知马上就能出舱了,他兴奋极了。出舱时,林先生自己也难掩激动,看到走廊上的陌生人都觉得亲切。出舱后,他给小萌买了糖包,小家伙吃得可欢了。小萌还想吃肯德基,但知道自己的身体还不允许,便很乖地忍住,没要。
顺利出院
如此疑难病症厦门罕见
仍需接受后续治疗随访
转入普通病房后,小萌接受了一个多月的治疗,顺利克服了感染、排斥、并发症等困难,于本月初出院回家了。小萌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回到校园。
第一医院血液科执行主任徐兵教授介绍,小萌属于难治性白血病,治疗难度大,在国内知名医院治疗后复发,还有严重的肺部真菌感染,抵抗力极其低下,这种情况死亡率很高。由于采取的是非亲缘挽救性移植,会产生更严重的排斥反应,也可能危及生命,复发风险也较高,需要定期随访。如此棘手的难治性白血病治疗成功,填补了厦门的空白。
“这对医生是很大的考验,必须胆大心细。既要尽量保留移植物的抗白血病效果,又要尽可能减少排异反应。像走钢丝一样,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徐兵说,小萌必须克服感染、排斥、复发等几重难关,从目前来看,治疗效果不错,接下来还要继续使用抗排斥药并定期随访。
【链接】
干细胞移植后 血型会和捐献者一样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大剂量放化疗后,采集供者的造血干细胞,输注到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体内,帮患者重建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
主治医生骆宜茗说,只要HLA位点匹配即可,并没有对ABO血型有严格要求。她说,如果患者和捐献者两个人的血型不同,无论移植前患者的血型为何,移植后血型会逐渐转换过渡到供者血型。“另一个人的干细胞输入后,分化成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而血型其实就是红细胞表面抗原,所以也会发生改变。”但小萌和这名捐献者的血型原本就一样,所以并不会改变。
骆宜茗说,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血型发生改变,但皮肤、毛发等都不会变。“每个人的DNA都是不一样的,移植前全身各部位的DNA均一致。移植后则会出现血液DNA与其他部位DNA不一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