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袋里出现各种“剂” 市民看着迷糊用着担心
业内 可以控制水分或降低氧气,属无毒保鲜产品
提醒 自行烘培蛋糕可保鲜,但须防止包装袋破损
保鲜剂、脱氧剂等,都是通过吸收食品包装内的氧气和水分来保鲜。
据厦门晚报7月18日报道 “除氧剂、脱酸素剂、双吸剂、外控型食品保鲜剂……”超市内,不少直接入口的食品包装袋里,带有用小袋装着、类似食品干燥剂的产品。市民反映,由于对这些物质实在不了解,担心食品安全会受到影响。
【市民】
水果离了保鲜剂 立马“蔫”了
“红烧卤汁牛肉里,怎么还有一包‘504双吸剂’,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市民魏先生说,昨天,他到超市买了些小吃,准备回去就着啤酒吃,没想到一打开包装发现一包不明物质,看着像干燥剂,却写着“双吸剂”,也不知道是吸什么的。
市民钱小姐也向本报记者反映,不久前,她到一家水果店买葡萄,发现装葡萄的箱子有一包“保鲜剂”,就顺手扔了。没想到第二天葡萄就蔫了,有的快霉烂了,“没了保鲜剂就腐烂,不敢吃了!”钱小姐咬咬牙,把买来的葡萄全扔了。
昨日,记者在沃尔玛超市等市场调查发现,雪饼、豆饼、肉脯、鱿鱼干等食品包装袋里,普遍应用这些“剂”,而且叫法不一。
有些食品用的是常见的干燥剂,如旺旺雪饼,惠宜海苔。豆饼、菊花茶、玫瑰花茶、枸杞等,用的是“脱氧剂”或“高效能脱氧剂”。另外还有“外控型食品保鲜剂”等,从名称上看不出其功效。
【厂家】
用了不易发霉 属无毒产品
淘宝上有商家介绍,脱氧剂也叫吸氧剂或除氧剂,在日本叫脱酸素剂。它可以在半天或者两天时间内,将规定密封包装中的氧气的浓度由21%降至1%以下,从而达到防止各种物品和食物的霉变、油脂氧化、虫蛀、哈败、陈化、变色、锈蚀的目的。
“双吸剂到底是什么?”昨日,记者以月饼厂家名义,向生产企业南京天华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咨询。该企业工作人员解释说,“双吸剂”吸收的是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其产品原料是铁粉,属于无毒产品,由于有外包装,不直接接触食品,对人体无害。
记者注意到,“天华科技”位于南京,其官方网站上的介绍,该公司还生产吸氧剂、鲜肉保鲜剂、果蔬保鲜剂、乙烯吸收剂等产品,原料成分为非铁基或铁基。
【质监】
用于食品保鲜 正规生产没问题
厦门第二中学化学老师陈建裕说,“铁基”其实就是非常细的铁粉,可以跟氧发生化学反应,进而消耗空气中氧的量,使得水果等食物无法做有氧呼吸,减缓腐败速度。但由于其吸收量有限,所以即使放置了这些物质,产品也会有保质期。一些膨化食品充氮,也是这个道理。
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食品室副主任徐晓琴说,总体来说,这些“剂”都是用于食品保鲜的,通过控制水分含量,降低氧气含量,吸附异味,释放保护气等原理达到食品保鲜的目的。
其中,干燥剂是指能除去潮湿物质中水分的物质,常分为两类:化学干燥剂,如硫酸钙和氯化钙等,通过与水结合生成水合物进行干燥;物理干燥剂,如硅胶与活性氧化铝等,通过物理吸附水进行干燥。干燥剂可降低食品中的湿度,抑制细菌繁殖,延长食品保质期。
保鲜剂,则是一个泛称,包括了干燥剂、脱氧剂、缓释剂以及吸附剂等,起到防止食品霉变、生虫、涨气、产生异味等现象的发生。
脱氧剂,是可吸收氧气、减缓食品氧化作用的物质。脱氧剂可有效地抑制霉菌和好氧性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货架期。
脱酸素剂和高效能脱氧剂都是脱氧剂的其他叫法。
外控型食品保鲜剂,是保鲜剂的一种,通过保鲜气体的缓慢释放,挥发到包装内部空隙,在被保鲜食品的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相保护层,可抑制、杀灭多种霉菌、细菌及其他腐败菌,同时降低水分活度。
双吸剂,是一种可吸收水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保鲜剂,内容物为铁粉和生石灰等物质。
徐晓琴说,这些“剂”属于非食用物质,不可直接食用。由正规厂家生产并按照规范使用的“剂”是没有毒的。目前已能根据相关标准对常见保鲜剂的pH、干燥失重、重金属、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等指标进行检测。
【延伸】
可买来自用 无二次利用价值
有市民想知道,这些“剂”使用起来是否影响健康。卫生部门相关人士说,应该要看它们的保鲜原理,传统产品通过物理吸附、安全的化学反应吸附、释放安全保鲜气体等方式进行保鲜,对人身健康没有影响。一些新型的保鲜剂在投入市场前,需要评估安全性。总体来说,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度使用,不会影响人身健康。
据介绍,是否安全,和“剂”的作用原理、容量、作用时间、环境条件有关。一般来说,“剂”起作用的同时对自身是有消耗的,拆开包装后暴露于空气中,会较快地失去相关功能,不建议二次利用。
而今,不少市民喜欢DIY,做蛋糕、饼干、月饼等,苦于保质期短,吃不掉扔了又可惜。“天华科技”工作人员介绍说,市民也可以自己购买双吸剂,不过要在密封环境下使用,因为此类产品所能吸收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有限,如果没有密封好,氧气不断进入,就没有了保鲜效果。
记者搜索发现,淘宝上也有很多店家在卖“脱酸素剂”等产品,平均下来一包才几分钱。
需要提醒市民的是,各种“剂”外包装上均注明不可食用。如“除氧剂”、“高效脱氧剂”和“504双吸剂”均不可放微波炉,若误食,需要饮用大量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