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长期过量食红肉或诱发大肠癌 建议:可与菌类同炖

2014-02-13 09:33:53厦门晚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605

   数据显示,我国大肠癌发病率约为20-30/10万,厦门地区处在这个数值的上限,约在30/10万左右。数据还显示,在厦门恶性肿瘤致死率排名中,肠癌名列前五位,且呈低龄化趋势,最年轻的大肠癌患者仅14岁。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罗琪说,高动物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等饮食因素是大肠癌的诱因之一。长期过量食用红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案例
   无肉不欢,19岁少女黑暗中离去


   安溪姑娘小花(化名)从小就很爱吃肉,顿顿都离不开肉,可以说是无肉不欢。日前,她因罹患直肠癌离去,生命停止在19岁这个花季年龄上。
   在家吃饭时,小花在父母的督促下,还多少吃几口蔬菜。长大后,她便不大愿意在家吃饭了,长期与朋友一道下馆子,且爱点油腻的荤菜。17岁时,她开始有便血的症状,但并不痛,她还以为是痔疮,用些痔疮药,如此反反复复。一年后的一天,粪便居然从阴道中排出,她才意识到大事不好。
   到当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直肠癌阴道瘘,需手术。医生建议她到厦门市第一医院就诊。由于直肠破的洞很大,须将其直肠、阴道切除,再接受化疗。手术一年后,小花开始觉得头痛,眼睛也看不见东西了。复查的结果是,肿瘤发生了脑转移。又过了大约半年,小花在黑暗中郁郁死去。
   罗琪说,小花所在的安溪并不缺蔬菜,她也没有相应家族病史,之所以会罹患直肠癌,很可能与其不良饮食有关。

  分析
   蛋白质、脂肪,会形成更多毒素


   所谓“红肉”是指在烹饪前呈红色的肉,包括猪、牛、羊等哺乳动物的肉;而鱼、虾等水产品及禽类肉叫白肉。红肉特点是肌纤维粗硬、脂肪含量较高,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据美国癌症协会在1982—1992年10年间,针对15万名美国人的一项饮食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吃红肉最多的一组患直肠癌的几率比吃红肉最少的一组高两倍,患结肠癌的几率则高出40%;而吃禽肉和鱼肉多的人患病几率最小。
   罗琪说,早年,中国人食物中的粗粮比例高,红肉少,因而大肠癌发病率低。改革开放后,饮食结构改变,大肠癌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粗粮、果蔬等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在粪便形成中能吸收肠道中的毒素并将其带出体外,而蛋白质、脂肪则会形成更多毒素。
   罗琪介绍,为预防结直肠癌,欧美国家人们在饭后会服用一些琼脂,以此增加排便量以排出毒素。如今,他们则更多地食用果蔬,以摄取纤维素。   

  【提醒】


   煎炸、烧烤和烹调不当
   更危险


   罗琪提醒,除了红肉本身外,烹调手法也值得注意,应当尽量采用蒸、煮、炖,避免煎炸、烧烤、烟熏等,“红肉中的蛋白质、脂肪在烧烤或煎炸时,更容易变性,产生苯并芘、亚硝胺等致癌物,导致基因突变。”
   白肉也同样应注意烹调方式。第一医院消化内镜科主任医师陈进忠说,去年,一名体重超150斤的高中女生,因便血到第一医院消化内镜诊疗部做肠镜检查,竟查出结肠癌中晚期。她妈妈回忆,女儿从小特别爱吃油炸的,一周七天,有4天都要吃炸鸡。陈进忠说,蛋白质在经油炸后转化成芳香烃等致癌物,长期食用易诱发消化道癌症。
   此外,对于长期腌制的肉食及肉制品,其亚硝酸盐含量高,也是明确的消化道致癌物。在制作过程中,还可能添加一些有害的防腐剂、添加剂、色素等。


   【建议】


   肉可与菌类同炖
   每天75克以内


   红肉怎么吃更健康?罗琪建议,可与菌类合在一起炖,肉汤要少喝。同时,应增加果蔬、粗粮等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量。
   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一天红肉的摄入量应该在50-75克为宜,且一周不必天天有红肉。而一块牛排,其重量一般在100克以上,接近甚至超过摄入量的两倍。
   有人认为,喝肠清茶可通便排毒,预防大肠癌。罗琪说,喝肠清茶对预防大肠癌并无帮助,肠清茶在营养还没吸收时就排出去了,长期服用会导致钙、镁等微量元素缺乏,电解质紊乱,肠的吸收功能也会受影响,还会引发贫血等。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6743s