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便血 竟是黑色素瘤作怪
本报讯(记者 刘蓉 通讯员 李琪彬 黄琳)提起便血,相信大多数人第一个反应会是痔疮。但是,便血是包括痔疮在内的多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严重的甚至是肠道恶性肿瘤的信号。不过,王女士没想到的是,她的便血是因为黑色素瘤引发的,因为这个黑色素瘤竟然长在离肛门仅2厘米的肛管里。
便血伴有块状物脱出 黑色素瘤长在肛管里
48岁的王女士,有痔疮病史。间断性便血、同时伴有肛门块状物脱出6年。由于脱出的块状物颜色较深且个头较大,到厦门市的几家大医院就诊时,不少医生怀疑是血栓性外痔。转至厦门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黄卫平处就诊时,经过仔细指诊并查看脱出的块状物,黄卫平觉得它不像外痔,更像是合并外痔的肿瘤,“脱出的块状物有2厘米×1.5厘米,在肛管里离肛门仅2厘米,位置很低,大便时伴随痔疮脱出,所以容易判断为外痔或混合痔。”
近日,黄卫平给王女士进行肿瘤切除后,经过病理化验,王女士的肛管内脱出的肿块果然不只是外痔,是平常长在体表的黑色素瘤。幸运的是,这个黑色素瘤目前还处于早中期。这也是中医院建院以来第一次接诊到长在肛管里的黑色素瘤,即便是厦门,目前也未查到文献资料,国内也极其罕见。
得知自己得的是黑色素瘤,惊奇之余,更多的是紧张,“毕竟是恶性的,这比彩票中奖的几率还低啊。”她庆幸还好不是晚期,也惋惜自己若能再早一点来治疗,就更好了。
位置奇特 预后或比皮肤黑色素瘤差
黑色素瘤的位置这么怪,黄卫平及相关医生都百思不得其解。对此,他专门请了其他相关医生,甚至是上海的专科医生进行远程会诊,给出的意见是,王女士患的是直肠原发性黑色素瘤。等王女士的伤口愈合后,下一步看是否需要扩大根治术,清扫肛管周围的淋巴组织。
黄卫平说,肛门直肠是继皮肤和视网膜后恶性黑色素瘤最常见的部位,但肛肠黑色素瘤只占了所有黑色素瘤的不到 3%,同时少于 1% 的肛门直肠恶性肿瘤是恶性黑色素瘤。尽管肛门直肠黏膜存在大量的黑色素细胞,但是只有 20% 的患者有明确的黑色素沉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肛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很多症状,如出血,常常与痔疮导致的便血症状混淆。与此同时,大部分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前是没有明显的胃肠道临床症状。
他强调,涉及胃肠道症状的黑色素瘤通常来源于已知部位的黑色素瘤转移,常见的是皮肤和视网膜黑色素瘤。但是,王女士是一个孤立性病变,之前没有皮肤或视网膜黑色素瘤,之前也没有病灶切除或肿瘤消退病史,临床特征结合免疫组化分析,可以明确该患者是 1 例罕见的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由于肠道黏膜表面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供应,因此累及肠道黏膜的黑色素瘤往往更加具有侵略性,而且预后或比皮肤黑色素瘤还差。60% 的患者在确诊时黑色素瘤已发生远处转移。
【链接】
如何鉴别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和普通色素痣应该如何鉴别呢?黄卫平介绍了判断痣发生恶变的ABCDE法:
A (Asymmetry),非对称性:黑色素瘤多为不规则,两边不对称。
B (Border),边缘不规则:黑色素瘤多参差不齐,凹凸不平,边缘不规则与周围分界不清。
C (Color),颜色改变:黑色素瘤在普通痣的基础上掺杂多种颜色,短期内突然加深、变黑、变蓝或褪色。
D (Diameter),增大:直径常超过5毫米。
E (Evolution、elevation/enlargement),演变、隆起或增大:可短期内迅速增大,周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如出血、溃疡、瘙痒、难愈合、疼痛或结痂等表现。周围出现许多新的小痣,专业术语称之为“卫星灶”,还可能出现区域淋巴结肿大,这是黑色素瘤的一个重要表现。
掌握以上特征,恶性黑色素瘤便不难鉴别,但对结构不良痣与早期恶性黑色素瘤仅凭肉眼较难区别,对怀疑病灶应及时就诊活检以获病理确诊。
【提醒】
多做皮肤及口腔黏膜的自检
黑色素瘤的预防,首先要从皮肤及口腔黏膜等的自我检查做起,多关注自己身上的痣及其变化。要了解自己的胎记、痣和斑点的外观。检查包括有无新发痣,原有痣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有无改变,表面有无破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