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遭重创怎么办? 换个“钛合金脑袋”早已不是神话
钛合金颅骨已在医学上应用。 资料图
头颅对大脑起着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倘若突遭重创,造成颅脑损伤该怎么办?其实,换个“钛合金脑袋”早已不是神话。
案例
换了钛合金颅骨
“软脑壳”过上正常生活
大约半年前,30多岁的阿坦(化名)遭逢重大车祸头部严重损伤,经历过颅脑手术及相关治疗后,逐渐清醒康复。他能说能吃,四肢活动也正常。但是,头上的“软脑壳”总是让他不放心,昨日,他在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安装人工颅骨。
此前,医生预约了生产人工颅骨的厂家,按照患者的头颅精确照片进行塑型加工。整个手术过程很顺利,阿坦将很快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技术
装上钛合金颅骨 还能长头发
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谭国伟告诉记者,人工颅骨修补手术如今早已能常规开展。对于骨缺损范围超过直径3厘米者,一般会进行颅骨修补。
颅骨修补材料包括自身的(如将第一次手术时取下的骨瓣置于腹部皮下,届时再取出修补)和人工的。人工颅骨修补应预防感染,一旦感染,则需取出修补物。由于材料是用钛钉铆上去的,因此可以拆卸。
颅骨主要功能就是保护大脑,钛合金质地比较硬,比之前的颅骨还要结实,且与人体相容性好,表面包上病人自己的组织之后像骨头一样,还能长头发。
骨骼3D打印已有应用
据外地媒体报道,3D打印技术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已开始在钛合金人工颅骨修复手术中派上用场,第四代3D打印机已引进国内一些医院。
相比传统方式,3D打印在实体制造中省去了冗长而昂贵的模具制造过程,这一显著优势使得它被各行业争相投入运用。在医用方面,骨骼3D打印已不再是神话。
3D打印步骤:医生先给患者的颅骨拍CT片,获取颅骨的各项数据,好比将颅骨“切”成无数层薄片,每一层都拍一张透视片;而后的3D打印,可看作CT的逆过程,它根据输入数据一层层打印出薄片,“堆叠”出一个颅骨原型。
据了解,我市医院目前尚未开展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