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叔禹:医者要有人文素养 做“有人情味的医者”
医者,父母心。在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的杨叔禹医师看来,医学是冷峻的,但掌握医学的医者,面对的客体是有生命的人,应有人间温情。
名医名片
杨叔禹,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医师奖、厦门市科技重大贡献奖获得者。现任厦门市卫生局局长、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长期从事糖尿病以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等诊治,肿瘤患者术后及放疗、化疗后的中医调理,亚健康状态如睡眠障碍、便秘、自汗、盗汗等的中医调理等。
“‘世无长生不老之药,但有卫生之道。’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向丘处机求取长生之术时,丘处机如是直言……”走进杨叔禹医师的办公室时,他刚结束和丘处机的“切磋”,对中医养生颇有见解的他,先给来访的记者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杨叔禹医师的手边、书桌上、书柜中满是书籍,他说,中医是个宝,而先人留下的《黄帝内经》、《摄生消息论》等经典著作,更是让人受益匪浅。对于近年大家关注的医患关系,从事临床工作30多年、从北到南在多所医院工作过的杨叔禹说:一个好医者,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更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要做一个有人情味的医者。
小小听诊器 沟通大学问
杨叔禹告诉记者,多年来,尤其是近年来,他也深为医患关系寒冷而忧虑。医患关系好不好,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医疗效果,也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医学人文关怀的缺失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之一。那么,该如何提升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贴心服务呢?
“患者述说时,要认真倾听;对于患者的问候,要礼貌地回应,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关爱;要避免使用过多医学术语让患者困惑。”杨叔禹医师举例,医患沟通很重要,当医学技术的不可及和患者期望之间存在落差时,如果医务人员没有进行合理的疏导、解释,就极易导致患者情绪爆发。
此外,诊疗过程中,还应时刻注意一些细节的关爱。“但有些医务工作者抱怨,看病匆忙没有时间。其实,关怀应该成为一种习惯,自然而然而不是刻意为之。”
杨叔禹医师举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焕章教授深受患者爱戴。“在冬天,陈教授总是一边用手捂着听诊器一边问诊,问诊过后,听诊器也已捂热,再碰触患者,患者便不会感到冰冷。”
长短两椅子 冷暖医患情
上半年,杨叔禹医师带队去外地调研,在参观两家大型医院调研时遇到了 “两张椅子”的故事。
参观第一家医院时,众人发现,门诊部过道两旁摆放的椅子显得“迷你”,目测只有1.4米左右长。护士长解释,椅子这么设计,是为了不让患者或家属随意躺在椅子上,以免影响医院形象。
随后,杨叔禹和同行又来到另外一家医院,巧的是,手术室前同样放置着椅子,但和上一家医院的椅子比,眼前这所医院的明显较长也较宽,估计长2米。医生介绍:“手术时间一般要几个小时,在外等候的家属也很辛苦,这么设计,就是让他们累的时候可以有地方躺一下。”
“虽然是个小细节,但是两家医院对待患者的态度却截然不同,这就是我说的人情味。”在杨叔禹医师看来,医学是冷峻的,但掌握医学的医者,面对的客体是有生命的人,应有人间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