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预约挂号体系建设需要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

2009-03-14 09:57:00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2141

    近日,有关"预约挂号"的新闻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热议,2月23日北京市卫生局就最近有媒体报道北京市预约挂号服务的相关情况做出说明,指出"预约挂号是挂号服务的一种便民形式,电话及网络预约挂号收费有政策依据,与贩号存在本质不同。"

    而在近日由卫生部下属《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社召开的"新医改形势下医疗服务信息化与预约挂号未来走向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医院、第三方机构进行三方会诊,对于国外医疗服务信息化的现状,是否应该提供预约挂号?如何提供预约挂号?如何收费?预约挂号的公益性等主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虽然对于一些具体问题与会专家有不同意见,但是与会大多数专家认为医疗服务的信息化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作为医疗信息化重要表现的预约挂号也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符合百姓利益,是解决看病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正不断地在改善民生、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难事、烦事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网络和电话订房、订机票、提前确定飞机仓位;用手机就可以缴纳水电费等越来越多为百姓所接受。

    在国内,通过中国移动12580,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等通信网络以及爱康国宾等新型健康咨询机构的第三方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极大的推动了医院服务的信息化进程。方便了用户,节省了许多就诊者的排队成本。北京大学公共学院教授、北京市卫生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周子君教授就认为如果我国的病人能做到70-80%的预约门诊,医院拥挤、相对无序的状况会得到很大改善。

    业内专家称,中国拥有13亿人口,为如此庞大的人群提供信息化的医疗服务,将是一个投资浩大的系统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室主任桁林研究员对此深表认同。"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际上最根本的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的医疗资源的严重紧缺。由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医疗服务信息化体系,既是历史的选择,也符合了政府新医改的趋势,并与"就医难"问题的阶段性状况相适应。

    而关键在于保持预约挂号的公益性。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洪宓女士认为所谓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是给老百姓尽可能地提供方便的、便捷的,质量尽可能优秀的,成本尽可能降低的服务。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北京协和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黄建始教授指出,医疗服务信息化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预约就诊在未来将越来越多,最后完全普及。预约就诊就是在知晓自身健康状况和医疗资源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有目的地就医,是满足人们个性化就医需求的必然。事实证明,如果让患者免费享受预约挂号服务,由于其不需要承担违约成本,必然导致非常高的就医失约率,造成医疗资源严重浪费。以广州某医院为例,其全面采用免费预约挂号,失约率较高。

    而当前的紧要问题,是需要对预约挂号市场加强监管,采取必要的政策制订,并对新产品、新服务制订配套的价格标准,杜绝操作与争议空间。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医疗信息化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只要遵循国家物价规定,其公益性质应得到肯定。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3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