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闽报告61例登革热病例 本地感染病例22例

2015-09-25 09:18:08大闽网本站编辑查看次数:694
闽报告61例登革热病例 本地感染病例22例

【注】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高热、恶寒,剧烈性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三痛”,伴有恶心、呕吐、乏力、厌食。第1次发热可达39~40℃。持续4~5天下降,症状减轻约1~3天后再次出现高热。在发病3~5天,多数病人首先在躯干两侧出现麻疹样红斑,逐渐向四肢发展,呈猩红热样皮疹,多伴浅表淋巴结肿大。

东快讯(记者林雅)昨日,福州不少人的微信好友圈都被“登革热”的信息刷屏了。东南快报(微博)记者从福建省卫计委获悉,截至9月24日17点共报告61例登革热病例,无死亡。其中输入性病例39例;本地感染病例22例。省卫计委专家提醒,若出现发热、全身酸痛、出疹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

“登革热”刷屏微信圈省 卫计委:防控工作正在开展

昨日,福州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都被“登革热”刷屏了,同时引起了不少的担忧。

随后,东南快报(微博)记者从省卫计委获悉,今年以来,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出现登革热流行,我国广东等多省相继报告了登革热病例。受此影响,我省持续有输入性的病例报告。截至9月24日17点,共报告61例登革热病例,无死亡。其中输入性病例39例;本地感染病例22例,分布在福州14例,莆田8例。尽管今年的疫情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下降,但是防控工作仍不能掉以轻心。

省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卫生计生、爱国卫生等部门密切协作,发动群众深入开展以灭蚊及清除蚊虫孳生地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落实了疫情主动监测、疫点灭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隔离治疗等措施,各项防控工作正有序、有效开展。

7-9月是发病高峰期专家 教你7招远离登革热

省卫计委的相关专家表示,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主要媒介是伊蚊(花斑蚊)。本病的流行与蚊密度有关,流行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此外,关于登革热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为主。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上述专家表示,预防登革热,做好防蚊灭蚊是关键,环境改造和环境处理是防蚊灭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环境改造方面,做好封、填、疏、排、清很重要。

同时,上述专家提醒,在环境处理方面,一是要控制水生和陆生植被;二是要冲刷河道水闸;三是定期清洗家庭水缸与养花容器;四是定期清洗家禽和家畜饲养环境;五是上门收集垃圾并推行垃圾分类管理。

省卫计委的专家还给个人预防登革热支了招。专家表示,做好七措施是关键。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6.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4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