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首台“心血管风险评估仪”落户厦门三院

2015-11-11 09:27:53厦门日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619

 

市第三医院领导出席“心血管风险评估和患者教育项目”启动仪式。

  

▲护士教患者郑女士在心血管风险评估仪上填入资料。

  昨天上午,市第三医院举办“心血管风险评估和患者教育项目”启动仪式,这是我市首台心血管评估仪落户三院,突破传统健康管理模式,创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技术手段,开启了慢性病防控管理进入“移动健康管理”新时代。

  【背景资料】

  今年8月17日,“关注慢病—行动中国慢病综合管理全民促进计划”在京正式启动。该项目是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拟在全国200余家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以开展患者健康教育课堂、组织慢性病评估筛查、健康咨询、引导患者科学自我管理等为主要手段,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从而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和水平。

  文/本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彭月芗

  图/通讯员 郭胜杰

  转变传统慢病管理模式

  利用新技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作为慢性病之首,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国民死亡的首要原因。统计显示,我国心血管危险因素人群数量庞大,其中高血压患者高达2.7亿,血脂异常患者2.5亿,糖尿病患者1.14亿。估计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第三医院率先在厦门引进心血管风险评估仪,通过心血管风险评估管理系统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全面筛查,可以据此检出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高危人群,并制订出个性化的疾病干预方案,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让人们远离心血管疾病造成的生命危害。

  与国家数据库相连

  疾病分析报告更具权威性

  在心血管风险评估仪上填入资料,回答相应问题后,回院复查的郑女士拿到了心血管风险评估报告单,与第三医院心内科专家的意见一致,报告单上提示对冠状动脉和房颤要注意监测。“太方便了,只要输入个人资料,就能知道疾病走势,给我个性化意见,教我提前预防。”郑女士说,疾病走势的分析帮她对疾病的掌控有了更大的把握。同时,评估是免费的,对全社会开放。

  第三医院心内科主任崔勇说,心血管风险评估仪还与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中心数据库相连,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也是经过全国专家商讨后做出的结论,对疾病的诊治更具有针对性。因此,患者拿到的疾病走势分析报告与治疗建议方案更具有权威性与可操作性。

  崔勇主任还强调,首台心血管风险评估仪落户三院,大大方便岛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评估、自我监测。“我国已进入心脑血管病的井喷阶段,而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最新流行病学调研显示,我国高血压呈现“一高三低”的特点,即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他表示,接下来,三院将邀请基层社区的患者也到三院通过心血管风险评估仪的测试对自身心血管风险进行评估,把好源头关,真正对心血管疾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

  新技术有助提高慢性病管理成效

  厦门市第三医院院长叶惠龙表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许多心血管疾病由于发病隐匿、潜伏期长、病理过程复杂、治疗费用多等,如未能早期有效地、系统地治疗,往往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致残致死。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医疗水平提高,心血管疾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这次启动“心血管疾病评估与健康教育项目”,开通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窗口,就是让心血管疾病患者提前预知自己的身体状况,明确下一步的防治工作,这无论是对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还是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都是一个福音。该项目在厦门首家开展,不仅为厦门地区,尤其为同安地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慢病健康教育与管理平台,可以普及慢病防治知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风险高危人群的筛查率、治疗率和达标率。

  在对心血管疾病防控上,崔勇主任提醒市民,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应该留心自己的身体状况,需防患于未然,即做好一级预防的工作。首先,积极进行心血管风险因素的筛查与评估。其次,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和力求戒烟等等。最后,针对高危人群,应遵循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长期坚持抗血小板药物规范化治疗,进而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实现持久获益。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3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