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天气变热学生溺水风险增高 学校每天都要强调防溺水

2014-04-15 09:23:40厦门日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601

 

游泳切记安全第一

  孩子戏水,莫忘安全。

  天气一天天变热,溺水风险也一天天增高,市教育局昨日正式吹响今年防溺水工作的号角,最大亮点是:要求学校每天上午和下午放学前的最后五分钟,都要念防溺水的“紧箍咒”。

  本报和厦门市教育局再次联手推出《中小学生游泳和防溺水安全指南》。今天,我们为您介绍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如何为孩子安全编织安全网。

  天热前要开防溺水会

  市教育局要求,在天气转热之前,不仅区教育局,各所学校要开防溺水会议,会议的对象包括老师、学生和家长,换句话说,不仅学生,学校也要对教师和家长做防溺水宣传教育。

  市教育局还要求学校要善于用周边的案例来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

  每天都要念紧箍咒

  学校要在学校大门出口或显示屏等显目位置设立《安全提示牌》,每日提示、告诫学生注意防溺水和游泳、交通安全。

  市教育局特别指出,学校要在每天上午和下午放学前最后一节课,用五分钟来进行防溺水“六不”安全教育提醒,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用动漫介绍防溺水

  今年还强调学校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来介绍防溺水以及逃生的知识,例如,使用动漫宣传片。当然,传统的小册子、宣传单、宣传展板也要一起上。

  在“安全教育进家庭”方面,市教育局要求两类人要重点关注,一是留守儿童,二是外来务工人员,市教育局要求教师要亲自到这些家庭,提醒家长履行好安全监管责任。

  学校还要与每位学生家长(监护人)签订《学生安全监护承诺书》,并将《给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送到每个家庭、家长、学生手中。不仅如此,还要通过家长会、家访、小手拉大手、学校网络、QQ群、电话、校讯通、手机短信和绿色平安信使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联系家庭、家长,提醒他们时刻关注孩子安全,加强安全监管。

  发动学生家长找隐患

  据介绍,市教育局将在全市开展“安全隐患我排查、我发现、我报告”征集活动,重点针对学校附近和学生上学放学途经水域及重点水域安全防护情况等进行排查、举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警钟长鸣

  厦门学生请注意 溺水是“第一杀手”

  市教育局昨日透露的厦门学生溺水事故报告显示:2013年,我市学生溺水死亡人数,占全市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的42%,即四成以上的学生非正常死亡是因为溺水,溺水事故成为我市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

  从溺水死亡的对象来看,外来务工子女占85.7%,市教育局说,这说明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和监管还有一定的空白。

  从分布的区域来看,岛外区域仍然是重灾区,岛外学生占88.5%;从死亡年龄来看,小学占78.6%,比例远远高于中学。

  三类溺水事故

  厦门学生溺水事故报告说,发生学生溺水事故的类型,主要有以下3种:

  1.游泳过程发生的溺水:学生私自在没有大人陪伴、缺乏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到不明水情的水域游泳。此类溺水事故多发生在会游泳但技术不精,又麻痹大意的学生中。

  2.失足滑落发生的溺水;学生在课余时间私自到野外游玩,并在不明水情及环境的水域边戏水,失足滑落水中。此类溺水事故多发生在山区、农村特别是水系比较复杂的地方,发生事故的人群多是不会游泳的学生。

  3.工地积水、深坑积水发生的溺水;学生在课余时间私自到工地或不熟悉地形地貌的野外游玩,不慎跌入隐蔽的积水坑中。此类溺水事故多发生在城乡建设工地、废弃的建筑坑洞、采石场、石灰池等,发生事故的人群多是不会游泳的幼年学生。

  三大溺水原因

  学生的溺水死亡事故,常年高居非正常死亡事故的榜首,“情节几乎相同”,悲剧为何一再上演?厦门学生溺水事故报告总结了三方面主要原因。

  1.缺乏监管。报告说,有的家长为了维持生计,对孩子放松了监管和监护,错误地认为孩子结伴出去不会有危险,其实,孩子的自我约束较差,判断力弱。悲剧往往就在这时发生。

  2.水情不明。调查发现,现在很多孩子是在游泳馆学习游泳,在游泳馆感觉游的不错。但是,如果凭游泳馆的游泳技能去室外游泳,还得“小心再小心”,因为室外的水域有水流、暗流、漩涡等各种情况,和室内游泳池情况完全不同。溺水事故事后调查也显示,孩子们往往最初只是在较浅水域嬉水或者游泳,再慢慢地进入深处,而他们对深处的水清一无所知,最终导致溺水悲剧发生。

  3.逞强和兴奋。市教育局提醒,逞强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在有一定游泳技能的大孩子身上,此外,暑假是学生的“狂欢”之时,尤其是高考后的“准大学生”更是如此。

  游泳小贴士


   忌长时间暴晒游泳。长时间暴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


   游泳时用鼻子吸气,最容易引起呛水。我们要尽量用嘴呼吸。

  游泳前做好暖身运动,有助于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六区动作

  思明区

  事故多发地带

  设游泳安全巡视员

  思明区将五月到十月定为防溺水的重点时期。

  据介绍,思明区教育局将和街道沟通,在江、河、溪、塘、水库等岸边显著位置设立安全警示牌和落实其他防范措施,在事故多发地段设立游泳安全巡视员或义务监督管理员。

  湖里区

  学校教职工

  排查校园周边隐患

  湖里区表示,五月份要安排学校教职工排查校园周边安全隐患,特别是池塘、水库是否有警示标志、是否有护栏、是否存在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等,登记排查整治台账。

  不仅学校,湖里区要求建设、市政园林、街道等单位落实重点水域安全监管区巡查制度,安排专人或组织志愿者开展巡查,而且要做到“三个一遍”:一是到辖区水域实地走一遍,看有没有隐患点,二是到排查过的地方看一遍,看隐患有没有整改掉,三是对以往采取的整治措施查一遍,看实际效果如何,有没有漏洞,及早上措施、上手段。

  海沧区

  放学铃声

  换成安全提示

  海沧区一些学校的放学铃声也变了。

  海沧教育局说,担心天气热了,一些孩子会下水游泳,因此一些学校的下课铃声变成安全小提示:小朋友,放学了,路上不要到危险水域去……

  这是海沧教育局发出的安全紧箍咒之一。在此之前,他们曾采用“贴膏药”——从去年端午节开始,海沧区教育局布下防溺水的“天罗地网”,在海边、河溪、池塘、工地水坑张贴“安全警示标语”,总共贴了3000多份。

  画有可怕的骷髅的安全警示标语除了常见的威慑口号之外,它还提供两个24小时开通的举报电话号码,一个是办公电话,一个是私人手机号码,号召市民如果发现没有成年人陪同的未成年人下水,拨打电话举报。

  集美区

  巡查员培训上岗

  五月份开始巡逻

  集美的各镇街都建立防范学生溺水事故排查巡查机制。譬如说,杏滨街道有56人的巡查员,统一培训后挂牌上岗,每年从5月份起开始上岗,主要职责包括在辖区各池塘、海边等隐患点开展定点巡查;及时完善警示标志、护栏等。

  集美区推广了马銮湾附近的西滨小学的做法,这所小学对学校周围的池塘、海边、涵洞等进行实地勘察,并联系街道、安监站、社区召开学校防溺水工作交流会。会上,学校告知街道防溺水巡查人员学校的作息时间,期末、节假日和暑期放假时间,这也是巡查的重要时间段。

  同安区

  排查溺水危险源

  让学生互相监督

  3月28日,同安区启动了今年的学校防溺水专项安全治理活动,要求学校要发动老师、学生及家长志愿者排查校园周边的池塘、建筑工地积水坑、石窟等危险源是否设立警示标志。

  同安区比较特别的做法是:班主任将发动学生成立互相监督小组,鼓励学生举报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的人和事。

  翔安区

  老人会召集家长开会

  督促做好学童监护

  暑假是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的高发期,翔安区教育局表示,要通过“三个一”活动来防溺水,即一队教师挂钩一村孩子;一群老人帮助一村家长;一个团队凝聚一群孩子。

  其中,“一群老人帮助一村家长”指的是,把社区或自然村的老人组织起来,由老人协会组织召开学生家长会,利用老人威望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确保家长监护好自己的孩子不擅自下水游泳。

  此外,翔安区还要求各包村教师把高年级学生、优秀生以及返村大学生组织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学习互助小组、一帮一等活动小组),并负责安排好学生假期活动及学习安排。

  翔安区确定三类学生为防溺水的重点宣传对象:外口学生、小学生、男生,要求老师通过个别家访,督促家长履行对子女的监护责任。

  温馨提醒

  水中如何自救?

  1.不熟悉水性者自救方法:

  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此时千万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2.水中抽筋自救法:

  抽筋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有时手指、脚趾及胃部等部位也会抽筋。

  (1)游泳时发生抽筋,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先吸一口气,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

  (2)若因水温过低而疲劳产生小腿抽筋,则可使身体成仰卧姿势。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腿踩水,另一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这样连续多次即可恢复正常。上岸后用中、食指尖掐承山穴或委中穴,进行按摩。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4)两手抽筋时,应迅速握紧拳头,再用力伸直,反复多次,直至复原。如单手抽筋,除做上述动作外,可按摩合谷穴、内关穴、外关穴。

  (5)上腹部肌肉抽筋,可掐中脘穴(在脐上四寸),配合掐足三里穴,还可仰卧水里,把双腿向腹壁弯收,再行伸直,重复几次。

  (6)抽过筋后,改用别种游泳姿势游回岸边。如果不得不仍用同一游泳姿势时,就要提防再次抽筋。

  3.水草缠身自救法:

  (1)首先要镇静,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就会使肢体被缠得更难解脱,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

  (2)用仰泳方式顺原路慢慢退回。或平卧水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

  (3)如随身携带小刀,可把水草割断,不然试试把水草踢开,或像脱袜那样把水草从手脚上捋下来。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

  (4)摆脱水草后,轻轻踢腿而游,并尽快离开水草丛生的地方。

  4.身陷漩涡自救法:

  (1)有漩涡的地方,一般水面常有垃圾、树叶杂物在漩涡处打转,只要注意就可早发现,应尽量避免接近。

  (2)如果已经接近,切勿踩水,应立刻平卧水面,沿着漩涡边,用爬泳快速地游过。因为漩涡边缘处吸引力较弱,不容易卷入面积较大的物体,所以身体必须平卧水面,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

  上岸如何急救?

  我们并不主张未成年的孩子下水去救别人,以下是溺水者出水后的施救法。

  1.将溺水者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溺水者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溺水者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溺水者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在农村,亦可将溺水者俯卧横在牛背上,头脚下悬,赶牛行走,这样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的作用。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溺水者一侧,托起溺水者下颌,捏住溺水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溺水者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溺水者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溺水者一侧,面对溺水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耳朵进水咋办?

  ●跳跃法:

  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动外耳道法:

  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外耳道清理法:

  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

  由于游泳池或河水不干净,污水入耳后引起外耳道皮肤及鼓膜感染,或耳内进水后处理不当,如不洁挖耳等,常可引起以下几种耳病: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耵聍阻塞,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

  “六不”防溺水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86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