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厦门将新增几家新医院,来看看都在哪?
2016-04-18 11:57:53 厦门小城佚名查看次数:880
分级诊疗
部分肿瘤纳入其中
今年,厦门将逐步扩大慢病病种,将“慢病先行,三师共管”分级诊疗模式拓展至脑卒中、COPD、冠心病、高血脂症和乳腺癌等部分肿瘤的防治。主要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双向转诊机制,也将进一步规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配备必要的慢性病筛查系列设备,促进慢性病在基层早发现、早干预,推动基层首诊。2016年,厦门将培养更多的健康管理师,解决其专职岗位设置和服务收费标准。“三师共管”分级诊疗也将结合家庭医师签约服务,覆盖到健康人群。
与此同时,厦门将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的门诊部加入分级诊疗,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医防融合
将设慢病防治中心
2016年,厦门将重点强化“医防融合”慢病防治一体化工作体系建设,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医疗转诊总监”“公卫总监”。同时,成立市慢病防治中心,探索防治结合的长效机制。
厦门将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改革政策支持保障机制,改革医保支付办法,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保结算总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布点也将进一步完善。一批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将在今年投用。
此外,厦门市全科医师(家庭医师)临床培训实训基地将在今年建立,以加快培养全科医师。
三甲医院
力争各区至少一所
今年,厦门还将着力提升岛外医疗水平。积极推进岛外市第三医院、第五医院和市海沧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力争全市每个区至少都有一所三甲医院。同时,我市还启动了第一医院马銮湾医院、中山医院环东海域医院的前期工作。
厦门将继续推进“互联网+医疗”, 建立“互联网医院”,完善和推广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探索实施远程家庭健康监护,推动医疗机构之间医学影像信息共享工作,重点加强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信息化医疗服务。
国际医院标准(JCI)认证将在今年全面推广。在按国家医院标准达标的同时,厦门将引导各级医疗机构以国际医院标准为导向,开展HIMSS系统建设,提高医院现代化水平。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2016年“露脸”厦门的新医院
以下10家医院都是冲着三甲医院的目标去的↓↓↓
这些医院要竣工了——
第二医院三期扩建
位于集美区
2016年初已建成投用
规模:
新增床位500张。包括:1、1幢19层的医技综合楼、1幢6层的直线加速器楼等。
咱能得到的福利
三期建成后,集美老百姓“看病难、看病累”问题将得到明显改善。
海沧医院二期扩建
位于海沧区
2016年6月投用
规模:
计划新增床位350张。主要建设集门急诊、医技、住院为一体的综合大楼等。
咱能得到的福利
投用后将改善海沧区公共医疗卫生条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
五缘弘爱医院
位于湖里区
2015年年底,开工建设
2017年,主体竣工验收
规模:
将建成1380张床位。
咱能得到的福利
这是由厦门市仁爱基金会发起建设的非营利性医院,是与台北医学大学合作的项目,不仅要为五缘湾片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还要力争在服务技术、服务质量上比厦门现有的医院有所提升,满足更高层次的医疗需求。
第三医院康复病房综合楼(三期)
位于同安区祥平街道
2015年10月开工建设
2018年6月竣工
规模:
计划新增300张床位。
咱能得到的福利
除了建成康复病房综合楼外,还将对一期的四间手术室进行改造扩容。同安老百姓看病更方便、医疗环境更优质咯。
厦门市心脏中心新址
位于湖里区五缘湾片区
2015年9月底开建
规模:
建设600张床位。主要建设门急诊、住院、医技、教学与科研用房等。
咱能得到的福利
建成后,对合理利用厦门卫生资源,接轨国际医疗卫生领域,提升“海西”中心城市配套设施,为海峡两岸同胞提供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眼科中心扩建
位于湖里区五通片区
2015年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完成主体结构
2016年8月30日投入使用
规模:
厦门眼科中心扩建项目的床位数为925床。
咱能得到的福利
眼科中心目前年门诊量超40万人次,手术量4万余例,现有医疗用房十分拥挤,扩建后将极大地改善医疗环境,缓解“看病难、住院难”问题。
翔安医院
位于翔安区
2015年,完成主体工程的施工
2017年,竣工验收
规模:
计划建设1000张床位。主要建设门急诊楼、医技楼、住院楼、科研楼等。
咱能得到的福利
作为厦门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建成后对扩增厦门医疗资源、实现岛内外医疗服务一体化、促进厦门及厦门大学医、教、研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医院内科综合大楼暨院区综合改造
位于思明区
2015年基础完工,地下三层、地下二层主体结构完成。
2019年 预计完工
规模:
新增床位1100张。主要建设内科综合大楼、门诊医技综合楼等。
咱能得到的福利
建成后将改善第一医院医疗环境,突破医院业务发展瓶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位于湖里区五缘湾片区
2015年9月开工
2017年初建成
规模:
建设800张床位。
咱能得到的福利
是厦门市与复旦大学合作办医、提升厦门市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的重大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交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管理,厦门市将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重点专科,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进一步提升厦门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
位于思明区
2016年底开工
2019年初建成
规模:
按中山医院核定床位2500床标准进行终极改造
咱能得到的福利
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中山医院就医环境。
部分肿瘤纳入其中
今年,厦门将逐步扩大慢病病种,将“慢病先行,三师共管”分级诊疗模式拓展至脑卒中、COPD、冠心病、高血脂症和乳腺癌等部分肿瘤的防治。主要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双向转诊机制,也将进一步规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配备必要的慢性病筛查系列设备,促进慢性病在基层早发现、早干预,推动基层首诊。2016年,厦门将培养更多的健康管理师,解决其专职岗位设置和服务收费标准。“三师共管”分级诊疗也将结合家庭医师签约服务,覆盖到健康人群。
与此同时,厦门将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的门诊部加入分级诊疗,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医防融合
将设慢病防治中心
2016年,厦门将重点强化“医防融合”慢病防治一体化工作体系建设,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医疗转诊总监”“公卫总监”。同时,成立市慢病防治中心,探索防治结合的长效机制。
厦门将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改革政策支持保障机制,改革医保支付办法,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保结算总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布点也将进一步完善。一批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将在今年投用。
此外,厦门市全科医师(家庭医师)临床培训实训基地将在今年建立,以加快培养全科医师。
三甲医院
力争各区至少一所
今年,厦门还将着力提升岛外医疗水平。积极推进岛外市第三医院、第五医院和市海沧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力争全市每个区至少都有一所三甲医院。同时,我市还启动了第一医院马銮湾医院、中山医院环东海域医院的前期工作。
厦门将继续推进“互联网+医疗”, 建立“互联网医院”,完善和推广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探索实施远程家庭健康监护,推动医疗机构之间医学影像信息共享工作,重点加强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信息化医疗服务。
国际医院标准(JCI)认证将在今年全面推广。在按国家医院标准达标的同时,厦门将引导各级医疗机构以国际医院标准为导向,开展HIMSS系统建设,提高医院现代化水平。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2016年“露脸”厦门的新医院
以下10家医院都是冲着三甲医院的目标去的↓↓↓
这些医院要竣工了——
第二医院三期扩建
位于集美区
2016年初已建成投用
规模:
新增床位500张。包括:1、1幢19层的医技综合楼、1幢6层的直线加速器楼等。
咱能得到的福利
三期建成后,集美老百姓“看病难、看病累”问题将得到明显改善。
海沧医院二期扩建
位于海沧区
2016年6月投用
规模:
计划新增床位350张。主要建设集门急诊、医技、住院为一体的综合大楼等。
咱能得到的福利
投用后将改善海沧区公共医疗卫生条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
五缘弘爱医院
位于湖里区
2015年年底,开工建设
2017年,主体竣工验收
规模:
将建成1380张床位。
咱能得到的福利
这是由厦门市仁爱基金会发起建设的非营利性医院,是与台北医学大学合作的项目,不仅要为五缘湾片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还要力争在服务技术、服务质量上比厦门现有的医院有所提升,满足更高层次的医疗需求。
第三医院康复病房综合楼(三期)
位于同安区祥平街道
2015年10月开工建设
2018年6月竣工
规模:
计划新增300张床位。
咱能得到的福利
除了建成康复病房综合楼外,还将对一期的四间手术室进行改造扩容。同安老百姓看病更方便、医疗环境更优质咯。
厦门市心脏中心新址
位于湖里区五缘湾片区
2015年9月底开建
规模:
建设600张床位。主要建设门急诊、住院、医技、教学与科研用房等。
咱能得到的福利
建成后,对合理利用厦门卫生资源,接轨国际医疗卫生领域,提升“海西”中心城市配套设施,为海峡两岸同胞提供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眼科中心扩建
位于湖里区五通片区
2015年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完成主体结构
2016年8月30日投入使用
规模:
厦门眼科中心扩建项目的床位数为925床。
咱能得到的福利
眼科中心目前年门诊量超40万人次,手术量4万余例,现有医疗用房十分拥挤,扩建后将极大地改善医疗环境,缓解“看病难、住院难”问题。
翔安医院
位于翔安区
2015年,完成主体工程的施工
2017年,竣工验收
规模:
计划建设1000张床位。主要建设门急诊楼、医技楼、住院楼、科研楼等。
咱能得到的福利
作为厦门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建成后对扩增厦门医疗资源、实现岛内外医疗服务一体化、促进厦门及厦门大学医、教、研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医院内科综合大楼暨院区综合改造
位于思明区
2015年基础完工,地下三层、地下二层主体结构完成。
2019年 预计完工
规模:
新增床位1100张。主要建设内科综合大楼、门诊医技综合楼等。
咱能得到的福利
建成后将改善第一医院医疗环境,突破医院业务发展瓶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位于湖里区五缘湾片区
2015年9月开工
2017年初建成
规模:
建设800张床位。
咱能得到的福利
是厦门市与复旦大学合作办医、提升厦门市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的重大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交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管理,厦门市将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重点专科,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进一步提升厦门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
位于思明区
2016年底开工
2019年初建成
规模:
按中山医院核定床位2500床标准进行终极改造
咱能得到的福利
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中山医院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