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让百姓尝到医改“甜头”

2015-04-24 00:24:24厦门日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588

   叶惠龙院长近照。


   厦门市是全国医改试点城市。厦门市第三医院作为厦门岛外综合实力强劲的三级综合医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医改方案,积极推行分级诊疗管理,强化便民惠民措施;狠抓医疗质量,不断提高急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积极打造人文医院,不断提升社会公信力。通过医改,不仅让百姓真正尝到医改的“甜头”,也让医务人员感受到通过调整机制,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三院,听院长叶惠龙介绍该院在医改中的主要举措。
   本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彭月芗
   推广信息化管理平台
   形成三师共管运行机制
   作为首批接入分级诊疗协作平台的试点单位,厦门市第三医院将更好地帮助同安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六家卫生院实现对居民慢病的健康管理。
   院长叶惠龙说,“推行分级诊疗,就是要使三级医院真正走强、专、精的路子,真正做到医院处理大病,社区处理常见病。因此,规范社区培训,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常见病诊治能力很重要。”
   从2014年8月开始,市第三医院就着手开展一体化慢病分级诊疗管理工作,与同安2个社区、6个卫生院建立了糖友网管理的共建单位,每周选派高级专家定期下基层坐诊,进行结对帮扶,并对基层社区全科医师进行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诊疗培训,发放糖尿病友服务手册,指导健康管理师对社区内的慢性病患者进行建档、随访工作。社区的全科医师不仅在社区能够与第三医院的专家一起诊治病人,而且可以随时到第三医院进修学习,通过多种渠道对社区医师进行手把手传、帮、带,不断提高对慢病患者的管理与治疗水平。除此之外,第三医院还积极协助社区建立慢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慢病患者在“院前”健康管理、“院中”诊断治疗、“院后”疾病管理的医疗服务新体系;同时做好专科医师、全科医师、健康管理师“三师”共同管理慢性病的模式,最终实现慢病的防治结合,服务百姓。
   就分级诊疗的下一步工作,叶院长介绍,接下来,市第三医院将以大同社区与祥平社区为试点,逐步对慢性病分级诊疗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全区推广,最终与乡村卫生所、卫生院形成三级共管、三师共管良性运行机制。三级医院的专科医师只要每天打开信息平台,就能即时获取社区居民的慢病变化信息,及时指导调整诊疗方案。
   整合优化医疗资源
   紧急抢救无缝对接
   作为岛外三级医院,从同安的区域特点结合医院发展,做好病人服务,提升救治力量显得极为重要。
   “病人最迫切的希望,就是医院能够提高对疾病的救治能力,提高生存率。”叶院长说,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技术重点,除了千家万户最关心的产科、儿科,还有直接威胁到病人生命的如脑出血、心梗,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救治,关系到这些患者的生命和后期康复。这两年,第三医院一直注重提升对突发创伤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救治力量,这种突发疾病致死率高,且病人往往没有前兆,突然倒地,还给家人带来毁灭性的精神打击。能救治好患者,挽救整个家庭,对社会也有很大的意义。
   对此,第三医院近几年加大机制创新力度,着重整合医疗资源,形成跨科室、跨专业人员的有效组合。叶院长举例,在神经外科,增设脑血管专病区,把原来分散在各个科室的血管介入人员统一集中、统一管理,方便在急救时迅速调集,形成多学科紧密配合的抢救团队,让心脑血管疾病的救治达到无缝对接。“这种整合,不但救命,还能帮助患者的功能进行最大限度的恢复。”他强调,对急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关键是一条龙无缝对接,“也许就是那关键的几分几秒,就能挽救回一条鲜活的生命,拯救一个无助的家庭。”
   整合科室之余,还将整合设备与设施。叶院长说,原来,设备与手术区域分开,手术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时,只能搬动病人。接下来,三院将建立集约式的杂交手术室,不需要搬动患者,就可以在手术台上进行DSA、CT等设备检查。
   管理模式人性化
   打造宾馆式医院
   过去,医院普遍注重的是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不注重对患者心灵上的人文关爱,所以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率不高。“既要治病,又要人文,就是要让群众在第三医院就医时真正感受到医务工作者主动的关怀。”叶院长说。
   现在,第三医院构建了具有三院特色的人文医院管理模式,创新性地建立并实践人文医院标准及考核评价体系,由患者对医务人员进行评价,营造良好的理解人、尊重人、满足人、发展人的人文环境,激发了员工人文道德关爱,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今年,第三医院还将从硬件入手,改善病房环境,治理院内公共区域卫生,改善停车难的现状,努力将第三医院打造成一所宾馆式服务的医院。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3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