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工作重要还是孩子心理健康重要?专家:应多关心留守儿童

2014-05-29 10:49:41海峡导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935

近日,一份法官送达孩子父亲手上的《督促令》,引发关注。多年未回家,孩子多年未见父亲,这份《督促令》,成了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向久不归家的父母发放的全国首张关注留守儿童《督促令》,督促这些多年外出务工的父母抽空回到家乡,履行法定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

据2013年报道,留守儿童在龙岩,大约有9万人。一方是父母“赚钱养家,还不都是为了孩子”,一方是孩子“想让爸妈多陪陪”,留守儿童的心理温暖,如何守护呢?

督促令:父母应多回家看孩子

据媒体报道,5月21日下午,江苏省盱眙县人民法院法官,向一位父亲送达了一份《督促令》。这也是江苏省法院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向久不归家的父母发放的全国首张关注留守儿童《督促令》,督促这些多年外出务工的父母抽空回到家乡,履行法定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

同时也是在法官的陪同下,孩子才在建筑工地上,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父亲。

根据全国妇联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有61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农村留守儿童。

据2013年报道,留守儿童在龙岩,大约有9万人。小静(化名)就是其中一名。她是长汀河田人,在当地的举人小学读书。爸妈长期出外打工,她从小就被寄养在童坊镇的外婆家。

难得回来一趟的父母发现,长时间不在身边,小静和他们生疏了很多,而且慢慢地,孩子也不怎么说话,很孤僻。

他们很着急,却也很无奈。匆匆几天,还没和女儿好好熟悉,就得出门讨生活。

像小静一样,面对着孤独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但是,父母也很无奈,“赚钱养家,还不都是为了孩子”。

父母的话:生活无奈要赚钱养家
   陈师傅是四川人,和妻子来龙岩打工多年。为了改善老家生活,让家里孩子过上好日子,他们来到龙岩,这也让孩子,成了留守儿童。

赶工错过了买火车票,去年春节,两口子就没有回家。虽然平日里也偶有打电话回家,但是正值青春期的儿子,在他们看来很叛逆,抽烟、喝酒,还打架斗殴,一点不让他们省心。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就不能体谅他们。

而在厦门打工的张先生夫妻俩,只好把还在读小学的女儿,交给母亲抚养。但是,每每回家,孩子总躲得远远的,生分不说,以前活泼可爱的小萝莉,现在渐渐沉默、孤僻。

张先生也懊恼,想多陪陪孩子,但是还是同样的理由,要赚钱养家糊口,在外面不容易,没办法把孩子带在身边。

孩子心声:我只想你们多陪陪我

但是,父母亲想为孩子们创造的富裕物质生活,留守在家的孩子们,似乎并不领情。

家住长汀乡下的小汉(化名),现在正读三年级。和奶奶一起住,但是他并不开心。他希望爸妈能早点回家,多陪陪他,别让他那么孤单。

没有人倾诉,脾气也渐渐变得暴戾的小张,和校外的不良青年混在了一起,成了老师、家长眼中的“坏孩子”。

走进他的内心,他也满腹苦水。“爸妈一直在外打工,很少管我,他们都说赚钱还不都是为了我,但是他们从来都没问我,我想做什么,我想要什么。”

小张说,他也不想变坏,没有人愿意理解我,听我倾诉,父母的斥责总是没完没了。

专家说法

应多关心留守儿童

厦门心理咨询师杨丽媛老师说,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家庭教育和监管,容易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孩子心理发展的不健全。

长期孤单留守,少有依靠,给孩子带来分离的焦虑,容易给孩子带来终生的心灵创伤,容易有不安全感,有种被抛弃感。

由于缺乏亲情滋养,这些幼小心灵,有的走向消极、孤僻,有的变得任性、暴躁。父母在生活中的缺位,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这些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的形成。

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会出现闭锁心理,得不到理解,容易出现极端行为,如自残、早恋、打架,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杨老师建议家长,8岁前的孩子,最好不要留守家里,长期和父母分开。而青春期的孩子,也要格外注意。

确实生活所迫,没有条件陪在孩子身边,杨老师建议家长,每天固定时间给孩子打电话,沟通感情,听听孩子怎么说,不要一味将自己的意念,强加于孩子身上。

另外,逢年过节,尽量回家。因为孩子对这些重要的日子,格外期盼。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3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