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今日热点 >> 查看内容

食疗也要问中医 药膳进补需用对

2014-11-13 17:29:07厦门晚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1055

2014年冬令中医调补宝典

  冬令进补是中医学治疗虚弱病症的一种重要调治方法。上周末“中医中药社区行”健康专列开进报业大厦,在华医馆坐诊的名老中医及中医师,现场为读者望闻问切,支招调理亚健康,而按照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药膳将药补与食补融为一体,提高了菜肴的营养价值和调理作用。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中医师和营养师是怎么说的。


  【滋补】

  1、煲药膳,药补食补按照中医学辨证施治

  厦门中医院主治营养医师陈红洁:药膳不但色、香、味、形俱佳,而且具有肥而不腻,补而不滞的特点,非常适用于康复保健。如枸杞、银耳、附子等有抗衰老作用的中药,可大胆配膳。不过,有些药膳也不能胡乱使用,必须按病情选择。否则,不但服后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   

  推荐药膳

  【参芪猪肉汤】 用黄芪30克,党参30克,瘦猪肉200克。文火共炖后,加少许盐调味,喝汤吃肉,两日1剂。本膳具有健脾补气,补精强壮的功效。适用于脾肺两虚,见有头晕、气短、动则汗出、语声低微、倦怠乏力者。

  【杞枣黑豆煲猪骨汤】 用猪排骨(或羊骨)300克,枸杞30克,黑豆50克,大枣30克,加水适量煎炖后去骨,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吃枸杞、黑豆、大枣,隔日1剂。本膳具有补血生精的作用。适用于血虚见有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者。

  【十全大补汤】选用龙骨或猪肚猪脚,或者鸭子,配上熟地、当归、白芍、黄芪、生山药、茯苓、芡实、薏仁、枸杞、灵芝等药材,也可随意搭配煲汤。这些药材多属于抗衰老增强抵抗力,一般人都可以结合平补。

  2、炖羊肉  简便有效的“冬藏”养生法

  国家一级营养师、厦门八方问健健康管理机构董事长许少雄: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冬藏”最好的养生方法之一,就是抓住两次吃羊肉的大节气,一是11月7日的立冬,二是12月22日的冬至,不喜欢肉食的人,可以吃小茴香菜,温补肾阳。冬天煲汤时,可适当放胡椒粉引火归元。

  推荐药膳

  【羊肉炖萝卜】羊肉性温热,秋冬食用,益气补虚、抗寒,尤其适合瘦弱、怕冷的虚寒体质的人补益。特别是经常感觉体力不支、疲劳感重的人要尤其补一补。但如果身体怕热,常大便燥结者,要少吃。炖羊肉时,要加点白萝卜润肺,中和羊肉的热性;搭配胡萝卜可补虚益气。

  【当归生姜羊肉汤】 用当归30克、生姜15克,羊肉(或牛骨)250克。加水适量,共炖熟加盐调味,饮汤吃肉。本方具有温中补虚、温阳散寒的功效。适用于脾肾阳虚,见有畏寒、肢冷、自汗、面色淡白、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者。

  【芡实羊肉汤】 用芡实l00克,羊肉100克,文火共煮2~3小时,加少许味精调味,喝汤吃肉。本方具有滋养强壮、补中益气、开胃健脾、固肾养精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而具有食欲不振、胃脘满闷、大便溏泻等症状者。

  【链接】

  厦门立冬宜温补 “四物汤”男女皆宜 

  陈红洁营养医师说,在厦门,立冬进补应以温补为主,即使体弱长寒的人进补,也不宜峻补,否则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自己平时也特别喜欢给患者推荐“四物汤”。他说四物是闽南人进补最常用的中药材。

  【四物汤配方】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四种中药材组成的,其中当归9g、川芎6g、白芍9g、熟地12g,可根据不同需要或不同的体质进行其它药材的加减,比如气虚,可加人参、黄芪;血瘀,加桃仁、红花等。

  【四物炖补】这样的药膳汤也特别适合女人常喝,可帮助人体活血化瘀、排除血块,还可以减轻月经期间的疼痛感,改善贫血状况,让手脚不易冰冷,能让人脸色红润、肌肤更光滑。对于男性则补中益气,补肾壮阳。无论是作为进补,还是调理身体,都是绝佳的选择。

  【四物汤做法】

  1.一般的可以用保温杯将洗净的药材放入杯内,将开水倒入,闷至10分钟左右方可饮用;

  2.像平时熬中药一样,将药材洗净,放入锅中(建议最好是砂锅)慢熬20-30分钟,将汁倒出,重复1-2次这样的动作,将所有的汁混在一起就可以了;

  3.最后一种就是将药材洗净后和其它食物(比如鸡、排骨一类的食物)一起放物锅中炖,具体时间请根据其它不同的食材自己把握。

  【四物汤副作用】

  1.对一些热性体质或内热比较大的人来说,服用四物汤容易上火、长痘痘。

  2.熟地、当归对有一些胃肠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容易引起腹泻。

  3.服用四物汤经常会感觉口干舌燥。

  4.小孩不宜服用,孕妇请咨询中医。

  【四物汤何时喝】

  女性喝一般在生理期结束后喝,生理期时不要喝,会有不良的作用;吃饭之前半小时服用效果较佳;感冒、发烧的时候不要喝。

  【诊疗】

  中药饮食调理  治病事半功倍

  阴虚火旺 慢性咽炎咳不出 健脾利湿多锻炼

■吴逸华

  曾女士(51岁):慢性咽炎的症状,最近十多天一直想咳咳不出来。

  吴逸华主任医师:慢性咽炎属于慢性迁延性疾病,不容易痊愈,但是与天气变化和身体免疫力强弱密切相关。曾女士系阴虚火旺,虚火上扰,以致咽喉不适,另外脾虚运化失衡、痰湿内生,阴虚火旺、炼液成痰,故咳痰咳不出。建议曾女士要重点增强体质,关注天气变化,注意保暖,平时注意健脾利湿,润肺养阴,疏肝理气;饮食上多吃梨、白萝卜、山药、薏米、红豆等等,多喝热水,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加强体育锻炼。

  脾胃虚寒  吃热吃冷都不行 山药薏米养脾胃

■黄芝恩

  郑女士(47岁):吃有些东西上火,吃凉茶又拉肚子。面色暗,舌头下有成片的紫色、血瘀。

  黄芝恩中医师:郑女士阴虚火旺,下焦虚寒,气滞血瘀,为虚寒性体质。上焦阴虚火旺,所以饮食温热性质的食物,会加重虚火;脾胃虚寒,脾失健运,不耐寒凉食物,过食寒凉则引起便溏。建议郑女士可以用中医中药调整身体的气机、平衡阴阳;饮食上注意少吃甜食和油腻、煎炸食品,少吃榴莲、芒果、桂圆等热性的瓜果,少喝冰镇饮料,多吃一些性味比较平和、滋阴润燥、健脾养胃的食品,如山药、薏米、梨、苹果等等。

  淤血阻滞  肩颈劳损头发晕 针灸理疗可活血

■唐学军

  林小姐(28岁):常坐办公室电脑前,肩颈劳损,时常隐隐作痛,偶尔伴有头晕。

  唐学军中医主治医师:颈肩肌肉劳损,常见于长期曲颈工作者,中医认为主要由于气滞血瘀所致,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可以配合针灸理疗,通过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此外,不要太过劳累,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平时约40-50分钟左右可活动活动脖子,做做颈椎操;平时注意保暖,防止颈部因受风着凉而加重。

  心血不足  失眠怕冷手脚冰 服归脾丸可缓解

■苏戊己

  王女士(49岁):睡眠不好,失眠,经常手脚冰凉,怕冷,说话做事力气不够,心气不足。

  苏戊己副主任医师: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从中医角度看,有心肾不交,心脾两虚,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胆气虚。王女士属于心脾气血两虚,可通过健脾补气、养血安神来调理,脾主四肢,通过健脾可使气血生化有源,手足冰凉即可缓解。建议可服用归脾丸,平时睡觉前用热水泡脚,可适当运动。

  气滞血瘀  胃癌术后伤元气 小米桂圆可作补

■刘明智

  魏先生(61岁):切除胃癌刚三个月,形容枯瘦,舌体胖大,脸上有斑,唇、舌暗红,有瘀点、瘀斑。

  刘明智中医师:魏先生切除胃癌后,正气大伤,气血虚弱,不能荣养肌表,故形容枯瘦;脾胃虚弱,无法运化水谷精微来供身体利用,痰湿内生,故舌体胖大;气血虚弱,不能正常运行,则导致气滞血瘀,故脸上有斑,唇舌暗红,并且有瘀点、瘀斑。建议魏先生饮食上多吃一些易消化、营养充足、健脾养胃的食品,如小米、山药、薏米、黑豆、大枣、桂圆、鸡、鱼、蛋、牛奶等等。

  肺燥脾湿  咽痒干咳老做梦 上火炒货要少吃

■曾毅龙

  杨女士(54岁):咽喉疼痛、咽痒、干咳,睡眠多梦,怕热多汗,气候一变就感冒,口干口苦。

  曾毅龙中医师:杨女士的情况与她年纪大、抵抗力下降有关,秋冬时节,燥邪易侵犯肺卫,影响肺之宣肃;加上进食温补肥甘厚腻之品,温补助胃火,胃火又可灼伤津液,导致肺津更伤,肥甘厚腻易化湿邪,碍脾之运化,从而形成肺燥脾湿。饮食宜清淡,少吃油炸烧烤及辛辣食物和坚果等易上火的炒货。建议可多食以下食物:雪梨、百合、木耳、银耳、甘蔗、薏米、赤小豆。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66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